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崔岩 《华章》2013,(17)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生产组织结构,以加工贸易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由于在劳动力要素和工业制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开展加工贸易是我省进一步参与全球分工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加强自主研发等措施,推动我省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是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在测度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考察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2)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制造业及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具有更强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在长三角核心地区、数字经济高水平地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显著;(3)机制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企业资产专用性程度以及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两个途径促进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上述结论揭示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分工的机理,拓展了企业边界的相关研究,可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的延伸或继续;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换言之,国际分工就是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属于生产领域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地区专业化是实现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测算"兰州-西宁"10个地区20072011年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探寻各地区专业化差异状况和分工程度,并通过建立固定影响变参数模型,采用10个地区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白银、西宁、海东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武威、临夏、海北和黄南地区专业化水平一般,定西和海南州专业化水平较高;5年间各地州市相对专业化指数变动呈差异化发展;"兰州-西宁"地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不明显,产业同构现象较重;经济增长与地区专业化指标有的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内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地区专业化是实现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测算"兰州-西宁"10个地区20072011年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探寻各地区专业化差异状况和分工程度,并通过建立固定影响变参数模型,采用10个地区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白银、西宁、海东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武威、临夏、海北和黄南地区专业化水平一般,定西和海南州专业化水平较高;5年间各地州市相对专业化指数变动呈差异化发展;"兰州-西宁"地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不明显,产业同构现象较重;经济增长与地区专业化指标有的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专业化理论、专业化协会和专业化队伍建设三大要素的推动下,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快速实现了其专业化目标.而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由于基础较薄弱,岗位受边缘化困扰,队伍建设缺乏机制的有力保障,仍处在起步阶段,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实现仍需进一步加强专业化理论研究,健全各项机制,实施专业化的职能分工.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信息技术革命所推动的多边贸易和全球化格局的形成,促使国际分工形式从垂直体系到垂直与水平并存再到全球价值网络分工的演进,理论解释也随之演变.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制度因素是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细分影响因子后发现,提高研发投入、外贸依存度和扩大利用外资并非如传统观点所认为的会提升行业地位,其作用取决于该行业在分工链条中所处的位置,即从事中间产品生产的全球分工地位推升作用明显弱于从事最终产品生产.有针对性地增加研发投入,优化行业内部要素投入结构,是从根本上提升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业化分工和科技进步是一种制度安排或制度创新。以交易费用理论来看,制度安排或制度创新都是为了实现交易费用的最小化。通过分析专业化分工、科技进步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或成因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论述专业化分工和科技进步对交易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产品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既得益于对比较优势的追求与利用,也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本文首先对产品内分工的概念作了简单界定;然后从技术进步、比较优势和交易成本三个方面考察了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动因,比较优势是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规模经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工方式;最后以中国的加工贸易为例,对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与贸易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专业化分工是一个历史过程.杨小凯在传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用超边际分析方法,通过严谨的模型化推导,解释专业化分工类型及其演变过程,以及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和相关的宏观变量在不同结构之间的不连续跳动.从另一个角度看,专业化分工过程也是企业不断分形的结果,产生分形结构和混沌现象--企业相似性和网络效应.网络效应的最大特点是对初始条件的极度敏感性,它导致了分工网络风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提出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两个核心能力即商务英语能力和国际商务操作能力,同时围绕核心能力开展外贸单证课程教改,创建“项目一角色一任务”教学法,探讨外贸公司进课堂、校企一体、教学做一体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为提高国际商务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独特的实战型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和国际贸易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国际贸易发展也有利于经济增长,自然地,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必然地联系.国外学者研究表明,资本市场的不完全影响着国际贸易模式,国际贸易有助于克服资本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3.
教育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专业化知识可分为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教师教育专业化知识管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管理、教育专业知识管理和两类知识相互转化的管理。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途径和方法是架构学科专业知识库,搭建教研互动式平台,深度汇谈与讨论结合营造教师专业化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专业课推行实践教学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推行实践教学存在师资力量的培养问题,学生的素质问题,实践教学配套设备不健全,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不健全。提高国际贸易专业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开展认知实习,实施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撰写毕业论文,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规范引导、科学发展,需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需要高素质的社员。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相关单位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要认真分析发展现状,找准问题,加大投入,注重创新,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培训体系,改进农民合作教育培训的方法,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为我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探索出一条现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谈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整合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迅猛发展,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涉猎的知识越来越多。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国际金融,应该围绕国际贸易专业进行合理整合,以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结合辽宁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的教学实际,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出发,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及原则,并进而推导出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金融课程整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哈洽会)是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全国大型对外交易会之一,是连接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的纽带,是中国拓展俄罗斯等独联体以及世界各国市场的窗口和桥梁.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专业化呼唤和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专业化是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以强有力的措施来推进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和专业化,力图统舍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进修的作用,通过教师教育大学化来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涉外经济活动特点明显、政策性与实践性很强、职业特色极为突出等特点。对于该课程名称,由于服务和技术贸易已成为货物贸易之外的两大贸易部分,所以,应将原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更名为“国际货物贸易”或“国际货物贸易实务”更为宜,教材的选用和编写要从外贸的职业特点和要求出发,建立适合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20.
冯芳 《辽宁高职学报》2013,(9):27-28,90
国际货运课程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操作性非常强的一门实务课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重新设计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国际货运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形成性考核为手段,将“教、学、做”融为一体,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