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家庭档案”并不是以“私务”为界限,它与“私人档案”,“人物档案”,“名人档案”是不同的概念,它是以档案观念和行为方式作用于“家庭件、。家庭档案不公主是社会历史和化的重要载体,而且符合管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法制社会法律证据意识的觉醒,符合社会学家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由于对家庭这一社会基层组织的参透和家庭对个体的直接熏陶,家庭档案对现代明意识有着十分有效的滋养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档案“五化”建设,就是指高校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理现代化、服务社会化、人才专业化、工作法制化”。“十一五”期间,是高校档案建设的黄金发展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笔者以为,从长远的战略高度考虑,应该把高校档案“五化”建设作为“十一五”高校档案建设的重点,积极推进,抓紧实施。  相似文献   

3.
数智化是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驱动力量、实施路径与重要内容。融合档案信息化、全球治理与面向未来的视角,结合国家最新政策要求与浙江先行探索,从新形势新挑战、新定位新要求、新领域新探索、新成效新任务、新经验新理论五方面探讨以数智化驱动引领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关键举措。我国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着新兴技术与数据驱动、更不确定与竞争更激烈的全球趋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以数智化加速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档案工作的功能定位应从作为合规机制的“保护型治理”向作为赋能机制的“机会型治理”升级;档案实践创新应“档案数据化服务”与“数据档案化治理”齐头并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从“技术运用”“规范建设”向“数字赋能”“系统重塑”迈进;对全球档案治理的贡献应从各地自主创新的“中国探索”向整体性系统化的“中国方案”和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理论”升级。  相似文献   

4.
“档案化”与“档案化管理”及“归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档案化”、“档案化管理”、“归档”这样三个术语的关系作出解释。认为,“档案化”、“档案化管理”、“归档”并不矛盾。同时说明,电子政务的发展并不会影响到对档案“归档”的认识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论档案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是一种化,人们对档案化的认识或看法就形成了人们的档案化观。档案化观有个体,群体和社会之分,正确的档案化观,主要表现在档案化内涵的正确把握,即档案是一种宝贵的化财富,是人类积淀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化的贮存器,它既积淀化,传播化,反映化的变迁,其自身也构成一种媒介化,提出档案化和档案化观,对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丰富和发展档案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章从档案最基本的特征-原始记录性和社会服务性出发,论述档案的历史性品格和直接现实性品格,指出“继承”和“创新”是档案化联结社会生活的两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7.
"档案"词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华  王霞 《山西档案》2005,24(6):15-17
近期,丁海斌、王爱华两位老师撰提出“清人关前满人称档案为ξ(满,罗马译音dangse,汉译为“档子”、“当”、“挡子”、“档册”等、为方便叙述,下权以“dangse”替代)。“档子的来源是萨满教的萨满档子(刻有符号的木牌)和满族人的记事木签,后来逐渐成为满族比较通用的档案名词”,“档案一词是清人关后满汉化融合的产物。笔认同此观点。笔认为,“档子”与“档案”是义相通的一对词,探究“档”与“案”的上源,对回答档案词源问题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档案数据的备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影绘 《中国档案》2004,(10):46-46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普及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以及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数字化后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这些数据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如果遭到破坏,就会给国家及档案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数据是资产,备份最重要”,及时有效的备份是保证档案数据安全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9.
贺俊兰 《兰台世界》2005,(10):55-55
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档案文化是在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史化的过程中得以再丰富、再发展、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即真实性、历史性和权威性,是民族义化教育的生动素材。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传统的档案工作中,人们比较注重档案实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上的意义与实践中的困惑--论档案信息化之"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档案信息的本质是档案文献所维系的自然真实的来源联系 ,即与社会实践的同构或对应关系。这使档案信息成为真正的信息“原料” ,具有信息学上的品质优势。“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 ,档案信息化就是档案在不改变实质内核的情况下 ,其结构与存在方式作符合信息原则的转变。档案信息化不仅需要认识档案在信息学理论上的意义 ,还须矫正当前“文献”和“信息”概念上的偏颇 ,并对档案文献的所谓“缺陷”作信息原理上的辩证分析 ,争取国家信息政策的引导。档案信息化首先在于“观念信息化”。同时 ,信息资源化是档案信息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论档案产品的“主”与“副”——兼与王英玮先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对“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与‘副’产品”的论点进行了争鸣,从档案的定义、人类社会活动的目的、化产品以及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档案工作发展的大趋势。《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已把现代化、信息化列为战略重点之一,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各项重要任务,提出了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在档案利用服务和网络化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其中包括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的目标。档案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赋予新世纪档案工作崭新的内容,为档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干部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意义与必然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社会,摄像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化、教育、科技以及档案、资料、图书等部门,都在充分利用摄像这一技术手段。照片档案以其形象直观、记录真实、准确等特点,使其在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弥补了字档案的不足,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科学地、妥善地保管好照片档案,延长照片档案使用“寿命”,是档案工作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囿于扶贫档案保存场域的“公私并行”“虚实交互”,因于档案形态的“三态并存”,辅以政策法规、信息技术的护航,乡村振兴视阈的扶贫档案治理逻辑渐趋自洽。治理目标,近则助力全景式扶贫档案记忆图景绘制,促发扶贫档案利用迭代升级;远则释放一体多元扶贫档案价值,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下沉。借道理念转向、良法具化、多方共治、技术融合,面向乡村振兴的扶贫档案治理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16.
档案馆中的“长期档案”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华 《档案与建设》2007,(5):7-11,58
由于我国对于“档案”概念的不同理解和目前所采取的档案保管期限划分政策,国家档案资源中存在着永久、长期和短期档案是很正常的事。不正常的是,档案馆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但是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却不是“永久”的,而是“长期”,甚至是“短期”的。不但如此,档案馆中保存的许多长期和短期档案早已超过原定的保管期限,在目前以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这些档案似乎仍然没有处理的可能。“长期”和“短期”档案存在着“永久”保存下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浙江档案》2005,(4):41-41
《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2期刊登了作傅华的此篇章。章认为,收集散失在外的档案,是我国档案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造成档案散失的原因主要有:战争的破坏、殖民掠夺、“化考察”中的巧取豪夺、本国人在外国形成的档案等。要收集散失在国外的档案、解决档案纠纷,其重要的依据就是档案学理论基础和国际法律。解决国际档案纠纷问题的档案学理论基础有:1、“来源原则”或“全宗完整”原则;2、职能所有权原则;3、主权追溯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化大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基层档案部门如何作为,是各级档案部门和每个档案人必须做出的回答。从金华市、县(市、区)基层档案工作实际看,当前全市档案事业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重要关口,困境与出路共生,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们既要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又要克服困难迎难赶上,凝心聚力,统筹资源,强力推进档案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建霞 《档案》2022,(4):51-56
数据工作是“十四五”期间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数据驱动是近年来学界和实务界共同的热词。通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十四五”期间规划中档案数据工作任务的梳理和档案界数据驱动文献成果的分析,可见数据驱动的实质是运用数据提升业务,是运用数据促进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而归档是档案数据驱动的基础和枢纽,档案数据化与数据档案化是档案数据驱动的两轮和双翼,数据应用是档案数据驱动的原动力。因此,“十四五”期间档案数据工作中,档案馆是点,重在抓好存量档案数据化;数据归档是线,重在抓实各类数据归档;档案室是面,务必抓住增量数据档案化。  相似文献   

20.
何嘉荪、史习人在《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3期上撰指出:在电子件中过多强调“归档管理”的概念有诸多缺陷,更加科学的做法是强调对电子件施行“档案化管理”。它是为使件档案化而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实现电子件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的保证。其目的是确保并且能够证明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长期有效性,使件有可能用作证据和作为档案保存。根据电子件的特点,仅仅在归档问题上下工夫已经完全不够了。事实上,我国目前几乎所有已经有归档电子件的单位,也都仅仅主要在归档电子件自身上下工夫。我国许多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各种业务管理系统,目前普遍缺乏从档案管理角度出发的对电子件形成处理过程的“前端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