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渊之易学     
蔡渊易学对其家学和朱熹之学既有传承又有变革,性理之学是其易学之一重要特色并且象数和义理兼重。在宋代易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熹对其易学思想的诠释方法是多样的,其中诗歌就是一重要手段,因而,从诗歌的角度来探讨朱子易学是可行的。朱熹诗歌中包含着其大量的易学思想,而其易学思想对其诗歌又有重大影响。以诗彰显易理,以易理影响诗体,是朱子易学诠释和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程颐在对传统易学扬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又理解易的易学思想,并确立了宋易之义理学派,大大促进了宋代易学和中国易学的发展。程颐易学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顾炎武的易学思想在其整体思想结构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对其易学思想的梳理和把握,能够更好的理解其思想的特征、指向及其价值。顾氏易学具有返本开新的特点和较为清晰的脉络。通过考证易学文本,澄清易学发展中的重要概念,并对于易学义理的阐发进行分析,最终落实于行己有耻之为人与好古多闻之为学的实践体认之中。顾炎武的易学思想坚守儒学传统的发展,紧密结合学术与现实,从考证易学文本,至阐释易学义理,主张回归易学最初的文本和思想大义,都是以回归现实关怀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从元气本原论、天人关系论、阴阳矛盾论等方面分析 ,《太平经》体现了易学哲学的宇宙生成模式、宇宙结构模式和宇宙通变模式 ,对易学在汉代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探讨《太平经》的易学思想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其在中国古代易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大钧,1943年生,山东邹平人。国际著名易学家,现为中国周易学会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学刊创办人、主编,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易学研究,尤其精于象数易学研究,对易学中许多重大疑难问题提出了重要见解,并形成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的易学研究路数,对于恢复传统易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26-28
作为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对唐朝文学发展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白居易易学思想渊源追溯,分析白居易易学思想,并对其诗文和《周易》六十四卦辞句关联梳理,发现易学不仅影响了白居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影响了白居易前期诗歌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讲,《周易》及易学的启示和影响始终是贯穿秦汉思想的发展历程的。许多思维模式、思想方法的推出和运用,许多重要概念、论点的提出和展开,许多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解说、诠释《周易》,研究运用易学来完成的。可以说,一部秦汉思想史就是易学思想的衍扩和伸展,就是以易学思想为主潮、主旋律的思想发展史。而秦汉思想对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也主要表现在易学思想方面。  相似文献   

9.
论郑玄易学     
郑玄是汉代易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一方面,他推出爻辰说、五行说及九宫数说、爻体说等,使汉代象数易学发展到了又一高峰。尤其是独具特色的爻辰说,更成为他“多参天象”而与其后”全释人事”的王弼易学不同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他继承古文费氏易学的传统,倾收于对经文进行义理性的诠释,倾心于揭示和把握由各种卦铩 象体现出来的天地变化之道,从而使象数易学烦琐,虚妄的端暴露无遗,并将其引入绝境。郑玄在易学由象数易学向玄学派易学转型过程中起着 激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今天易学界同仁来说,马振彪或许是个陌生的名字。然而他倾尽毕生心血写就的《周易学说》,为丰富中国易学宝库、推动中国易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笔以为,在《周易学说》出版之际,有必要对马振彪其人、其易学渊源及其易学思想做一番探考,庶几有助对我国上世纪中叶易学发展的原生态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李渭不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也是明代著名的易学家。由于李渭著作《易问》失传,因而学界难以对李渭的易学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从易学专业角度,从李渭的理学思想和诗文、碑记、庙记、府学记、迁学记等相关文献,尝试对李渭的理学与易学思想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李渭的"理学"并非完全继承王阳明的"心学",而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心学",准确地讲应该是"行学";李渭之理学实际上是理学与易学相融合的"理易学",李渭不仅是一位大理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大易学家;李渭的易学思想与易经"乾、坤、履、无妄、节"5卦密切相关,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行践履、不生妄念、节制廉洁等。挖掘、传承、弘扬李渭的理学与易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当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医易学是易学的重要分支,其至明代达到了极盛的阶段。称之为极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医易同源说的确立,显示了明代医家在易学与医学两个领域不仅都具有深湛的研究,并能够将两者在深层次上加以结合。与金元易学相比较,明医在不少命题上都加以深化与拓展。另外,宋代易学象数派与易理派都给予明医以深刻的影响,这也是明代医易学达到极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卦气说”是我国两汉象数易学的重要内容,此说由孟喜首创,旨在占验,重视天道与阴阳消息,并将“易”与四时、月候、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相配合,从而开启了两汉《周易》象数易学体系的建构,对后世易学及政治、社会和自然科学产生过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陆贾《新语》是汉初易学发展的重要开端。陆贾继承和发展《周易》的“天地人一体”观,并以“仁”、“义”为最高范畴来阐述其政治学说,显示了其以“仁”、“义”说易的特点,客观上发展了易学。他在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的过程中,显示了其说易重义理的特点,首开汉初学者重义理以说易的风气。陆贾《新语》虽然不是易学专著,但对易学问题有不少论述,客观上促进了汉代易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易学对武术的影响,其影响不仅仅在其细枝末节上的渗透,更重要的表现是易学从根本上决定了武术的思维模式。文章将从"法天象地,天人合一"、"易分阴阳,顺天而行"、"顺天成人,对立统一"三个方面粗略地勾勒出易学对武术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汲古阁本《九正易因》,不仅对研究李贽易学思想有着独特价值,而且书中保存的山西学者张慎言、王崇铭的易说,是研究其易学思想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易学预测决策论与现代职业生涯管理的关系,详细探讨了易学预测决策论对现代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及在现代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四库提要》从著者真伪、文本真伪、文本流传、文本价值、篇章次第等方面,对历代易学著作予以详备考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易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圭臬,深刻影响着其他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其构建的易学时空观、"天人合一"理念、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系统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代科学的萌发进程。面对李约瑟难题,即近代科学技术没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易学提供了另一个异样的解读视角。对易学思想的适当扬弃、辩证把握,能够为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近十年来,笔者开始进入文艺学(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领域,也连续多年给本科生讲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因此在易学与美学的关系上有所思考和体会。令人困惑的是,如何把易学和美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解决这原本属于不同的学科在比较和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设想,如果我们既能用美学的思维来阐释易学,又能用易学的思想来阐释美学,或许能对两个学科都有启发和指导作用。当然,要正确理解易学与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重要的不是论述彼此历史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