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一篇名为《尘屑》的科幻小说,描述了两个宇航员降落到月球上,对月球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月球上的微光薄雾不是月球的大气层,而是一些漂浮在月球地表的尘埃。  相似文献   

2.
1969年至1972年,美国先后有6艘载人飞船将12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他们对月球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带回382.7千克重的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有意思的是,每艘飞船上第一个踏上月面的宇航员都发表了简短精彩的演说,表达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雄心和勇气。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人类终于实现了登月的壮举。飞船的指令长内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出登月舱,向全宇宙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对一个人来说它只是一小步,而对于全人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利用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时放置在月球上的镜子进行了一次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自1969年以来的30多年中,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增加了1米多。月球正在“逃离”地球……  相似文献   

4.
科学事件     
10年内美国要登陆月球背面美国航空与航天局近日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在未来10年内,美国航空与航天局将建造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帮助人类登上月球背面。负责运送母船和登月车的这枚巨型火箭将与另一枚运送宇航员的小型火箭在地球轨道对接。对接成功之后,宇航员将乘坐母船直奔月球背面,而巨型火箭将留在地球轨道上环绕地球飞行。这一计划是美国“重返月球项目一部分,其规模要比“阿波罗计划大得多,整个计划将耗资约560亿美元,最早在2015年实现。该计划主管约翰?康诺利说:“宇航员登月后收集到的岩石标本和进行的实验将有助于人…  相似文献   

5.
第一人     
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脚印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话,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宇航员第一明星。其实,与阿姆斯特朗一道登月的,还有宇航员奥尔德林。在庆祝登月成功的记者会上,—位记者问奥尔德林:“阿姆  相似文献   

6.
科苑集粹     
《科学课》1997,(5)
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飞出地球的人。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 1971年4月,原苏联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发射上  相似文献   

7.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共150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地面基地集训的宇航员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连续的月面观察后,发现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总是同一个面朝向地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且连续两次东升所需的时间,约相当于地球上连续两次看到太阳东升所需时间的27.32倍。宇航员发现月球由西向东绕地球公转一周需27.32日,且月球公转过程中与地球间的距离是要变化的。宇航员还发现月球上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照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夜晚则降到-183℃。据此回答1—3题。1.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总是一个面朝向地球,其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中,我们看到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和在地球上行走有很大的不同,宇航员在月球上是跳着行走的,为什么会如此行走,下面我们对这一问题作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话说2010年中国的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宇航员在月球上漫步。走着走着,宇航员忽觉眼前一亮,一座宫殿出现在面前,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广寒宫。宇航员心想,这不是嫦娥的居所吗?她飞离人间有几千年了,说来我们还是老乡呢!宇航员朝宫殿走去。宫门旁有一棵参天大树,树下有一健壮男子  相似文献   

10.
卫星撞月球     
美国又要对月亮“动手”了,这一次可不是让卫星绕着月球飞一飞那么简单,而是要狠狠地撞它一下。美国宇航局宣布,2009年将发射探测器对月球南极进行撞击。美国制定“重返月球”计划,让宇航员在2020年前再次飞上月球,建立一个人们梦想中的月球基地。“卫星撞月球”是想了解月球上  相似文献   

11.
长城是从月亮上能够看到的惟一人造景观人们普遍这样认为,但它并不是事实。作为“阿波罗12号”上的宇航员之一,艾伦·比恩在1969年11月19日踏上了月球表面,他说:“从月球上看到的  相似文献   

12.
探索月球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月球之谜》月球是神秘的,是引人入胜的,是令人向往的……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科学家们用宇宙飞船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去探索月球上的秘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两个宇航员。他们在1969年7月20日乘阿波罗11号登月载人宇宙飞船在月球上着陆,进行了探险。他俩看到了人们在地球上无法看到的景象,证实了许多科学家们的猜想。他俩还在月球上做了一些实验,并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等带到了地球。回到地球上,他俩回忆:登上月球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中,我们看到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和在地球上行走有很大的不同,宇航员在月球上是跳着行走的,为什么会如此行走,下面我们对这一问题作定量分析。宇航员这样行走,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引力减小的缘故。当人在月球上和地球上步行时,脚总要用力向后蹬地,同时地面对人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人向前运动,近似地,人体的重心运动可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的合运动。  相似文献   

14.
正在欧洲中世纪的民间传说中,一只狐狸说服一只狼相信月亮是由新鲜的奶酪制成的,这当然不是真的。大约40年前,当宇航员登上了月球,看到月球表面荒凉得可怕,别说奶酪,连一滴水也看不到。科学家们在研究了宇航员带回来的月壤样本后认为:月球上没有水。他们说,那些月壤"像骨头一样干燥"。  相似文献   

15.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名言就是他说的。“月球上的下一个脚印很可能是中国人的!”美国一位宇航员在“神六”成功发射以后说了这句话。那么,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也能到月亮上去,到广寒宫中和嫦娥姐姐相会呢?其实我们国家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准备登月了。我国月球探测要分三步走,即“绕”、“落”、“回”,奥运会前有望走出探月第一…  相似文献   

16.
《学子》2004,(7)
据《新京报》报道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基地,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要建立基地就面临一个吃饭问题。据一些科学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在月球上种蔬菜的梦想将变成现实。科学家指出,要解决未来在月球和火星基地工作的宇航员吃到新鲜蔬菜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造太空温室。不久的将来,太空温室可以为宇航员提供满足他们日常需要的蔬菜。科学家们正在地球一些实验室以及加拿大迪温岛和北极圈等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进行温室实验。科学家表示:“如果将来再执行一个为期一年的太空探索任务,宇航员可能会有足够的食品和水。科学家表示,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寻…  相似文献   

17.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把第一批宇航员送上了月球,使月球成为人类亲临考察的第一个天体。1969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4时7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中走出来,在月面上迈出了具有历史  相似文献   

18.
每当一轮明月升起,人们遥望那银镜般的月盘,似乎还隐约可见那里的“桂树”和“玉兔”。皎洁明亮的月宫里究竟是怎样一幅景色呢?这不能不引起孩子们无限的遐想。近百年来,人们先是通过望远镜、雷达、激光等先进的科学手段,对月球进行观察、测量和摄影。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把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他们在月球上行走、摄影,安放一些仪器,并采集了矿石标本,安全返回地球。其后,“阿波罗”宇宙飞船又陆续运送了几批宇航员登上月球。苏联无人宇宙飞船也从月球表面带回岩石、土壤标本。通过这一些努力,逐步揭开了月亮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9.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8小题 ,每小题中仅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你将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选出来。)1、一名学生在测量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时 ,测量记录是 0 .175 ,这位同学由于粗心 ,忘了写单位 ,请你根据他的测量结果中的数值 ,在下列四个单位中 ,选出合适的单位 :A、米 ;  B、分米 ;  C、厘米 ;  D、毫米。2、在月球上 ,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交谈是因为 :A、在月球上 ,人的听觉受到影响 ;B、在月球上 ,人的语言器官受到影响 ;C、在月球上 ,宇航员直接交谈会影响呼吸 ;D、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空气介质 ,不能直接交谈。3、在…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2013,(1):14-15
月球漫步险象环生 美国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一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阿波罗登月工程。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的电视网转播了他和队友登上月球的画面。一张记录他们迈出登月舱、登上月球一瞬间的照片至今仍令人激动不已。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所说的“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也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