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技工荒"与"就业难"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在继续,“技工荒”问题也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同时出现,值得深思。”就业难”似乎说明我国人才太多了,而”技工荒”又说明人才太少了。对此,有专家指出:”事实上,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并没有过剩。目前,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17%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也在30%左右。”改革开放之前以及开放之初,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精英教育,高校招生录取人数比例在恢复高考之初不过1%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就业歧视”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府部门的、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也有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因素。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过分挑剔,而带来的“就业歧视”更是加剧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就业,路在何方——浅析大学生就业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已使毕业生就业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已经不是以前的香饽饽, 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单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大学生就业难说明了人力资源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我国高等教育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而我国高校毕业生远远没有达到“饱和”或“过剩”的程度,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呢。  相似文献   

4.
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随着应届毕业生人数逐渐增长,校园招聘竞争也就愈发激烈,这预示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本文着重对“就业难”更突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分析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不断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除了受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等客观环境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强等主观因素也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门路狭窄,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与稳定,本文在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基础之上,总结了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为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大问题。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的高峰又要到来。由于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总量达到了33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近21%,使预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已经反馈回来的人才市场信息更是不容乐观。现在人们的感觉是,大学生就业一年难似一年。对这个问题,高教界的官员、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曾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只是良方难寻,至今也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在这里,笔者无力也无意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问题”,只想就一些了解到的数据和材料谈些“浅层次表象”,来看看今年的情况,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专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的发展与深化,大学毕业生从“包分配”、“不好分”,到目前的“就业难”,专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从一定角度看,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地方高校的生命线。大家知道,就业状况不行,就会影响招生,招生不行,就会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内在的逻辑规律就越来越明显。当前的学生就业难的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将对地方高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谋求扩大毕业生就业途径,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显得尤为急切重要。1.深化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地方高校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是“就业难”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紧缩,国内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增长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即将走出“象牙塔”的2005年大学毕业生将面临怎样的就业形势,他们又该如何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9.
苑璞 《教书育人》2005,(5):22-23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使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供需矛盾。一时在社会上,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假象。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者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为数并不多,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大学生“就业难”的假象呢?根据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不良就业心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假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就业形势严峻,供求严重失衡。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维持在70%左右。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之势:2001年为34万人,而2005年已达79万人。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增长速度,就意味着一些大学毕业生面临“失业”。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矛盾,找出矛盾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浅议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刘春雁大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过去大学毕业生是不愁嫁的“皇帝女”,近年来,即使毕业在即,也还有相当部分毕业生择业未有着落,一句话:就业难。一难在何处近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城市房价的逐年上涨,大学毕业生在大都市就业难、生活质量差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涌出的一大批“蚁族”群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结合当下“蚁族”现象,剖析其成因,并对此现象进行伦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赋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170-17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试析广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及其政府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透视了广东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在社会上存在一定的虚假现象,但也不能因此否定就业难的事实,关键是要认清真实情况和真正原因。文章重点分析了在管理体制、就业市场、人事劳动制度、政策导向等方面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就业难的政府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多面向就业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猛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文中从多面向就业的视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过渡到"大众化",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显突出.文章分析了农科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试图为农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就业难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正确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文章主要从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因外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就业生态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什么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本独辟蹊径从就业生态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独特的剖析,并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媒体和社会舆论中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学校的学生就业率逐年下滑,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遇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试就其原因及其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一些大学某些专业的教育内容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另外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毕业生没有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对自己准确定位。我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刚刚由精英化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