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的情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呢?  相似文献   

2.
<正>情感教学是引导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使学生学会用心灵触摸大千世界。因此,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切实突出情感教学的重要地位。这既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真、善、美,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感悟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在情感上得以熏陶和丰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下面是我在《我与地坛》情感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本和课堂等美感资源,使学生回归真正感悟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成为美育的沃土,使语文课堂充满美感、情感,使学生在“美”的沐浴下,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孙鸿雁 《辽宁教育》2013,(11):64-64
“新课标”要求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使语文教学过程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等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让语文课堂有和谐之美,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里欣赏、感受、领悟语文美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本中,包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自然之美.民俗之美,人生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以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心灵的塑造和精神的升华。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周辉 《生活教育》2012,(22):59-61
为改变时下语文阅读课形式单一、“文味”不足的现状,必须使语文阅读课上出一点“语文味”,即让学生在整体思维中体会文章之关,在类比思维中感受语言之美,在直觉思维中体验情感之美,在意理阐发中表现思辨之美。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与精神元素。当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从文字中欣赏到自然风光的美.感悟到人间真情的美.体会到伟大人格的美.体验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那么。如何以文本为“源”.引领学生自主感悟与体验.构建三个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王慧群 《课外阅读》2010,(11):193-193
法国艺术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课堂之美是教材之美与教师智慧完美融合的艺术体现,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与作者同哭同笑,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情感冲击中领略作品的思想之美、文字之美、意境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9.
高中小说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师若能在小说阅读中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就能使学生昂扬起生命的激情,在文学殿堂中自由翱翔,充分体会小说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艺术美,实现“三个转化”,即认知过程的转化——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相似文献   

10.
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德育的实施重在渗透,既不能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也不能让德育与语文脱节,成为“两张皮”。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托,要寻找德育的最佳切入点,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  相似文献   

11.
周二梅 《科学教育》2004,10(3):52-54
美是人类精神需求的永恒主题。美育是语文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青年学生在美的体验中会不自觉地进行着心灵的洗涤,在美的感召下达到灵魂的陶冶和净化。语文教师是美育的施教者,其“身教”即示范作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笔者以为,语文教师的“身教美”主要体现在情感之美、引导之美、学识之美、鼓励之美、语言之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冯国维 《现代语文》2009,(7):115-116
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的世界里,有诗歌的意境美,有小说的形象美,有散文的构思美,有议论文的说理美,有说明文的情趣美等,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赵珊珊 《四川教育》2022,(Z2):44-46
语文之美,美在丰富的景语、悠远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徜徉在语文的海洋里,于亘古不变的情感中感悟人生,于静默清静的文字中洗涤心灵,于教学相长的智慧中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地丰富语文内涵;也可以珠联璧合、锦上添花地拓展教学形式;还可以行云流水、赏心悦目地追求语文艺术,与学生一起共享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成为师生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让阅读指向每个学生的心灵,实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 ,更是作者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汇的过程 ,只有这三种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教学才会产生最佳效果。这三者中教师是主导 ,是连接作者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和纽带 ;学生是主体 ,一切的手段和方法只为学生入情入境。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陶冶情操。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呢 ?一、发挥语言魔力以激发学生情感1.“美读”以娱情。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手段就是指导学生“美读”。所谓“美读” ,就是指导学生有情感…  相似文献   

16.
<正>要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语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以此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热情。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有老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感受到语文课程的语文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一、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朗读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激荡心灵情感的潮流。  相似文献   

17.
郑素惠 《中学生电脑》2014,(1):29-30,32
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个性化的美育内容,在语文课堂寻找美的源泉,让教育变成美的神话去感染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体验语文的趣味之美、形象之美、结构之美、生活之美、诵读之美、创造之美,享受语文的美,散发语文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良好情操。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琛 《新疆教育》2012,(12):121-12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为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下要如何营造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氛围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创造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开启学生心扉,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的心灵变得更纯净,更充实。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应试教育需全面转为素质教育,以“情”和“美”的视角切入,把着眼点放在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鼓励学生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地创造与实践。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体现师生共同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美这一教育思想。一、感受音乐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过程离开了师生共同情感的积极参与,教学的审美理念与价值就不存在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先有音乐之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打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用心去触摸音乐、用情去体验音乐,最后…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是突出语文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力图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审美世界,让学生领略语言美,体验情感美,品味意境美,感受形象美,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成为对学生一次美的洗礼。审美活动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美的享受过程,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