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全国统一的同类书区分号的新方法——利用ISBN号中的出版社代号和出版流水号作为书次号的方法,肯定了优点,并提出了它的不足之处,以供研究。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2.
我馆书次号改编工作的做法和体会才桂华,曹雅洁(沈阳工业学院图书馆)我院是一所中等类型的工科学校,图书馆藏书仅有几万册,因此,以前采用了四角号码作为我馆的图书书次号。采用这一形式的书次页有取号简单方便、易于记忆等优点,在藏书量较少的情况下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种次号和著者号各自的利弊,分析了在数据共享及集中编目条件下书次号是否应该统一。基于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为实现各馆的日常排架及日后的编目数据共享,提出今后在书次号的设置上应同时设置两种书次号:以种次号作为显性书次号适应对内排架,以著者号作为隐性书次号适应对外检索。  相似文献   

4.
5.
书次号统一管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次号,也即同类区分号,是实现同类书个别化的特定号码.书次号按同类书区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著者号、种次号、书名号、出版年代号等.不过,目前在我国图书馆界较受欢迎的还属前两种.  相似文献   

6.
对标准化书次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YZ"号的基础上提出了"SCYZ书次号",就"SCYZ书次号"作为标准书次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谈书次号的标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关于书次号统一与否的争论,对索书号、著者号、种次号等相关的概念及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书次号的标准化为大势所趋,结合著者号与种次号二者的优点,逐渐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8.
合并高校图书馆新编文献统一书次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丽 《晋图学刊》2005,(5):55-56,80
文章针对高校合并前图书馆所采用书次号的多样性,制约着合并后图书馆的管理及其长远发展,探讨了高校合并后图书馆新编文献统一书次号的意义、目的、方法及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著者号优于种次号已成功图书馆界的共识。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目前全国图书情报机构中,采用种次号的约占80%,采用著者号的仅占10%左右。本文从剖析书次号认识的误区入手,探讨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3.
14.
改进排架与书次号 提高效率方便读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高校图书馆情报资料室往往拥有种类繁杂、更新迅速的内部交流的科技资料。在使用空间有限的小型资料室内,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排架方法,通过开架借阅,缩短师生们的检索时间,同时又提高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是图书情报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改进科技资料的排架方式及书次号,辅以简化剔旧手续等方面的一些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效率、方便读者。一、实行粗类排架的方式根据开架借阅的需要,进行分类排架。分类排架是按照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组织体系来排  相似文献   

15.
书次号—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又是一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925年,杜定友先生发表《著者号码编制法》,时隔两年余,杜定友先生在评价钱亚新先生编制的《拼音著者号码编制法》时曾说:“著者号码法,为图书馆学之一小部分,但于书籍之排列极关重要”。历史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理性对待书次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书次号的功能、数据库标准化的关键、文献资源共享的实质、文献的利用途径、著者号编码的原理等九个方面论述了理性对待书次号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论书次号的编制原则与要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