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卢峰 《文教资料》2011,(5):32-33
作为翻译理论的经典,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围绕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对乔治.斯坦纳本人、阐释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依据、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四步骤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重点阐释了斯坦纳翻译理论四步骤的内涵与外延,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mport)和补偿(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2.
何婷婷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0):122-125,129
华德福教育,由斯坦纳创立,经过90多年的发展,其影响已波及全世界。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观以斯坦纳自创的理论为思想基础,幼儿教育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发展健康的身体,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唤醒个体潜能;课程内容不提倡"正规学习",以游戏方式开展活动,整个教育充满艺术气息;课程实施中,游戏与艺术教育最具特色;课程评价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让每个幼儿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华德福幼儿教育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3.
王飞 《华章》2007,(10):88-88
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详细的论述了自然教育思想,阐述了自然教育的内涵、消极教育思想、自然后果律以及自然教育的进程等.这些教育思想对我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和推行素质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蔡元培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内涵及其在不同视角下呈现不同的思想形态.并阐述"五育并举"观形成的文化动因、实践根由及哲学基础,揭示其思想渊源.进而.阐明"五育并举"观的实质.同时,对"五育并举"观的内涵进行语义上的辨析,论述其存在的不足及其所遭逢的社会境遇.并指出"五育并举"观及其践履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最后,阐明"五育并举"观的当代启示,揭示"五育并举"观丰厚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人格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应从人格教育开始.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培养方式及途径的阐述,旨在引起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建立起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间交往思想是本项研究的指导思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走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以及主体和客体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社会功能出发,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述关系主体的意义,阐释关系客体的内涵,为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社会理论基础,为提高其有效性创造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现实成效、教育规律和方法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点,但两者之间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体现.我们要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出发,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指导,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周鑫  吴义昌 《林区教学》2022,(3):120-124
舍恩的反映性实践课思想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刻理解其根本,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舍恩反映性实践课思想的内涵与意义,能够为我们借鉴该思想改进我国专业教育课程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舍恩反映性实践课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隐性知识理论、实践性知识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斯坦纳创建的华德福教育发展至今,其课程已形成突出的整体观,斯坦纳完备的“人智学”理论,提出“身”、“心”、“灵”整体发展,将人看为一个整体;整体教育的理论也将华德福教育纳入其中,并提出整体课程传递、交换和转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a Steiner Waldorf Perspective to School Readiness and applies that international ideology to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curriculum policy in modern Ireland. The case for a later school start is championed with strong arguments underpinning the reasons why a later start is better in the long run for children's formal learning capacity and enthusiasm. Current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s for the early years are also analysed and catalogued against Steiner philosophical best practice in early learning to promote a child-centred early learning curriculum within the Irish primary educational system.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school rituals as educational contexts. Rituals in two private schools, an elite preparatory school and a Waldorf school, are compared. The schools were studied through extended fieldwork over a school year. School rituals and related symbolic relationships serve to orient participants in schools to particular world‐views. College Prep is shown to foster an instrumental‐rational way of perceiving the world. Waldorf School, in contrast, encourages an organic, holistic, and aesthetic perspective. The implications of differing perceptions of the world, relations to others, and the individual or “self”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法在《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法是华德福教育的核心。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华德福教育郑重的推荐给全世界。目前,全球共有600多所华德福学校。华德福教育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在大学教育中运用的很少。本文探讨了在高校《电子商务概论》课程里,采用实践教学法与电商理论相结合,实验课为辅助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全部采用实践性作业,用开网店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评,教学收效明显,学生创业热情高涨。通过这次教学实践,对于在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中如何走出大学生自我创业的路子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不应是一段风潮,而是成为教育的常态,这需要教育者不断思考与实践。华德福教育思想以整体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生命、用想象力滋养儿童的生命、将教育与儿童的生命紧密相连等观点,给予生命教育以启示:回归本质,教育本应当是生命的教育;敬畏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宝贵初心;平等意识,是生命教育的永恒主题;生命美育,是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华德福教师教育实践,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出发,借鉴华德福教师教育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普遍致力于经济、政治和教育改革,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广为传播。现代终身教育思想既是对古典终身教育思想的继承,又有着全新的、丰富的内涵,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越来越重要。终身教育对现代人类生存技能、生存权力、生存质量、生存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ABSTRACT

Today China witnesses a renaissance of classical studies and Confucian Academies across the nation. With an estimated 10 million children attending Confucian kindergartens, classes, and schools, cultural heritag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new marker of social distinction. At the same time, Confucian tradition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excessive testing, competition, and academic burdens that continue to hinder China'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Disenchanted with state-run schools, many urban middle-class families turn to alternative schools that use imported pedagogies such as the Waldorf, Montessori, and Reggio to cultivate a better future for their children. In reform-era China, Westernisation coexists with a return to tradition to produce a fascinatingly complex cultural-pedagogical terrain. This paper examines such curiously hybrid educational narratives to understand the idiosyncratic features of Chinese educational globalisation and offer a critical perspective to rethink the concept of scale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从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师的作用四个方面分析其教育思想的异同,并试图探索东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得出对我们教育事业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多关注个体发展。当前,我们应当把教育改革的目光移注于思考人的自身发展,创造条件立足于为个体发展服务,以利于整个社会造就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