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不同浓度(100—400mg/L)的Fe^2 和Fe^2 Zn^2 溶液处理蒜鳞茎发现:随着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Fe^2 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核异常细胞比率提高,就蒜而言,Fe^2 的毒害作用大于Zn^2 ;Fe^2 Zn^2 共同作用时,细胞分裂比率高于单Fe^2 而低于单Zn^2 ,核异常细胞比率比单Fe^2 单Zn^2 都下降,说明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抑制,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液膜扩散法鉴定溶液中存在的Fe3+和Fe2+.鉴于不同浓度的Fe3+、Fe2+与不同的鉴定试剂反应呈现不同的现象,通过不同反应体系的"比邻式"或"同心圆"的自然扩散实验,得出一定实验条件下Fe3+、Fe2+与不同鉴定试剂反应的最佳浓度比,可以鲜明、准确地对Fe3+、Fe2+进行鉴定,由此为中学化学实验中其他常见阳离子的鉴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Fe3+强化TiO2光催化降解磺胺嘧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Fe3+参与TiO2的反应机理及微污染物的矿化效果,研究了Fe3+辅助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磺胺嘧啶(SD).通过TiO2悬浮液中预添加FeCl3和既定的时间取样并测定SD浓度的方式,分析了Fe3+参与TiO2催化降解反应后的效能、SD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和SD的矿化效果,探讨了溶液中Fe3+与TiO2之间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溶液中,用HNO3氧化Fe2+为Fe3+通过KSCN鉴别Fe2+的存在,在不少化学教师中存在争议.采用微型实验,以影响该实验的HNO3自身所含铁量、HNO3溶液的浓度及用量、KSCN溶液及Fe2+浓度等为可变因素,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旨在找到用HNO3作氧化剂鉴别Fe2+存在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若滴入HNO3溶液的浓度适合且是少量的,则HNO3可先跟还原性较强的Fe2+反应,将Fe2+氧化为Fe3+,即可通过KSCN鉴别Fe2+的存在;若HNO3溶液浓度用量过大,就会继续氧化SCN-而使鉴别实验失效.  相似文献   

5.
以中棉41、冀丰554、晋棉47三个品种棉花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Zn2、Pb2+不同浓度(0mg/L、40mg/L、100mg/L、160mg/L、260mg/L)胁迫对棉花幼苗POD活性、MDA含量、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随胁迫浓度升高POD活性先升后降,MDA与Pro含量显著上升;低浓度(40 mg/L以下)胁迫对棉花幼苗没有影响,高浓度(40 mg/L以上)胁迫对棉花幼苗产生很大影响,160 mg/L左右达到POD所能调控的阀值范围;低浓度胁迫时,抗胁迫能力可能以抗渗透胁迫为主;对Zn2+胁迫耐性中棉41最强,晋棉47次之,冀丰554最低.对pb2胁迫耐性冀丰554最强,晋棉47次之,中棉41最低;Zn2+胁迫的棉花幼苗POD活性大于pb2胁迫;POD活性与不同逆境和不同浓度的相互作用关系较大,Pro含量与不同品种和不同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6.
以蒜鳞茎为试验材料,用HG2 、Cd2 单独处理,Hg2 /Cd2 复合处理,研究了在不同处理水平下,Hg2 、Cd2 对蒜鳞茎生长中的根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综合实验结果表明,Hg2 对蒜瓣生长的影响较Cd2 大,但Cd2 的作用较Hg2 快;Hg2 /Cd2 复合处理较Hg2 、Cd2 单独处理对蒜瓣生长的影响稍大,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浓度(100-500mg/l)的硝酸锌溶液处理蒜小鳞茎,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毒害加重,外观表现为根尖生长受阻,内部表现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分裂细胞异常率增高。分裂细胞异常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粘连,染色体解体,微核及核解体等,但锌对蒜的毒害作用明显低于镉和铅。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浓度(100—500m g/1)的硝酸锌溶液处理蒜小鳞茎,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毒害加重,外观表现为根尖生长受阻,内部表现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分裂细胞异常率增高。分裂细胞异常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粘连,染色体解体,微核及核解体等,但锌对蒜的毒害作用明显低于镉和铅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赭石的水煎液和醋煎液中Fe2+、Fe3+含量分别测定的方法。方法:在pH值为3~5之间,波长为396 nm,以邻二氮菲作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铁含量;在波长为510 nm处测定Fe2+的含量;再由2个浓度之差求得Fe3+的含量。结果:赭石的醋煎液和水煎液中铁含量有明显不同。结论:该方法精度好,回收率大于90%,操作简便,可用于Fe2+、Fe3+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贵刊自1998年起,接连三年相继刊发了三篇文章,对Zn与Fe2+(FeCl2、FeSO4)溶液之间的反应都持否定态度,特别是不承认Zn与Fe2+溶液之间会发生置换反应有单质铁生成.笔者特地对这个问题做了实验论证,我的结论是:Zn能够顺利地跟Fe2+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Fe.  相似文献   

11.
采用L16(44)正交法将Cd2+、Zn2+、Cu2+和Pb2+以不同浓度复合添加于培养基中,以研究其对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细胞菌生长与净化PO43- -P和NH4+ -N能力的影响.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四种重金属离子对该菌的延缓期、菌体增殖时间、最大O.D值(λ=680nm)、PO43- -P和NH4+ -N去除量均未达显著水平,其中Cu2+,Cd2+对延缓期影响与显著水平接近.从其F值及添加于培养基中的浓度看,其毒性大小为Cu2+>Cd2+>Zn2+、Pb2+,Zn2+和Pb2+毒性较接近.实验还发现,4种重金属离子复合污染时存在拮抗现象,使Cd2+,Cu2+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Hg2+对苦草O2-、MDA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Hg2+浓度的增加,对苦草的毒性效应呈现加重趋势,具体表现为O2-和MDA含量先升后降,MDA峰值较O2-滞后,SOD、POD活性先升后降,体现植物具有一定的抗性机制;CAT活性持续下降,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从课堂教学中Fe2+与Fe3+相互转化的实验所遇到的意外出发展开实验探究.探究中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能力的培养,巧妙借助新型实验手段——数字化实验突破实验教学的难点,发现Fe2+与Fe3+的转化可用H2O2作氧化剂,但要注意量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理解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Hg2+对苦草O2.-、MDA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Hg2+浓度的增加,对苦草的毒性效应呈现加重趋势,具体表现为O2.-和MDA含量先升后降,MDA峰值较O2.-滞后,SOD、POD活性先升后降,体现植物具有一定的抗性机制;CAT活性持续下降,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铅离子胁迫下,暴露24,48,72,96h后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鱼种肾脏和鳃组织中Na+/K+-ATPa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对草鱼鱼种的肾脏、鳃组织Na+/K+-ATPase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效应,即随Pb2+胁迫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而下降.Pb2+对草鱼鱼种肾脏Na+/K+-ATPase活性的抑制作用较鳃组织明显,Na+/K+-ATPase可作为一种很有潜力的环境污染效应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教材上Fe3+与Fe2+相互转化的实验进行了拓展和探究,并对Fe3+与Ⅰ-的反应及其限度进行了课堂探究.  相似文献   

17.
董顺 《化学教学》2023,(2):75-79
由两道高考试题引出对Fe2+与H2O2反应的探究。结果发现,不同的亚铁盐与H2O2作用的结果与实验条件有关:在无外加酸碱时FeSO4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碱式硫酸铁和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FeCl2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聚合氯化铁胶体。在酸性较强时Fe2+与H2O2作用主要生成Fe3+;在酸性不太强时主要得到胶体,往往得不到沉淀。亚铁盐与H2O2混合除了发生Fe2+与H2O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外,同时含铁物质会催化H2O2的分解,H2O2分解放热还会促进Fe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外施浓度为0.01 mmol·L-1的亚精胺(Spd)对不同浓度镉(Cd2+)胁迫下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叶片的叶绿体结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d2+胁迫可使荇菜细胞的叶绿体结构遭到破坏,叶绿素含量减少.外施Spd则可有效地保护叶绿体结构,减少叶绿素的流失.(2)在单一Cd2+处理条件下,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逐渐下降.外源Spd处理显著提高了二者的含量,并延缓了它们的下降速度.(3)在单一Cd2+处理条件下,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在Cd2+浓度为1、1和2 mg·L-1时达到最高值,而后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逐渐下降.外施Spd使它们的活性分别提高了5.8%、37.5%和3.3%,并降低了O-2产生速率和MDA的含量.上述结果表明,Spd增强了荇菜对Cd2+毒害的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d2+对荇菜的毒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微波辐射法制备了Mg2SiO4:Mn2+,Dy3+红色发光材料.研究了以Mg2SiO4为基质,在单掺杂Mn2+的情况下,微波合成时间和Mn2+的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选择最佳微波合成时间和Mn2+掺杂浓度,研究了共掺Dy3+浓度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这两种方法制备了在410nm激发下,发光中心...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高一化学1(必修)中Fe2+和Fe3+的性质与转化是元素化合物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掌握的好,有利于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及有助于今后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文章就如何通过实验手段优化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