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莉珍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3):36-37,42
“一个守门员半个队”,手球守门员作为比赛场上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技术水平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在守门员诸多的技术环节中,防边锋射门的技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其成功率的高低,守门员的心理素质起着关键因素,因为其将直接影响到守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足球意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近几年的国际比赛中,明显看出客队在意识方面强于我国家队。我国家队员常在场上表现出原地等球。最明显不过的是,边锋突破下底传中时球落点不错,可是无人包抄攻门,前功尽弃!这不是技术不好,这种屡失战机的行动,就是我国运动员意识差的表现。相反客队队员在场上表现出该过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足球比赛中普遍重视防守,这对边锋显得更为重要。边锋进攻时,由于经常遭到对方几名防守队员的阻截,因此,教练员应选用过人技术好的队员当边锋,以消减人数差异的不利因素。边锋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善于随机跑动。这是根据临场情况,为达到某种战术目的(如摆脱后接球或拉开后切入等)而进行的无球跑动。缺少了它,下一步的技、战术行动就会由于对手阻挠而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足球和战争一样,讲究寸土必争,因此边路就成为绿菌场上兵家必争之地。尽管并不是每支球队都配备了边锋,但边锋对球队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他需要有超人的速度和出色的突破能力,能盘带过人,甚至是能完成最后一击。结合历史,放眼现在,不难发现世界足坛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边锋,像马修斯、加林查、巴恩斯、利特巴尔斯基、奥维马斯、直至今天的菲戈、罗本、达夫、维森特……他们都是边路这个地盘的杰出领袖,他们也都有资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的地盘我做主!”  相似文献   

5.
在足球比赛中,两名边后卫常常要与盘带球技术好和推进速度快的对方边锋相遇,因此后卫的拼抢和防守要灵活,在关键的一剎那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由于后卫不是每次都能截住对方前卫传给边锋的球或破坏边锋接球的,所以在对付控球边锋时要多动脑筋。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我国手球运动员防边锋射门技术,本利用临场观察统计分析,确定边锋技术对提高防守成功率有重要作用;提出了改善迎封技术的运用和训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步法的重要元素——分腿垫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球运动由各种基本技术组成,而这些基本技术又都包含了一连串的动作。网球场上,没有一次击球是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场上情况千变万化,需要针对场上不同情况反复使用各项基本技术,将这些基本技术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就是步法。其中分腿垫步可称得上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难见双飞翼     
如果你问西班牙球迷什么最让人流口水,他们会将"边锋"作为答案,因为这个答案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是标准答案。出产优秀边锋是西班牙的传统,这个传统依旧存在着,然而从2004年到2010年的六年间,西班牙人对待边锋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这个群体不再被视为常规武器,而成为了秘密武器。没错,当边锋具备过人技术和速度时,撕开边路往往是进球的前戏,看他们踢球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但抱歉,做一个快乐的实用主义者还是一个痛苦的艺术家,西班牙人最后想通了,他们选择了前者。  相似文献   

9.
边锋是手球比赛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位。它往往是全队多种战术配合的终末位置所在,即战术配合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边锋进行射门。同时边锋又是队内快攻的接应者和主要的攻击者。所以,如果边锋的攻击力强,对对方威胁大,就能迫使对方拉开防守阵势,造成中区防守的相对空虚,从而使中区进攻有机可乘。如边锋威胁小,射门命中率低,对方就可相对地放弃对边锋的防守而向中区密集靠拢,这就给  相似文献   

10.
手球比赛属于集体球类对抗性项目,比赛跑动能力体现出技术、战术、体能等诸多因素,是比赛制胜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男子手球运动员在男子手球联赛、十一届全运会以及第16届亚运会等大型赛事的备战和系列比赛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位置运动员全场跑动总距离在3 951~4 552m之间,平均为4 249m,跑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内锋。2)冲刺跑和高速跑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中锋;中速跑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中锋;低速跑动距离最多的是中锋,最少的是边锋;慢跑距离最多的是组织,最少的是边锋;走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组织。3)手球运动员的全场跑动轨迹是以各位置运动员在两个进攻区域之间以近似直线式的轨迹活动。4)全场进攻和防守的跑动次数分别为70次和78次,平均每25s会有一次跑动,不分速度的情况下平均每次移动的距离为28.71m。  相似文献   

11.
从2007~2008赛季世界杯系列赛看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实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参加2007~2008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系列赛各国女运动员整体所得积分、接力比赛积分和各项比赛金牌进行了排列和分析,表明中国队在500m比赛中总积分和人均得分排第1名,总积分领先第2名韩国1万分以上,具有超群的实力,仍保持着传统的优势地位;1000m项目韩国队、中国比赛积分列第一、二位,但韩国队优势明显;1500m比赛韩国队总积分和人均得分遥遥领先其他对手,分别排第1位,中国队总积分和人均得只有韩国队的一半;3000m接力6站比赛,中国队夺得了5站接力冠军,而韩国队在前5站决赛中接连出现失误及犯规,未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通过分析找出中国短道速滑女队优势与劣势所在,为在今后的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男子柔道队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进行观察,并且对运动员训练比赛中使用连络技动作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连络技动作的成功率和有效性要高于其他单一动作,说明连络技技术在柔道运动中的重要性.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通过平时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更加自如的应用连络技动作进攻的技战术,并希望能对教练员及运动员有所帮助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现代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综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攻击性防守是当今篮球防守的主旋律,攻击性防守能力已成为衡量球队竞技水平的重要指标。在阅读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攻击性防守的概念及发展过程、攻击性防守的表现、攻击性防守的影响因素、攻击性防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训练等问题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的64场比赛、共147个进球(淘汰赛中打平后互罚点球的进球不计),分别从进球时间、进球区域、进球前主要进攻方式3个方面做了系统的分析。力求以进球为切入点,探讨进球前的有效进攻方式。结果显示,在比赛临近结束的15min为进球的最高峰;进球区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内的2、3区,其次为罚球区外的6、7区;主要进攻方式为运动战的边路传中战术,其次为中路直传空当战术;定位球战术中的前场任意球配合也是破门得分的有效进攻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足球战术是指比赛双方为了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特长,进攻对方弱点,取得比赛胜利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随着足球攻防战术发展,要求个人攻防技术、战术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攻防中假动作的运用丰富和增强了个人技术、战术攻防动作和能力,使攻防个人技术、战术更具攻击性,威力更有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散打鞭腿力度训练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围绕武术散打鞭腿实战训练的击打效果,对武术散打的技术结构,技术要领和比赛中鞭腿运用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对于一个运动员技能学习的快慢,训练水平的高低,比赛水平的高低,比赛时发挥的好坏而言,运动员运用灵活多变的步法不断调整有利于鞭腿进攻的位置和角度,虚实结合,尽量多运用组合动作,在实战中充分发挥鞭腿的威力作用。文章就此提供一些散打鞭腿的训练方法并讨论了这种方法在比赛中的应用及发挥,以提高运动员的临场比赛的应战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15届男篮锦标赛上中国队6场比赛的进攻失误进行统计,并对比赛中进攻失误的时间、原因、形式、后果等进行分析,针对失误的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中国男篮在训练和比赛中减少和避免失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进攻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珂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00-103,12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的中国队及与赛队7场比赛的进攻速度进行统计后,并与国外球队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深入分析我国男篮进攻速度慢的原因。并提出提高进攻速度的方法与对策,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场调查与统计分析看到,全国体育学院男女排在比赛中网上进攻区域不平衡;调整扣球的效果与进攻点离网的距离相关。为了提高命中率,应扩大进攻区域,选择命中率较高的中网进攻。  相似文献   

20.
以伦敦奥运会我国主要竞争对手古巴81公斤级拳击运动员塞萨尔.克鲁斯的技术特征为研究对象,提出针对性的训练原则与参赛预案。研究认为,该选手为远距离进攻型打法,步法灵活,攻防把握时机及时,进攻出拳速度特快,进攻技术隐蔽突然,善于击头击腹部,击中得点准确性高。因此,应采取相应战术,尽量采用贴身技术,强化防守步法,加强中近距离组合对攻,强化头部抗击能力,积极主动抢得先机,防守注重闪躲技术应用,力争开局取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