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居民对环境治理的边际支付意愿是社会环境偏好最为直接的度量参数,也是环境制度改革和细则政策出台的基础依据。本文使用1994—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选择居民环境偏好的指标度量,对影响中国城镇居民环境偏好指标的主要因素分析发现,居民收入水平、环境污染程度、地区城镇化水平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等因素与城镇居民对环境的偏好程度存在相关关系,可作为居民优质环境支付意愿的度量基础。根据测算,若年均减少1 t工业废气排放,中国居民边际环境改进的支付意愿为0.21元。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处在较低的环境支付意愿水平上。本文创新性地引入环境偏好概念,使用中国各省居民对环境的信访数据作为衡量消费者对环境偏好程度的代理变量,通过测算城镇居民对环境治理的边际支付意愿,为政府进行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决策提供了可量化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网上交易主客观风险程度的心理与行为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以及模型设计对此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网上交易者存在认知和行为偏差,这导致主客观风险程度不一致性,其中交易信心、网站信任度、对卖家认知水平、对支付手段和网站服务质量以及政府监管的认知水平等因素对网上交易客观风险程度有显著影响,并借此提出了网上交易行为风险因素模型和防范机制,是对现代电子商务理论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刘晓  徐建华 《资源科学》2020,42(12):2328-2340
电力来源清洁化对于中国的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了解公众对电力来源清洁化的偏好及支付意愿可为政府制定能源改革政策提供支撑。本文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法研究了公众对电力来源清洁化的偏好和支付意愿,分析了电力来源结构、环境影响(CO2、SO2排放量)、电价等属性对偏好的影响以及不同特征个体间偏好的差异。基于在中国10个主要城市收集到的1008份有效问卷,本文运用Mixed Logit模型和Latent Class模型分析了数据。结果发现:①公众对电力来源的偏好存在地域差异;②电力来源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电价的增加均与公众对电力清洁化偏好程度呈负相关;③不同特征的个体对电力来源的偏好也不同,年龄越大、收入越高、居住地越靠近城市和越重视环保的受访者,越偏好清洁的电力来源;④公众愿意为SO2或CO2排放量降低30%的清洁电力多支付31%的电价,公众的环保态度对该支付意愿的影响(差异为26%左右)大于社会经济特征(如年龄)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差异为15%左右)。基于此,本文建议在各地采用精细化的政策促进电力来源清洁化,以及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年轻群体和乡村群体,从而提高公众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接受度和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4.
孙瑾  苗盼  毛晗舒 《软科学》2020,34(2):124-128,136
通过3个实验研究孤独感对消费者决策模式以及相应诉求产品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孤独感对个体的理性诉求产品偏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孤独的个体更加偏好理性诉求产品而非情感诉求产品;孤独感和决策模式的匹配影响个体的最高支付意愿,孤独感较高的个体采用理性决策模式时相比采用情感决策模式具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自我肯定调节孤独感对产品偏好的影响;感知控制缺失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消费者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对正面WOM和负面WOM信任度的差异,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中WOM的信任度.通过对广州、武汉、北京、长沙、重庆和桂林的107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均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中负面WOM的信任度显著高于正面WOM的信任度;消费者的感知技术信任度、感知市场导向和感知网站从事电子商务的能力与消费者对正面WOM的信任度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综合归纳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中发现,影响消费者地理标志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因素大致有四个方面:消费者的个人基本特征、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知程度、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信任程度、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支付意愿。相比国外学者而言,我国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不足,本文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结构化访谈调研和选择试验获取的山东省济南等城市752个消费者样本数据,以番茄为例,运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不同有机认证标签的支付意愿,进而考察了具有不同购买频率的消费者群体偏好的异质性。结果发现,消费者对不同有机认证标签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别,对欧盟有机标签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巴西有机标签,之后是日本有机标签和中国有机标签。购买频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中国有机标签而言尤其如此,但习惯性购买者对中日有机标签之间的偏好序与其他类型消费者相比发生逆转。认证国际合作与消费者购买经验增强,有助于提升消费者支付意愿。消费者对不同有机认证标签支付意愿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不仅应成为食品供应商认证服务选择与目标市场定位策略的重要依据,对我国认证制度改革与有机食品市场发展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相似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浏  肖纯  梁金定 《软科学》2011,25(5):47-52,68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品牌延伸中的相似度因素对消费者不同品牌偏好度在延伸评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在高度偏好品牌还是在中度偏好品牌延伸情境下,当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产品满足一般程度的目的一致时,消费者比较难以对相似度做出迅速判断;消费者对高度偏好品牌延伸产品的评价随着母子品牌产品之间相似度程度的增强而强化,反之亦然;消费者对中度偏好品牌延伸产品的评价与母子品牌产品之间相似度程度先强后弱,呈倒U型关系。最后对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及研究方向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网上调查问卷,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在网上购买茶叶时,个体特征、网购经历、对茶叶网店认知、环境因素以及消费者对网上茶叶产品营销认可度等方面对网络购买茶叶意愿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性别、职业、网购史、茶叶网店知名度及信用等级度、家庭居住地距离茶叶市场偏远、交通拥挤、亲朋好友推荐茶叶网店、网络支付环境安全、茶叶网店信息全面和茶叶网店对茶叶产品的宣传对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程度、月收入则对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年龄对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绿色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研究:以威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消费者行为特征与规律出发,采用多元决策模型对消费者偏好设置参数,以山东威海"新能源汽车潜在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认知和购买意愿的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处理调查结果,发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不高,购买意愿不强;价格、续航里程、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成熟度是制约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结论为企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品牌原产地困惑和购买经历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当前市场上品牌名称的繁杂,很多消费者都无法准确区分某些品牌的具体来源地.根据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地存有的困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和购买经历对于中国消费者品牌形象感知和品牌偏好的影响作用,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如下:第一,当境外品牌被误认为是中国本土品牌时,消费者会对该品牌形成较差的品牌形象感知;而当中国本土品牌被误认为是境外品牌时,则发现消费者在品牌形象的感知上与本土认知时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第二,购买经历对本土和境外品牌形象感知及品牌偏好均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叶燕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160-162
本研究以有机茶和普通茶的对比消费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购买行为和支付意愿,发现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有较强的意识,但缺乏基本概念;消费者对有机茶的认同度不高,支持意愿不强烈。研究还发现,性别因素和学历因素在有机茶的购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下,供应链中制造商对于信息收集与质量披露策略选择的问题,建立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对信息收集和质量披露策略不同选择下供应链决策结果的比较,分析制造商在不同策略选择下的收益差异,得出质量披露成本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程度与制造商策略选择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于研究结论进行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14.
正报告跟踪消费者支付习惯及风险偏好的变化情况,在新年伊始为您呈现最新移动支付安全趋势,也为百姓安心支付、放心消费更添一份指引与保障。从今年的分析报告中不难找到一些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考虑节能指数、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共性技术供给、政府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建立了政府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燃油汽车企业之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补贴下限与准入标准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收益和政府收益作用方向相反,对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均衡价格和销量均无明显影响,政府补贴下限、准入标准及两者共同调整的结果使得汽车市场达到由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存的均衡状态;随着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的增加,汽车市场呈现燃油汽车"消"而新能源汽车"长"的均衡状态,随着共性技术空缺度增加,出现燃油汽车"长"而新能源汽车"消"的均衡状态,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及共性技术研发和建设是补贴退坡背景下更具根本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下,供应链中制造商对于信息收集与质量披露策略选择的问题,文章建立了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对信息收集和质量披露策略不同选择下供应链决策结果的比较,分析制造商在不同策略选择下的收益差异,得出了质量披露的成本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程度和制造商策略选择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于以上的结论进行了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消费者偏好和分群现象,阐述了网络营销的运作流程和现有的网络营销模式。根据网络营销特点构建基于消费者偏好分群的网络营销模型,并且通过构建群体偏好聚合模型来解释如何对群体偏好进行数据挖掘。  相似文献   

18.
影响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林海  蒋力  浦徐进 《预测》2012,31(5):47-51
本文运用模糊集理论与决策实验室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生产企业投资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意愿的主要因素的影响特征、影响程度。结论显示,食品安全质量认证体系的实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程度、消费需求是影响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贾亚娟  张新奇 《资源科学》2022,44(10):2060-2073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提高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率是实现绿色物流与资源可持续化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1151份消费者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分析环境认知(环境关心、环境态度、环境责任)、感知利益对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运用层次回归将政策宣传、便利程度对环境认知、感知利益与消费者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关系的调节效应纳入分析,进而通过ISM模型探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结果表明:①环境关心、环境态度、环境责任、感知利益均对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存在显著负向影响;②政策宣传、便利程度不仅对消费者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还在环境认知、感知利益对消费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了负向调节效应;③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网购次数对消费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④逻辑层次关系显示,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的表层直接原因是环境认知和感知利益,政策宣传、便利程度是中层间接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网购次数是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深层根本因素,而且深层和中层因素均要通过表层直接因素才能对消费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影响。因此,提升消费者环境认知能力、完善消费者参与回收的激励政策和回收设施以及加强政策宣传,对于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分类回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采用逻辑回归和过采样方法对实证数据进行完善和挖掘,探讨影响用户第三方支付偏好的因素,选择了两组样本,一组为支付宝支付,另一组为微信支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最终影响支付方式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