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随着国家战略的精准扶贫事业不断推进,作为社会帮扶平台的湖北广电媒体,通过积极实践与探索,利用媒体资源助力扶贫攻坚、讲好湖北精准扶贫故事、完成选派扶贫工作队到驻点村帮扶等实践,勠力践行省级扶贫攻坚主流媒体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我国的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改善显著。新闻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是扶贫工作的宣传员,为基层干部提供扶贫先进经验;一方面又组成联合帮扶单位,筹集资金派驻工作队直接参与扶贫工作。依托集体的力量并发挥扶贫队员的主观能动性,新闻媒体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一抹亮色。本文以中山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为例,分析新闻媒体和媒体人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档案是扶贫过程中形成的扶贫帮困方面的系列文字、数据及图表等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精准扶贫档案,有利于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党和政府制定帮扶决策提供依据,促进社会和谐。但是,这种共享应限制在一定的地域和指定的网域中,坚持适时、适地、适当的原则,使精准扶贫档案真正为精准扶贫服务。  相似文献   

4.
王铁军 《兰台内外》2020,(11):67-6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国民经济建设成就斐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在国家日益强大、繁荣、富强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也不断加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一环就是打好脱贫攻坚战,有效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而位于我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正是推动我国文化扶贫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主渠道"、"主战场"。本文从精准扶贫工作中公共图书馆的优势所在入手,对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并在此基础在提出了基于文化精准扶贫下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路径,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参考启示,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健 《传媒》2021,(19):59-61
2020年6月23日,人民日报社推出扶贫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摄制历时3年,从全国1326个扶贫故事中筛选出21个典型案例,分为《减贫之路》《扶贫智慧》《志启未来》3个篇章.纪录片以权威史料文献、典型扶贫案例、独特叙事方式,系统展示了中国扶贫成就和世界贡献,勾绘了中国扶贫开发30余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充分彰显了党带领广大人民脱贫致富的历史担当和为民情怀,引发了海内外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6.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转型.文化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单位,在文化精准扶贫中理应充分发挥重要的作用.简要阐述了文化精准扶贫及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优势,进而从精准识别贫困居民、创新文化扶贫内容、完善扶贫管理机制、建立扶贫网络体系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梁颖  陈雅 《图书馆学刊》2019,(11):79-84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要充分重视文化精准扶贫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推动高校图书馆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分析文化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研究的现状,从智库服务实现"定位精确、帮扶精心和管理精益"角度分析参与文化精准扶贫意识理念局限、目标受众模糊、方式传统保守和非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总结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参与文化精准扶贫政策、资源、人才和联盟影响优势,提出文化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智库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化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公共图书馆是文化扶贫的有生力量。运用SWOT分析法,识别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因素,并构造道斯矩阵进行匹配研究,认为公共图书馆要发挥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面向贫困地区开展以人才帮扶、技术支持、信息开发、服务创新等为内容的SO最佳文化扶贫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对加拿大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扶贫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总结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启示。[方法/过程]梳理加拿大各省与地区扶贫相关战略文件,探究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和价值体现,采用案例分析法,以4所具有代表性的加拿大公共图书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加拿大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全民的多元素养普及教育、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关怀、面向新移民的文化和就业帮扶、面向残障人群的保障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形式和特色实例。[结果/结论]提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有益启示:深化社会包容理念,为贫困群体营造开放均等的服务环境;扩大扶贫实践主体合作格局,建构多机构联合扶贫体系;国外借鉴与本土实际相结合,推动文化精准扶贫内容优化提质。  相似文献   

10.
《档案天地》2017,(8):4-5
7月11日至12日,河北省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昌明带队到张家口市沽源县调研我局精准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副巡视员李会生和省局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调研。田局长一行分别到丰源店乡扇子沟村和小厂镇窑沟台村扶贫工作队驻地看望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人员进行座谈,并代表我局赠送扇子沟村村民浴室项目帮扶款和窑沟台村安全饮水工程帮扶款。随后,田局长看望慰问部分贫困户并送上慰问品,并鼓励他们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帮扶下一定会战胜贫困,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1.
扶贫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能够精准分析贫困群众致贫原因,为制订针对性脱贫策略提供最具价值的参考.同时,扶贫档案详细记录群众脱贫过程,也是判断扶贫效果的重要途径,对未来工作有着重要价值.扶贫工作结果是光明的,过程是曲折的,对扶贫建档立卡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能够确保扶贫档案真正成为有效脱贫的工具.据此,本文研究以山西A县为例,对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经验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切实发挥精准扶贫的档案价值,为精准脱贫提供最具价值的思路,借助脱贫经验助力乡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的扶贫开发要求根据每一村、每一户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因此.找准扶贫对象,明确工作范围,落实帮扶措施是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到村入户的前提。在具体工作中.邵阳县狠抓了贫困户档案建设。——建档立卡,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丰富的现实题材是我国纪录片事业向前发展的引擎,扶贫纪录片发挥出记录并传播中国减贫经验,客观呈现乡村与纪实性的作用。扶贫纪录片应该在乡村呈现、纪实表达与社会价值三大方面,突出扶贫工作的讲述路径,以达到讲述中国故事及传播中国经验的双重主旨。近年来拍摄的《山里山外》《中国扶贫在路上》等优秀扶贫纪录片以较高的艺术质量与丰富的镜头表现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满足国家宣传需要、市场经济繁荣及人民生活需求方面,都发挥了中国纪录片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内涵的不断扩展,乡村图书馆建设与普及在乡村振兴战略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提升农民文化层次,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要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文化扶贫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促进乡村振兴与"乡村图书馆+网络商务+文化扶贫"创新模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国网乐山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乐山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对口帮扶四川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马边彝族自治县高石头村。乐山公司在定点帮扶高石头村的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治贫治根的办法,以档案为引领,有序推进“档案+扶贫建档”“档案+产业发展”“档案+记录历史”“档案+主题传播”等一系列工作,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明细账”“指南针”“记录仪”和“传声筒”。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扶贫事业.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在不同的地区采取灵活多样的扶贫措施.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使贫困人口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关注、支持世界扶贫事业。注意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以改进中国的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7.
闽宁纪事     
《闽宁纪事》是一部再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24载奋斗历程的主题纪录片,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该片由闽宁两省区党委宣传部指导,两省区广电局、电视台等组织摄制。该片的立意与品质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邢善萍与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扶贫办有关负责同志、业界专家肯定,认为:节目题材重大、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叙事清晰、重点突出,节目中所选取的人物有代表性、情节有承载力、故事有感染力,生动体现了24年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意义与成果,让人感受到了闽宁两省区各部门、扶贫干部、专家、群众合力脱贫攻坚,做好"两不愁三保障"的动人情感,展现了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创团队在脱贫攻坚、服务大局中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始于去年7月的"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如今在吕梁山、太行山等连片特困地区悄然发力,让贫困村的农民享受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实惠。"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场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农民收入翻番为核心的浩大扶贫工程,选择省属重点国有企业和央企、市属国企、骨干民企等实体,与上千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旨在通过完善土地、财税、金融、人  相似文献   

19.
冯笑 《视听》2023,(9):6-9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作为极具艺术魅力与社会价值的影像形式,在新时代的创作需求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生产传播态势。其中,人民日报社出品的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生动勾勒出传承与超越的乡村图景,着力塑造碰撞与变革的乡民形象,通过个体影像共筑社会记忆,借助冲突叙事还原跌宕情节,既对脱贫成果进行可视呈现,也给攻坚进程赋予人文关怀,为此后同类题材纪录片丰富观照视角、提炼内涵价值开创了可资借鉴的全新范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媒介依赖理论为根柢,以农民依赖的媒介为实践平台,以农民的依赖行为与文化贫困内在联系的剖析为助推器,提出促进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发展的主要路径:绘制农民精准画像、探析心理能动机理、深耕文化内容建设、打造模仿化媒介引导人、构建协同帮扶机制格局等,以期为相关精准扶贫服务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