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昝豆豆 《青年记者》2017,(29):21-22
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并相互交织,隐性冲突和显性冲突不断加剧,突发性的社会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地方媒体在社会危机事件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如何组织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采取何种报道策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崔淑慧  余云艳 《青年记者》2017,(30):100-101
早期对中国女性的研究集中于民族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女性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此背景下,媒介与女性的研究也逐渐深入.2016年11月,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下的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新发展理念下的妇女权益和女性地位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国外媒体如何认知中国女性?本文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为例,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早期的"茶水发炎"、"杨丽娟追星"、"纸馅包子"等新闻事件,到时下荧屏上劲刮的"相亲"热浪.虽然赚足了眼球,但是过后却深深地拷问着当今媒体的社会责任,严重地摧毁着一些媒体的信用.面对有些媒体日益滋长的低俗之风、虚假之风,理性的思考和反思也逐渐泛开: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媒体到底如何完成"社会守望者和环境监测者"的使命呢?媒体的功能、社会责任如何体现?媒体的底线良心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全国两会报道历来是媒体同台竞争的重要阵地,是展现媒体特色和扩大影响的重要契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家媒体尤其是省级党报如何才能做好两会报道在激烈竞争中出彩?笔者梳理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媒体报道发现,强化融合发展理念、增强优质内容供给、提高新技术运用水平,仍是媒体在激烈的同台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众对疫情信息高度关注,主流媒体在扮演社会"瞭望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面临着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形态的挑战。如何生产出形态创新、内容专业、传播高效的融媒体产品,成为战"疫"报道的关键。如何推进新闻生产主力军进入移动传播主阵地,也成为媒体融合的实战演练。本文选择合肥市属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疫情宣传舆论引导的全媒传播表现及效果。疫情期间融媒体传播呈现出的特征,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提供了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6.
张志勇  翟军 《传媒》2021,(3):79-81
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主流媒体应抢抓媒体融合的历史机遇,完善自身功能,扩大主流价值版图.本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探讨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角色定位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疫情突发,媒体应该如何创新实践,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协助控制事态发展,减少社会损失?本文通过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的报道实践,从突发性、专业性、公共性三个角度分析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8.
世界著名媒体航母——宏盟集团近几年始终致力于中国数字媒体行业的运营,并且卓有成就。而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的数字媒体究竟需要如何应对、如何营销、如何整合?在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9.
危机与变革:改变财经媒体的认知版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过程当中,财经媒体很大程度上是在享受经济冲浪过程中的快感.水涨船高式的业绩增长,掩盖了财经媒体操作当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而这一次,金融危机如海啸般袭来,位于风口浪尖上的中国财经媒体,如何来回应人们的质疑?如何获得自己的价值空间?财经媒体又如何平复读者心中的惶恐与不安?在这一时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财经媒体来支撑起我们的信心与未来?回答这个问题,还要回归媒体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下,人们经历了强烈的情感反应。作者从心理学视角考量疫情期间个体、社会心态,并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媒体能动性,以达到稳定公众心态,为社会和谐与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目的。  相似文献   

11.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6家出版社主动担当,在做好自身抗疫工作的同时,迅速响应,积极作为.疫情严重期间,出版社哪些体现社会担当的做法值得借鉴?后疫情时代,出版社又该如何践行社会责任?本文基于对广西出版传媒集团6家出版社微信推文的数据分析,尝试探索后疫情时代出版社践行社会责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舆论场》:中国首档融媒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逐步成为常态,加上网络直播等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兴起,国内传统电视媒体的转型压力日益增加.伴随着手机网民用户的增加和移动通信环境的不断完善,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必定向移动端靠拢.在“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借势以优补劣进行升级?融媒体趋势下国家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如何强化自身引导力?  相似文献   

13.
面对全球化和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在国际舆论领域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过去的十年里,媒体的持续发展最初主要集中在内部报道,很少通过国际平台开展国际传播活动,向世界介绍中国.在媒体跨越发展的大趋势下,作为出版业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推动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4.
张晶 《新闻传播》2023,(6):110-111
本文浅析了在新冠疫情条件下,处于融媒发展改革推进期的中国主流媒体,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充分利用视频、直播等技术手段,体现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守护拓展好自己的舆论阵地,充分彰显主流媒体的专业力、向心力、原创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5.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接连上演,感动着全国各族人民。城市台应注重打造暖媒体,传播正能量,这不仅能够提升民族凝聚力,激励每一个中国人向善向好,更可让我们见证疫情背后的力量与温度。本文通过疫情之下,需彰显暖媒体的社会价值、创新暖媒体的表现形式、提升暖媒体的大众关注等三个层面,倡议媒体人主动作为,深入基层,挖掘抗击疫情下的温暖与坚守、希望与正气,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展示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16.
2月4日,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一场无与伦比的高科技视觉盛宴向世界展示了"一起向未来"的愿景. 观看了这场开幕式的笔者,一个问题始终萦绕脑际:传统媒体如何一起向未来? 近几年,对于媒体界,一个又一个坏消息接踵而来:报纸停刊、一些电视台生存艰难、媒体人才流失……世纪疫情突袭两年有余,触发全球多重危机;世界经济、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7.
后疫情时期,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恢复,媒体直播带货如何区别于网红带货,保持高成长;如何在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寻求多元化发展;如何作为新业态新模式真正融入社会发展中,接受资本和消费者的检选,是地方媒体在深耕直播带货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吴庆才 《青年记者》2016,(28):12-14
当前,中国对外传播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也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其面临的形势,可用“一个根本要求,两大深刻变化,三大短板”来概括.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外传播实效,如何集束性传播中国声音?本文从传播渠道、议题设置、话语体系和全媒体融合报道四个方面,阐述媒体融合背景下中新社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9.
电视遭遇灾难,电视媒体如何作为?怎样发挥第一传媒的第一影响力?如何通过电视媒介新闻传播影响甚至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7月5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参加"当电视遭遇灾难--中国电视媒体突发事件应对高层论坛"的中国电视业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众多顶尖专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2020年中国的对外传播工作,向世界展示了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大国形象,也为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西方部分政客及媒体,因本国疫情和经济持续恶化,对中国的“甩锅”和污蔑始终没有停止。如何在全球疫情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仍然是对外传播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