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电视节目形式不断涌现,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形态异军突起。这类节目因其尊重观众参与意识,强化电视“贴近”属性,倍受受众青睐而走俏。当谈话节目在荧屏抢滩登陆后,它在布光方面的独特方式也随之应运而生。电视谈话节目布光强调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就要求灯光师布光时,要注重在真实中表现美,在美中求真实,两者兼而有之,才能勾画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年中以来,竞技生存类型的节目在欧美电视中悄然兴起。所谓竞技生存节目,也称“真实电视”或“真人秀”,它是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因为其制作成本低廉,参赛者都是普通百姓,同时由于其创造出的惊人高的收视率带来的高额广告收入,使“真实电视”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节目类型之一。 在美国CBS电视台新近推出的《老大哥》(Big Broth-er)节目中,十位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选手住进安装有28台摄像机,60个麦克风的屋子里,进行封闭式的共同生活。不管是洗澡,…  相似文献   

3.
谈话类节目,来源于国外的Talk Show,翻译成中文译作“脱口秀”,意为这类节目好看就好看在谈话上。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的节目形态,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众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张平 《视听纵横》2002,(6):20-22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问的谈话交流引入电视屏幕,并通过声画、字幕甚至是现场音乐等综合元素,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的形态甚至内容。自从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焦点访谈》等节目开播后,立即遍地开花,辐射到全国的大小电视台,这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谈话类节目为大众构建了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而电视媒体本身也在电子和数字技术的保障下为公众的这种交流作了技术上的支持。这种节目形态开始很受欢迎,但随后由于没有新思维的注入,节目也随之出现疲态?笔试着应用完形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场”的营造,来探索谈话节目如何营造人物访谈的场气氛,即实现节目与人的真正互动,从而提高节目的可看性。  相似文献   

5.
伍新明 《新闻窗》2005,(2):35-37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进入部分中国电视受众的视野,由于当前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几乎是移植、模仿西方的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这就给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带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是节目内容背后的文化背景。任何一种电视节目在背后支撑它的就是特有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以直观的影像展现人群生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6.
孙武军 《声屏世界》2014,(12):41-42
<正>一在电视领域中,电视文学节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节目类型,似乎有一个"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涵盖着它,又有"电视散文""电视艺术片""文艺专题"等诸多化身,还有"电视文学"和"文学电视(LTV)"这两个形态困扰着它。电视的定义是清晰的,文学的定义也是清晰的,然而电视与文学相交叉相融合,竟造成了"电视文学节目"复杂的混沌性。自电视诞生之日起,古  相似文献   

7.
2005年到2006年,"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市场上可谓出尽了风头,从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到2006年"梦想中国"与"超女"的火拼,"真人秀"成了各电视媒体炙手可热的节目形式.尽管研究者对"真人秀"冠以"娱乐化"的帽子,对它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但这些新兴的电视表现形式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成为更多电视台争相模仿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作为在国内出现时间较短的新型电视节目,“真实电视”在概念上很容易和“真人秀”节目相混淆。从大的类别上来讲,“真人秀”属于游戏节目,而“真实电视”则应该归入纪录类。当然,两的功能取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娱乐。  相似文献   

9.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是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的.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收者,而且是节目的参与者,甚至观众在一些节目中还拥有淘汰参赛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电视谈话节目特别讲求真实交流,即谈话者内容是真实的,意愿是真诚的。面对没有丰富视觉语言的电视谈话节目,受众之所以喜欢上它,就是被它听觉语言的真实所打动;普通百姓也可以在大众传媒中  相似文献   

11.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节目形态一般是主持人与嘉宾在一固定场所一对一的访谈,以两者的话语交谈推动整个节目的进展,并适当配以解说和空镜头.顾名思义,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关键就在于"访"和"谈".  相似文献   

12.
王璟 《视听纵横》2004,(4):68-69
近几年来,电视法制节目可谓遍地开花,发展蓬勃。但是看了众多的此类节目,自己也做了很多节目,我个人认为,电视法制节目还是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是客观原因),电视法制节目的画面往往显得不够丰富,也不够精美。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一五"普法宣传的提出,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开始在我国荧屏上出现。之后,伴随着我国的法制进程与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从节目形态到节目内容和时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从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到现在,法制节目始终是电视观众的收视热点。但是综观其节目形态、内容、采访、编辑、表达方式、镜头的设计与运用等,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慎学西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秀节目是当前世界各国最热门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真人秀的特征到底是什么?我认为,第一是“真”和“秀”“,真”就是纪实性,而“秀”就是一种效果,指他的表演性和戏剧性;第二是“人”,或者说其第二个特点就是平民性、参与性和大众性。第三,就是游戏,真人秀节目是游戏性节目  相似文献   

15.
任秀芹 《新闻传播》2005,(10):65-65
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其真实的节目形态,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时代风尚和大众的行为方式,而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当以美国为先。其中新闻、信息类节目被美国多数媒界评论员认为是最地道的谈话节目。在我国,以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为发轫,  相似文献   

16.
电视纪实节目引入"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法,是目前电视节目比较普遍的一种创作方法.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电视表现手法,虚构和真实这两个矛盾体如何有机调和?"真实再现"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面对目前出现的林林总总的电视谈话节目,专家和观众在对其中一些较为成功的节目表示认可的同时,也对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用语状况提出了批评,有人甚至认为它大有到了"真理跨越一步就变成谬误"的地步。评论认为,有些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嘻嘻哈哈,大篇闲扯,啰里啰嗦;有的无病呻吟,内容空泛,言不达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电视访谈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宾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不仅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对观众施加影响,并且,其清感的真实流露也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能极大满足观众情感交流的心理需要。因此,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注重对嘉宾情感的有效触发,对于提升节目品味、吸引观众眼球、提高节目视听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俊 《新闻记者》2006,(10):65-67
近几年,电视谈话节目日益火爆。但另一方面,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目前总体水平不高,各地的水平又参差不齐。除了客观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外.整个电视界对电视谈话节目在定位和形态的把握上.认识模糊、操作上有严重的误区,也是制约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吴玉兰 《新闻界》2001,(5):65-66
电视谈话节目,源自国外“TALKSHOW”,港台译作“脱口秀”,其基本形式是一个主持人,几个特约嘉宾,一群现场观众,围绕一个预先设定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就是说,口头言谈是谈话节目的呈现形态,对设定论题的诚恳探讨以及探讨中思想的交流与争锋是节目的基本形态。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电视界已有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时代风尚和大众的行为方式。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开山鼻祖当属于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东方直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