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青年毛泽东的日本观是毛泽东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赞美、钦佩近代日本的崛起和以日本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日必战,联美制日,中国必胜。全面考察青年毛泽东的日本观,对于进一步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及其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人学思想对于当代青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毛泽东人学思想的指导下,当代青年应科学立志、端正价值观、有信仰、勤奋斗、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勇于担当、躬行实践、养成高水平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初以前,即他正式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思想发展轨迹究竟如何,可以从其早年的生活经历、求学生涯、社会活动中作一番探究。毛泽东早年的思想,主要包括三条线索,即中西合璧、取精用弘的治学观,相信民众、依靠民众的民众观以及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的国情观。这些思想观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创新,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清迎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2):48-52,73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形成经历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三个阶段。强烈的历史担当意识、复杂的理论和实践斗争是他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形成的缘由。科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广大工人群众的信仰以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党的思想、方法,是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三大特色。了解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形成及其特色,对于当前广大民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早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救国思想观 ,它是青年毛泽东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程中的一次伟大尝试。本文探索了毛泽东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青年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成长成才,自十八大以来多次在讲话和座谈中提及青年。本研究认为,习近平从青年的地位与作用、青年教育与成长成才、青年工作与发展等三个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青年观。  相似文献   

7.
青年毛泽东有着独特的圣贤豪情观,他认为具有伟大的思想、掌握大本大源问题以及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是作为圣贤应具的基本特质.这种圣贤豪杰观的产生是当时社会时势的诉求,也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追求目标.这是湖湘文化深刻影响的思想结晶.青年毛泽东的这种圣贤观,对其一生的成才、品格、工作方法等都有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青年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青年观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关于正确评价青年,充分相信青年,注重教育和培养青年.按照青年特点做好青年工作,主动赢得青年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以毛泽东关于青年的一系列论述为指导,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当代青年的实际,认真做好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立志走出大山,立志读书,立志修身养性,立志救国,一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青年毛泽东给青年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当代大学生应以毛泽东为楷模,学习他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的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并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实现个人理想,实现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的时期,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发展,青年思想出现新变化和新发展。当代中国青年立志为国家建设而奉献,爱国观作为推动青年奉献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时代呼唤青年爱国观要努力实现三个“结合”,即开放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全面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因此,当代中国青年践行爱国观的途径要把握好以下几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一个博学且富有革新精神的乡村文化人,他改造中国的乌托邦蓝图中,其社会理想之一,就是把知识分子变成"新农民".中国知青运动,就是他这种革命思想的极端体现.他的时代,是一个幽闭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语境,呈现了一种大宅院的后花园状态,这个花园是建立在文化废墟传统废墟之上的.毛泽东时代的终结,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端.新中国的知青文学始终没有走出毛泽东时代的精神荫庇,前知青时期、知青时期以及后知青时期的文学,都不同程度地浸淫于毛泽东思想和主义之中.毛泽东既然影响了一个时代,自然也就深刻地不可改变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作家,包括一个时代的文学,从形式到内容--无处不在的文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酷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把体育锻炼作为磨练意志品质的最好形式。文章通过回顾毛泽东一生的体育实践和体育论述,对毛泽东以体育磨练意志的体育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我们党内第一个提出党的学风问题的领导人 ,他深刻分析了党的学风的实质与内涵 :党的学风问题实质上是我们党如何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问题 ,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关系到党的学习 ,党的思想方法 ,党的工作态度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 ,毛泽东对党的学风问题的论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依据新出版的(毛泽东文艺论集),对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两个有争议的重要观点提出了新的认识。(1)关于毛泽东的文艺批评观。文章阐明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等重视,是毛泽东品评作品的一贯要求,是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批评观和批评标准,而“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是毛泽东文艺论述中的“个别词句”,可以把它与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区别开来。(2)关于毛泽东的文学与经济、政治关系观。文章阐明政治“决定”文艺是毛泽东文艺论述中的不确切表述,而在总体上毛泽东是继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与经济、政治关系的唯物史观的。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特别是作为其主干和实体的湖湘学派的思想和学说是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底蕴和源泉,成为其思想发展过程中顽强而鲜明的文化履印。湖湘学派对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在宇宙观上,青年毛泽东对大本大源的探求秉承了湖湘学派崇尚哲理思维的旨趣;在辩证法上,青年毛泽东辩证法的萌芽浸润着湖湘学派“气化日新”的主变精神;在知行观上,青年毛泽东的知行观体现了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在历史观上,青年毛泽东的圣贤观突显了湖湘学派对德业俱全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九月来信”是中共早期历史的一份重要文件,但长期对此的作用认识不足。文章披露了1929年红四军转战赣南前后毛泽东与朱德等的分歧及原因,论及红四军党的七大、八大对此处理的失当之处,说明了中央“九月来信”的产生经过、主要内容和落实过程,认为:1.来信成功解决了四军党内的团结问题,为朱毛红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为毛泽东后来充分施展才华创造了必要条件;2.来信第一次用中央文件的方式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概括,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3.来信为毛泽东建党建军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与纲领性、方向性的指导意见,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至今仍具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凝聚着蔡和森、瞿秋白、高君宇、邓中夏、周恩来等人的杰出思想。在毛泽东思想宝库里最闪光辉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它同样包含着恽代英、周恩来等的思想智慧。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陈云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实践中,写了许多经济论著,为毛泽东经济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毛泽东的晚年却不自觉地离开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正确的思想,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从整体推进的层面全面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研究两位伟人的思想脉络,对于认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当代中国的国情与时代特征,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他力求通过实践来证明"文化大革命"的正确性。当他从实践中发现"文化大革命"有问题时,总是认真地去反思。他发现多少错误就纠正多少错误,而且是真诚地、迅速地去纠正,在政治、文化、军队、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都纠正了许多具体错误,对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也进行过严厉的批评和斗争。毛泽东在对"文化大革命"反思和纠正的过程中,要求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事实上已触及到造成这场灾难的思想方法原因。但是,毛泽东没有认识到"文化大革命"是完全错误的,还以为这场运动从根本上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仍然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期间毛泽东继续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在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误入歧途的结果,这个期间毛泽东始终热爱人民。我们应该科学地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20.
从1958年的"大跃进"到1960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是新中国历史上重要而特殊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毛泽东在领导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急于求成,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经历了在实践基础上的曲折过程。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最高领导者,毛泽东始终没有摆脱认识上的二重性。再加上毛泽东本人认识上的个性,他的这种二重性表现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