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回应社会诉求是提高工程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社会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是通过利益相关者代言的。本研究对20位中外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解释了利益相关者对课程的评价与期望,揭示了社会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从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三个层面讨论研究结果,并针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改革,提出更新课程理念、重建课程目标和优化课程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美国、英国、欧盟和亚洲等国家或地区的工程专业组织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期望与影响为切入点,围绕工程师的培养类型定位、毕业生的能力资质、课程的预期学习结果和课程设置等问题开展文献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工程专业组的角度考察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在于:工程教育课程需要回归工程实践、课程需面向整体型工程实践、毕业生的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并重。反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问题与弊端,提出5条课程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对课程改革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和总结。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每个主要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特点,理论研究热点进行了阐述,对改革开放以来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观、课程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发展与变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指出了在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尚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工程教育考试改革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工程教育的“实学”特征出发,论述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应找回工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必须改革当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考试的形式、内容、方法,并对高等工程教育考试如何改革、如何实施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应然取向,认为课程设置应加强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实施应加强实践环节,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程的学科性决定了工程实践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石。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就是回归工程实践。国外国内"回归工程实践"的背景、目的不尽相同,但本质上是强调工程教育应回归教学、回归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我国,省属工科院校是这类改革的重点。应对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过程与管理方面的问题,省属工科院校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着力破除工程教学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符合教育规律的高等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课程设计的视角审视课程现状及问题,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案例研究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要素中,问题的根源在于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我国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应在“整体工程观”的指导下,回归工程本质,平衡工程教育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内容,构建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归纳式的学习经验,以应对全球化知识经济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1861~2010年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政策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从初创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过几次课程政策的变革。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政策在不断调试,先后出现重工程技术教育、重基础科学研究、重通识教育及回归工程的特征。这些课程政策的嬗变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和面貌,从中可以看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可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6所研究型大学大四工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角度揭示社会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536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促进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的总体满意度不高;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关联性总体不强;学生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在于,课程应加强创新与综合等工程思维的培养,弥补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这一薄弱环节,设计归纳式的工程学习经验,配置真实的工程学习场所。该调查结果可为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等工程教育的知识范畴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艺术和人文学科,以及对这些知识领域极为重要的范例和认知方法,这些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应坚持知识整体化教学理念,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以及本专业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间的知识整体化,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维共通能力,进而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工程实践教学课程的创立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对工科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质要求的提高,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热点,同时也是高等工科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于1998年启动了以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工程创新训练"实践课程的试点工作,并于2000年将"工程创新训练"实践课程正式列入了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2.
教材建设是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相关,工程教育课程教材体现出强烈的实践性,要求整合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及具体教学活动各要素。教材的选用要更具科学性、有利于搭建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系、完成教学活动由课堂到社会的延伸,并最终促成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高等工程训练所存在的普遍问题,顺应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依托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实际,提出了"开发符合现代工程实际的工程训练课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的论点,并就如何进行工程训练合作项目课程的开发建设做了详细的规划说明,为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力学课程中渗透工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实施工程教育的主体性和全面性。一方面将高等工程院校的技术基础课程——力学课程与工程学科之间建立联系,选择工程学科中需要的实例,从而对学生进行工程教育,培养技术科学型人才;另一方面,构建以力学课程平台和实验教学平台相依托的教育体系,体现了一种全程工程教育的模式和研究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是全面实现培养目标的工具。课程,就其内涵而言,是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进程的总和。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则是指为实现高等工程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一、关于课程改革的意义课程改革的提出,是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是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人才综合素质的形成,有赖于高等教育中教学内容和…  相似文献   

16.
高等工程教育需要"回归工程",研究生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当代机械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以我校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对两门研究生课程<机床与机器人数控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进行优势整合,形成了适应新形势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确立"工程"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尝试;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逐步过渡到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索合理的课程目标考核体系,引入评审制度考察实验报告或大作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香港的高等教育体系背景及简介,高等工程教育的分类,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高等工程学校的资格认证及管理要求,着重分析了香港高等工程教育的分类明确与国际化教学的特点,可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实施与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卓越计划"为背景,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考核五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与探索,以期为高等工程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整体工程观是指导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的哲学新理念,其整体性涵盖了工程背景、工程要素、工程产品生命周期、工程活动各个阶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过度科学化、工程性不强、课程脱离工程实践等问题,其改革应以整体工程观为指导,回归当代工程实践,着力构建"工程范式"的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技术与非技术的平衡,彰显"和合"的工程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程本科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工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是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三对基本矛盾。在我国部分院校、部分工程专业 ,专业基础不足、工程实践不足、人文教育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高等工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要努力实现“专”与“博”、“学”与“用”、“做事”与“做人”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