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彬 《四川教育》2003,(5):46-46
我曾阅读过这样一则课堂片段———一位德国老师用几个苹果和几块糖做教具教1+1=2。他讲完后,轻声问孩子们:“1+1还能等于几呢?”有只小手举起来:“把两个并起来就等于11。”老师热情地鼓励了他,问:“并起来是不是加啊?”“不是!”“对,要加才行。”又有一只小手举起来,老师请他走到讲台前。小孩拿起一块糖,剥了纸放到嘴里,接着再拿起一块糖,剥开后又放进了嘴里。他鼓着嘴巴说:“一会儿糖化了,1+1不就等于零了吗?”老师接着说:“是呀,糖化了时1+1等于零了吗?大家想想看。”片刻,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糖即使化了,但吃到肚子里的糖仍然是2块…  相似文献   

2.
下工二个男生对另一个男生喊喊外号者哪个班的?扣1分!_ 3.值周的同学恰巧路过时问:2007年4月2万口地点:北京市绝厂小攀泽费耀寡翼越4.在同学们的批评声中,起外号的人低下了头。..……..........一参加讨论人员:堆校6名少充队小干禅小刀容:大家好!前两天我收到一封小读者的信,在信中,这位小读者无比烦恼地说:“同学们因为我长得胖,给我起了个外号叫‘胖猪’!我很难过,都不想活了。我该怎么办呢?”看到这封信,小刀客既吃惊又难过,没想到一个外号,对同学的伤害竟然这么深!好,这次我们就说说“起外号”这个话题。我们先不说“起外号”…  相似文献   

3.
嗨!大家好,先做个自我介绍J:我叫Print Screen,怎么样?我的名字够酷吧。我住在“电脑王国”中“键盘城市”的“光标/编辑小区”里(其实严格点讲,我并不属于“光标/编辑小区”。嘘……大家可不要告诉我的兄弟姐妹们,不然他们非得开除我的“键籍”不可)。我的主要工作是:抓取显示在屏幕上的图案,然后可以和“画图叔叔”者“Photoshop阿姨”这些掌管图像处理大权的长辈们合作,把抓下来的图案[粘贴]出来,供大家使用。今天,我亲自展示4酷酷小技巧,请大家观看。  相似文献   

4.
“拆”和“折”这两个字实在太像啦!大家经常分不清它们兄弟俩吧?我也一样。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的经历:有一次看到一处拆房子,墙上用大红漆写着斗大的一个“拆”字,那时候就很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字。妈妈说它念chāi,表示这里的房子都要拆掉啦。那一次我对这一个字就有了些模糊的印象,接下来在美术手工课上我又认识了“折”字。那时我很自豪地大声将它念成“拆chāi纸”,惹得大家一阵大笑。现在想起来自己也常常忍俊不禁……后来老师告诉我,要记住这两个字有句口诀叫“一‘点’都不行”。“拆”字少一点不行,就像拆房子时,要将支撑房子的…  相似文献   

5.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6.
小杰和阿辰打赌.小杰说:“这儿有39粒糖,我们俩轮流拿1粒或2粒,每次不能多拿也不能不拿,谁拿到最后1粒,谁就赢,赢的人可以得到所有的糖.怎么样,你先拿还是我先拿?”阿辰想先拿可以掌握主动权,于是他说:“比就比!我要先拿.”小杰说:“哈哈,这些糖都是我的了!”小杰这么说是吹牛吗? 如果你和同伴试着做一做这个游戏,你会发现想通过先拿来  相似文献   

7.
猜谜语     
我来到教室,看见一黑板的谜语。心想,难道作文课变成猜谜语啦?杨老师笑着说:“我们先猜谜语,再写作文。”“‘小姑娘,穿红袄,庄稼地里来回跑,七个黑点像星星,专吃蚜虫本领高。’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杨老师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微笑着问。我灵机一动,满怀信心地回答:“是七星瓢虫!”杨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说:“答对了!”“耶!”我高兴得叫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则广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老师问:“小朋友,谁会唱歌?”顿时孩子们小手如林,七嘴八舌:“我爸爸会!”“我妈妈会!”“我也会!”……就在这吵闹声中,一声“我家的盘子会唱歌!”让人耳目一新。这个广告因此让观众难忘。每次看到这个广告,我都为这个与众不同的回答而拍手叫绝。是啊,多么意外的回答啊!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多一些这样“意外”的回答,是否意味着我们的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9.
先请大家看两个教学片断,第一个是我亲历的,第二个是我看到的———片断一:(学了“12-8”以后,我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生1:老师,8减12等于多少?(我的想法:怎么提这个问题?8-12的答案是-4,学生还没学负数。不能讲,讲了学生也不明白,肯定会越讲越乱。怎样“快刀斩乱麻”呢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可真高兴,因为我第一次当了“小老板”。在作文课上,同学们把桌子围成长方形,把各自准备的东西摆放整齐,这是要干什么呢?原来,是要开一个“跳蚤市场”。在“跳蚤市场”里,同学们可以自由地买卖商品。“跳蚤市场正式开市了!”老师一声令下,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同学们纷纷离开自己的座位,“沙里淘金”,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多少钱?”周桐着急地挤到我的摊位前,指着自动铅笔问我。我大声地对她说:“这个一块钱。”周桐讨价说:“能不能便宜点?”我说:“不能再便宜了。”周桐边掏钱边对我说:“那我就买了吧。”我想:“这个周桐也真…  相似文献   

11.
14岁的难题     
“嗨!做个IQ题怎么样?”小A扬着一张纸对着整天捧着IQ题的小B喊。“好啊!”小B立时放下手上的活,“说!”“几加几等于14岁?”“几加几等于14岁?”小B瞪大眼睛重复了一遍这个奇怪的问题,继而哈哈大笑:“那简单啦!1加13不就等于14岁吗?1岁时我有可爱的脸庞,13岁时我又有聪敏的智慧,现在不就有了我这个美丽可爱、聪明过人的14岁的超级大美女吗?哈哈哈哈……”小B夸大地大笑着说。“唉,照你这样算,那我不就变成了2加12等于14岁?2岁时我那么好动,12岁时我又是那么贪玩厌学。所以呀,现时世界上有了我这个好玩懒学的14岁的后进生!”小A调侃着略…  相似文献   

12.
教学《情绪》时,我顺手从一位学生的桌上拿起一支喝了大半的矿泉水,问:“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瓶中所装的水?”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瓶里装着小半瓶水。”“瓶里装着水。”“瓶里只有小半瓶水。”“瓶里还有小半瓶水。”接着我请学生点评一下,此时教室却静了下来,无人举手。我把“只有”和“还有”写在黑板上,“现在,发现了什么没有?”我问。终于,一位男生发言了:“我认为他们都说出了瓶中有水的意思。”“还有吗?”他摇摇头。“大家觉得他的话对吗?”“对!”学生们齐声答道。“那么,回答得好不好呢?”他们又沉默了。我在“只”和“还”下面加了黄色的着重号。“请大家再仔细想想,有没有新发现?”又一位男生举手了。“‘只有’和‘还有’是有区别的,‘只有’的感觉比‘还有’要少。”“你说得很好,那么请你结合本课内容用另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我相信你能说好的,也请其他同学想一想。”他低头看了一下书后,轻声地说:“‘只有’好像有点悲观,而‘还有’则很乐观。”我请他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问:“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这次我也在喊,倒让这位男生显得不好意思了。“既然大家都说好,那么好在哪里呢?”思维的大门一旦打开,学生们又兴奋起来。我选择最先举手的一...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6,(4)
最近听一位妈妈抱(bào)怨(yuàn)自己的孩子做事总是磨(mó)磨蹭(cèn)蹭的……她建议我们给小朋友们讲一堂关于“习惯”的魔法课,让小朋友们从小就养成好习惯。博士哥哥,你觉得怎么样?这个建议好!我手头上就有不少关于这个话题的来稿。看来对于“习惯”一词,大家还真有不少话可说呢!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下面几位小朋友的作文片段。大家可以想一想,面对这个话题,我们在写的时候,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呢?从现在开始,储存“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受贿”     
我曾经受过“贿”,你相信吗?一提起那事,我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今天说出来给大家敲敲“警钟”,让大家引以为戒。那天早上,老师叫组长检查家庭作业,我这个“七品芝麻官”也开始“执法”了。我先检查了几个同学的作业,都很不错。当我走到王小飞面前时,他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说:“我没带,下午再拿给你看,不要告诉老师好吗?”他边说边鬼鬼祟祟地从口袋里拿出一袋牛肉丝,趁大家不注意时塞给我。我一见,心想:这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收下吧?可是让老师知道就死定了。我犹豫不决地说:“不行,我……我不要。”王小飞在我耳边嘀咕道:“没事儿,别人…  相似文献   

15.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各种各样的书都看。阅读丰富了我的知识,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变得聪慧!这不——周日上午,妈妈带我去了安徽博物院,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走近徽州古建筑”的活动。刚进展厅,一位身材微胖的阿姨就走上前来,笑容满面地说“:大家好!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老师,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解。说着,她带领我们来到入口处的安徽省地图前。她一边指着“安徽”两个字,一边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小朋友们,有谁知道‘安徽’这个地名的由来?”“安庆和徽州各取一字!”我不假思索地大声回答。这可是我在图书馆里刚学到的!“完全正确!”得到张老师的肯定,我的快乐指数“嗖嗖”上升。  相似文献   

16.
汉语里的“好”,在英语里会有很多说法哪!不同的句子中,这个“好”究竟有哪些不同的表示呢?随我老T来认真看一看, 用心记一记!  相似文献   

17.
小小“偷”     
这是我4岁的时候在天津宝坻照的一张照片。你们看到妈妈手里那个被我咬(yǎo)了一口的苹果吗?这可是个小秘(mì)密。这个苹果是我“偷”来的。当时在水果摊(tān)前,妈妈和舅(jiù)妈正在挑苹果。站在下面的我看见又红又大的苹果,心里甭提多喜欢了,心想:你们大人可以随便挑,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于是我偷偷地抓起一个抱(bào)在怀里。这不,照相的时候妈妈才发现原来我怀里还有个“偷”来的苹果呢!这便是我小时候发生的一件趣(qù)事。我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大家,你们不会笑我吧!小小“偷”@仲琦$内蒙古自治区甘河铁路小学二(2)班!学生…  相似文献   

18.
各位新朋友老朋友大家好啊,时间过很快,四月眼看就到了。要说这个月份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冥思苦想后还是没有结果,可是要说到“惨痛记忆”,每个人应该都能说出一二吧,怎么大家在这春光明媚的好时节里都有“不幸”呢?呵呵,当然是因为在这个月里有一个被称为“最痛并快乐着的节日”,没错,那就是四月一日——愚人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令我们爱恨交织的愚人节,顺便透露巴哥我苦心搜集的几个超级“整蛊计划”,嘿嘿!(坏笑)不要想歪咯……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4,(10)
嗨!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博士哥哥。前一段时间,我可忙啦!每天拆(chai)阅(yue)小朋友们寄来的“放胆试题闯关卡”!参与我们话动的小朋友真是太多了!看来,大家对今年的7、8月合刊“放胆作文专号”还挺关注(zhu)的。所以,博士哥哥虽然好忙好累,但却觉得特别开心!  相似文献   

20.
师:这节作文课,老师先给大家照张相好不好?生:(齐答)好!师:那么请大家鼓掌!(掌声中,师持相机“咔嚓”,一阵闪光。)[评]照相机搬进课堂,是很新鲜的。而“瞬息闪光”,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此刻,学习兴趣空前高涨了。师:这下,同学们心里可能会想,今天老师有毛病没有?怎么作文课照起相来?——哪位聪明的同学能把老师的心思猜出来?[评]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质疑又激动,谁不爱当“聪明”的孩子?此时,学生的思维可谓处在积极的状态中了。生:(正在思虑,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