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我不是不同意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名言。我觉得他的这句话讲得很好。它把唯物主义的精神表达得那么有力;是对那些“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的人的当头棒喝。我也说过一句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接近的话:“真理属于对具体事物作了具体分析的人”。我非常喜欢列宁讲过的一句话:“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和活的灵魂是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我认为“真理的具体性”,在唯物辩证法的真理论中,是其重要性不亚于“实践  相似文献   

2.
丁霞 《今日教育》2009,(11):36-37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可以概括和创造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他们的言行无不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灵感和顿悟。阅读中的猜想,指幼儿在阅读前先对阅读材料中的人物或事件按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可能出现的事情和可能出现的情景或状况。通过教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和提问,使幼儿思维拓展开去.从漫无目的的猜想走到事物必然发展的规律或关系中来,  相似文献   

3.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热爱上阅读与写作。对我来说,每天读一点书,写一点字,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犹如我们的行走、言语、饮食、思考一样,随心所欲,本性使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也许是我一直生活的家庭给我的影响吧。小时候,爸爸妈妈去书店,我也跟着去,他们看他们的书,我看我的书。他们从不干涉我的阅读和写作,但他们总是在我触手可及的  相似文献   

4.
童话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孩子们的童话世界至多也只是一种拟物化的人的生活,童话的象征意蕴其实是孩于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只有当大人们有兴趣阅读童话的时候,才可能从“有形的具象”中去抽绎其“无形的理念”的。不少优美的童话孩子们喜爱,大人们也喜欢。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就说过:“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  相似文献   

5.
会变的春蚕     
春天来了,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带到班里来喂养。这一天,毛毛走到我的身边,悄悄地问:“老师,我能不能把家里的春蚕带到幼儿园?”我欣然同意,身边的几个孩子也很好奇,但他们大都没有见过春蚕。“春蚕是什么?”“春蚕长什么样?”他们急切地想知道。于是,我想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通过喂养与观察,了解春蚕的外形特征、生长过程、繁殖方式、食性及排泄特点,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我和毛毛商量好,先不告诉小朋友问题的答案,让他们自己去猜想和验证。●喔!原来春蚕是这样的孩子们对春蚕的外形特征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能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尽情遨游,拓展视野,学会辨别真假丑恶;写作训练,是一种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当然,我也不例外。在近20年的教学中这些问题也一直迫使我不断地反思,实践、总结。现  相似文献   

7.
蝉的话题     
夏天雨后的早晨,于洋一进门就举起纸盒大声喊:“你们猜这纸盒里有什么?”孩子们愉快地猜测着:“是一只蚂蚱。”“是一条大青虫。”“是一只蝴蝶。”于洋得意洋洋地打开纸盒说:“都不是,是一只知了!”孩子们顿时议论开了:“我知道,它叫‘蝉’。”“这是一个损害树木的坏蛋。”我问:“你们知道它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谁也说不出来。看到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我想:现在正是蝉多的季节,何不带他们去寻找幼蝉呢?  相似文献   

8.
春暖花开时,三年级教室里突然兴起了剪窗花的热潮。美术课上、课间活动时,孩子们总会在桌上摆满花花绿绿的纸片,小剪刀“咔嚓”作响,其情景真可称得上是“蔚为壮观”。许多孩子剪出漂亮的窗花后,总会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又剪好了一朵窗花。”瞧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儿,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顺手剪了一朵窗花。孩子们立即充满了好奇:“老师,你也会剪窗花呀?”“老师,你们小时候剪窗花吗?”他们的惊奇让我有了几分得意:“是啊,老师小时候还是班上剪窗花的高手呢!”说着,我拿起纸来,向他们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折纸方法,又剪了…  相似文献   

9.
<正>提起作文,孩子们总是愁眉不展,不是纠结无题材可写,便是恨自己语言太过贫乏。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他们缺乏素材,不懂得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更不懂得用情感去写作。其实,世上无难事,只要用心,再大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时"我手写我心",让孩子们"心花"怒放呢?一、精心引导,让学生有话可说1.读写结合"写作基于阅读",教材上那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是孩子们学习写作的最佳样本。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在平时的儿童美术教学中,我都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去画自己周围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因为创造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对一件平常事物的再发现和重新组合。孩子的画往往具备这种特点,孩子们在画画时并不完全受客观事物的限制,他们既不可能也不愿意像照片一样地复制要画的内容,他们画的是自己的感受。孩子在画周围事物时,自然而然地在观察、记忆、分析、理解和再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新奇的内容。这正是对孩子创造力最好的锻炼。  相似文献   

11.
<正>一次,与孩子们聊天,谈到四大名著中最为他们所熟悉的《西游记》,当问到他们最初是通过什么方式接触《西游记》的时候,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电视剧!"也有孩子补充:"动画片!"可见,对孩子们而言,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往往更能激发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思维方向问题。既然孩子们易于接受生动的影视剧、动画片,那么,我们为什  相似文献   

12.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交往渐渐增多,接触的事物也日益广泛。但是孩子们对行为的“是”和“非”、“好”和“坏”,还分不清,不能从本质上去认识、评价事物和行为,对道德行为的规范认识不清,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下面谈谈我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有些孩子,虽然年纪很小,可是他们已经会用童真的双眼观察周围的事物,成年人是他们观察的中心。他们用眼睛去试探、去感知、去交流。而成年人也应该学用眼睛和孩子们说话。下面就是我在幼儿园工作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当晨晨忍着眼泪,和他的妈妈说再见时,我们的眼睛则对他说:“你很勇敢!”当动作稚拙的鹏鹏在“木头人”游戏中活灵活现地做了一个孙悟空的动作时,我便笑眯着眼睛,仿佛在  相似文献   

14.
在1954年十二月号的“人民教育”上,我答吴研因先生的文章中说过这样几句话:“吴先生在文章中曾不加分析地引用了-些调查材料。引用的标准是:合乎自已的看法的,即使是个别教师的意见也罗列无遗;不合乎自己的看法的,即便是‘有的地区’的反映也一笔带过。显然,用这样的方法绝不可能揭露事物的本质,绝不可能从萌芽状态中去认识新鲜事物,当然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拥有四十多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在我们大三班这个大家庭里,我关心每位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们也乐意向我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这其中的秘密是因为我们班开展了“假如我是妈妈”的主题活动,此活动大大拉近了老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把我们的主题计划记录下来与各位同行分享。“假如我是妈妈”计划一:“我和孩子一样高”——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假如我是妈妈,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会放下老师的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和现象,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心热爱他们,用真诚的友谊来换…  相似文献   

16.
每个中学生都想妙笔生花,写出文情并茂的有创新的漂亮文章来。但是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学生的生活非常紧张、枯燥,他们接触外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很有限,而我们也不可能给学生更多的个人支配时间,不可能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和写作时间,不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时间。因而有些同学下笔写文章时,总感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鲜活的写作材料,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17.
鉴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写作,他们的生活内容还不够丰富,知识面也较狭窄,又不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因此教师应很好地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科学合理地把三年级学生引入写作之门。  相似文献   

18.
识字与写字一直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这一目标放在第一学段目标的首位,这就暗示了“培养识字写字兴趣”的首要位置,它需要我们低段语文老师时刻记在心里,并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扎扎实实地落实。一、“有图像”的汉字 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许多抽象的事物,通过图像的展示,便于孩子们去识记、理解,识字也不例外。如果还把“独体字问有多少画,合体字问是什么结构”当作了主流教法,孩子们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他们很少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汉字”和“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呢?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小学生作文言之有物的问题,几年来,我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从观察最熟悉的简单的事物做起 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要首先打破他们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培养其写作文的兴趣。 我首先指导他们观察最熟悉的简单的事物。开始曾写过《我们的小红花专栏》,专栏记载着孩子们的进步与欢乐,是他们最关心、最熟悉的事物,但是一提起“写”,就都发起愁来,说“写几句就没话说了,哪能凑成一篇文章呢?”我笑笑说:“不难,上完这节课,你们就会写出来。”孩子们半信半疑。我挂出小黑板,上面写着写作要求:(一)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无论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命题、半命题作文,它们的前面都常常会有一些相关的材料。而学生在写作时,却往往忽视它们的存在。他们并没有先来仔细地、反复地阅读分析这些材料,然后再根据这些材料去构思写作,因此写出的文章也往往不符合题目的要求。这种现象,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及话题作文中尤为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