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果说“天才出于勤奋”的话,那么兴趣应是勤奋的动力.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一个学生对某学科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人积极地认识、欣赏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地,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但是只有好奇心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得到满足.并常在满足后很快消失。而兴趣有较明确的目标.得到满足后.不仅不会消失.反而更加浓厚。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像餐桌前没有胃口一样。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努力求知.勤奋钻研而乐此不疲.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去。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知识,更是一门科学性知识。学生对这门科学性知识一旦产生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处于高度的自觉能动性,就会勤奋地学习数学。认真地、自觉地去完成数学作业,相反,缺乏兴趣对数学的学习就会提不起劲头。甚至厌倦数学,感到它是一种沉  相似文献   

4.
对数学保持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平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废,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学生去认识事物,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山区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艺术性的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爱学习,是值得我们不断去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艺术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的一种反映形式,是学习活动成功的重要心理前提。如一个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往往会倾向于数学方面的活动.更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在学习数学时更加勤奋.更加刻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诡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推动一个人去认识事物、探求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教师就理所应当地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发生者与引导者.故而,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多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但一旦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却会“其乐无穷”,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养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推动、激励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的动力.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会千方百计地设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有时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邓爱君 《考试周刊》2014,(48):73-7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实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予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强人的勇气和信心。"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充分调动,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真正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席晓燕 《考试周刊》2010,(39):91-91
古今中外凡在学业中有成就的人,对学习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数学保持浓厚兴趣的人,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平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学生如果对学习不能保持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低,成绩下降。据有关调查分析,造成一些小学生数学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后,就更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兴趣得到保持乃至高涨,从而形成一种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强调学习中的兴趣。教育心理学上说:“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强调或过多地要求学生依赖有意注意来学习,学生就容易疲劳;如果单纯依赖无意注意来进行,就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努力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本身有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内因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可见兴趣的重要地位。什么是兴趣呢?所谓兴趣,指喜好的情绪。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指学生喜好数学,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不感觉是…  相似文献   

15.
俗语说“学习贵在兴趣,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一个人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产生极大的求知热情。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学科。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数学概念、定律、性质、法则等数学知识时,总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有时甚至会产生讨厌学习数学的情绪。因此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课题的提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个科目的学习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我选择这一课题的目的是,了解高一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现状,以及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发生了浓厚兴趣 ,他一定会不畏艰难 ,锲而不舍地去追求 ,去达到目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若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科感兴趣 ,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笔者认为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巧设悬念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 ,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和奇异的刺激物。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巧设悬念 ,培养和激…  相似文献   

18.
从古到今,凡在学业中有成就的人,对学习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数学保持浓厚兴趣的人,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平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因此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率较低,成绩下降。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愉快地去探讨.去研究,使认识过程和活动过程不再是一种负担。所以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懂得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因而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