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是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布局不均衡、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预期的功利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机制的不健全、高等教育和区域自身发展的水平是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西南多民族边疆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而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则是促进西南多民族边疆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路径。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演进状态,通过调控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推进民族高等教育公平进程,从而促进西南多民族边疆地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相似文献   

3.
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既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也是实现均衡目标的重要战略。省一级的高等教育作为全国高教事业的子系统,在省级区域内部实现教育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均衡便可采取培育“增长极”的不均衡发展策略。以江苏省为例,苏南苏北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均衡,通过在苏北地区建立“高等教育增长极”便可有助于实现全省高教事业的相...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高等教育是稀缺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于发达地区薄弱。如何有效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高校产学研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出发,分析欠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产学研有效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如果按照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分类思路来看待我国地区差异,那么四川省则归属于欠发达地区。加快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不仅是促进国民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四川教育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的进步及教育公平化发展的某些基本状况,从而让我们感受到西部区域教育发展的脉动。表1四川近年各类学校数(单位:所)年份普通高校中专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2000421964321349433262001491565154318314472002591345093307259722003621055000289245732004681024965…  相似文献   

6.
泛珠三角区域教育发展合作的背景、现状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珠三角区域教育发展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省区教育有较大差距,但均有比较优势,有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深化本区域教育发展合作,迫切需要完善教育合作组织体系与协调机制,加大基础教育合作力度,拓展高等教育合作领域,加强职业教育发展合作,以实现本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全面进步,发挥教育在实现本区域现代化过程中的先导和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7.
区域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7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规模的省际间比较,对全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东中西各个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不同。为此,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物力的支持和保障;其次政府要重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第三要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区域均衡是针对目前区域问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日益突出而提出的,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全新认识和追求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国内学者主要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均衡的内涵、衡量指标及方法、影响因素、解决对策、区划和区域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互动协调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对很多问题的探讨还停留在对基础教育均衡研究的借鉴,没有建立起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的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村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研究表明,2002-201 1年间我国农村高等教育滞后区域对领先区域存在追赶效应,东中西三区域内部农村高等教育不均衡程度在考察年度内均出现拐点,区域间的差距仍是全国不均衡的主要根源。八地区的分解则显示北部沿海地区内部差距较为显著。农民经济收入、城镇化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农均耕地和农村固定资产投入等都是影响省域间农村高等教育差距的因素。其中,农民经济收入贡献率最大但呈弱化趋势,城镇化水平和农均耕地的贡献率逐渐上升,教育经费和农村固定资产投入对省域间农村高等教育差异的影响程度呈下降趋势。因此可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教育经费投入和新农村建设等缩小我国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差距。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根据2013-2019年数据分析发现,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明显,发展失衡状态有所缓和,协同发展模式多元;然而,也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增速放缓、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仍然悬殊、协同发展成效有待增强等问题。在国家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要强化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区域内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体系,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知识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通过对各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评价分析,有助于客观衡量各地区高等教育的水平,进而为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本文借助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全国31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的综合得分和各主要因子的得分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分析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进而得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social institution because of its formative effect and its influence on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over, it is the major means by which upward social and economic mobility is achieved. In this context, the admissions process is recognized as a major link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its educational goals, since the selection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type and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student receives.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其中科研工作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院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学院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当经济形态发生变革时,高等教育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应该是一种人本主义哲学观。高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基于高深知识,而且是基于人的自由、自在、自为的和谐发展。高等教育是要使知识通过“人”来统一,而不是通过“学”来统一。  相似文献   

15.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一大批经济建设的实用型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高职高专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和推动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调整、改革和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和保证。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做到把握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方向,根据高职学生水平的现状,培养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掌握和运用好高职高专教材,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探讨、准确把握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走向,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被称为是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德国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以及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探讨,结合我国国情,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理科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键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分阶段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理科教育的规模变化和改革发展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等理科教育应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基础理科与应用理科的关系、理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全体理科学生与拔尖理科学生的关系,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适应性强的高等理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促进江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转型期,江门高教、职教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架构与学科、专业建设格局,为提升江门核心竞争力、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智力与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高职教育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北京林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商品花卉专业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建设、办学过程等方面都体现了高职教育产学结合、校企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主动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