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成败的关键。探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问题,结合汇丰银行、德意志和俄罗斯的银行公司治理实践,分析国外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正反经验及其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启示,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特殊性,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后,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企业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内部会计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有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建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必将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在比较英美和日德两种公司治理模式之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我国公司治理的对策,并在强调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中机构投资者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由于“内部人控制”、“股权结构”、“资本市场”等原因的影响,形成了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不能健康地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企业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内部会计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有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建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必将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年来国际上不同公司法人治理模式的趋势比较,结合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现状之不足,进一步分析阐述了其有效治理的措施:构造股权多元化结构,科学确定对经营者的报酬激励机制,强化共同管理机制以及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的监管与审计逆向选择的治理等来有效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顺应国际立法潮流之时,承认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势在必行。而一人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应完善,更是一人公司良性发展的保证所在。一人公司特殊的治理结构和存在的特殊问题,决定了一人公司的治理结构具有不同于普通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我国一人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重点.因不同类型的一人公司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公司治理结构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最后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公司治理结构同公司会计控制体系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针对我国目前公司治理出现的种种问题,必须加快公司治理与会计控制的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会计模式以及具体反映会计模式的会计制度的选择。本文从分析公司治理及会计模式出发,详细阐述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了两类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会计模式的选择,并引申至对我国公司治理中会计模式选择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公司治理和会计政策选择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公司的治理模式下会计政策选择所表现的一些特点,进而分析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并提出从公司治理入手,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相似文献   

12.
类别股是公司经营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创新。类别股的类型主要是根据其蕴含的财产性权利和表决权的不同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不同类别的种类股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类别股的具体设置,应由公司根据自己的融资需求以及公司治理的利益衡量而定。类别股在股东权利配置上,有利于实现股东会的决策均衡,并在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和公司治理安排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有利于公司控制权结构的稳定。我国公司法应当对类别股加以明确规定,以便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多方面的缺陷,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因此如何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当代公司治理的一些有效经验,来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则是我国当前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是日益引起世界各国企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文章运用资本结构理论和内部人控制理论,结合我国实际,从中小股东联盟、债权人、控股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四大监督主体出发,探讨其作为公司治理监督主体的有效性,通过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非国家股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目前是公司治理最有效的监督主体。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经过近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已建立起自已的公司治理结构,但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运作效率不高。因此分析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的放矢,才能构建起高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公司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随着企业改革和公司发展的实践,我们需要建立高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在各个国家因经济、历史、社会情形不同而建构不同,但各个国家在设制时都强调相关方利益平衡,互相牵制。我国公司应以公司治理结构的经济出发点———产权为基点,审视公司中各利益方,以利益牵制为基本手段,最终实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是在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之后日益呈现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经济问题。本在阐述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着重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探讨了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内部人控制"现象伴随着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建立而滋生,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所有者缺位"以及缺乏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保险公司在股份制改造,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由于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失灵导致"内部人控制"。西方国家股份制公司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表明,将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保险公司,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司治理模式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单轨制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自2001年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不同,存在适应性问题。文章就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理顺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关系,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遴选程序,健全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才能解决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内部主要是通过公司组织机构分权制衡的职权设计及股东、董事、监事的权力义务规定来实现的,在我国主要受《公司法》的规范。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制度缺陷。因此完善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于推动我国公司制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