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美国著名理工大学、著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利用的学科排名,对美国著名理工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概括出美国著名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先发展序列.根据学科结构理论,借鉴美国著名理工大学的经验,联系我国实际,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需要,提出了我国理工大学优先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2.
浅谈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及发展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进行永不停息的探求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道,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功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科学探索和认识活动的总体成就。随着今天自然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领域)大踏步地向前迈进,社会实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文社会科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寻求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取向,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得以进一步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品格 一般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是由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所组成的庞大学科…  相似文献   

3.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出是综合性大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定高校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大连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现状和学科特色,通过对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出文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展现大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特色领域,探测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目标以及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学科特色建设、队伍建设、重点项目培植、以及跨学科合作与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走向交叉与综合朱立元20世纪后半期,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出现了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趋势。笔者以为,走向21世纪,这种交叉和综合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这将给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既带来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就以笔者所从事的文艺学、美学学...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随着数学的迅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学方法,并产生了大量的边缘和交叉学科。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语言和一种技术工具,而且还有极其重要的精神思想价值。数学哲学和数学文化的思想对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深刻的启迪。在信息时代,数学化已成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综合性大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定高校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我国15所副省级城市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现状和学科特色,通过对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出文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展现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特色领域,探测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目标以及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与威廉·里斯教授的对话一方面梳理了美国教育史研究范式在20世纪60年代阐释学校社会角色上发生的重大转变,指出其使用的方法及探讨的主体在不断的拓展;另一方面展现了威斯康星大学在促进教育史研究范式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教育学与历史学在课程、研讨、学位授予等方面密切合作。美国教育史研究范式的当前形态是用人文社会科学的大视野来看待教育问题,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研究范式或某一学科领域的身份认同。这对促进我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浙江省32所地方本科院校在2005-2012年8年间被CSSCI收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不同学科的论文数量、院校分布、发展趋势和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从整体上反映了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状况与水平,可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重点基地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为有效促进地方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与价值导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有其客观性、真理性和合理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具有价值非中立性的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又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真理、追求价值意义和制导行为方式为目标,具有强烈的认识方法、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的功能;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其合理的价值导向性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和互斥的,而是有可能得到统一和协调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充分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律,合理发挥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导向与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科门类均具有文理结合、学科齐全的显著特点。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概念理论等方面均有新的发展趋势,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题也应有所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教育部社科司2008年的统计数据,发现我省人文社科研究人员人均成果、地方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与研究发展人数、人文社科在研项目和成果应用率、地方高校投入人文社科研发经费等方面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与我省的经济地位、发展定位都不相适应,相应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确定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逐步恢复和增设了若干人文社科院系,使人文社会科学获得了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为代表,对这一时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深入分析其发展动因、成就及局限。该研究对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经验,正确认识其历史地位以及制定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科综合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研究围绕文科综合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课程、教学方法、考核办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了有实践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科生科研是令所有专业本科生受益的“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经历之一。对259位完整参与过至少一次科研活动的人文社科本科生的科研效能分析发现:不同背景的学生,科研效能存在显著差异。控制学生背景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团队负责人和参与科研次数对学生的研究能力与技能影响最大;与导师的接触程度和是否团队负责人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能力影响最大;对读研与从事科研的意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与导师的接触程度和导师风格。为了提高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效能,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学生科研参与次数;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可尝试建立团队负责人轮换机制,丰富科研体验。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challenge of designing foundation courses for first-generation or ‘disadvantaged’ learners. Located in the social realist school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studies that builds on the legacy of Basil Bernstein, we emphasise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s that generate ‘what counts’ in particular courses and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operationalise this, we used Maton’s Legitimation Code Theory to uncover the knowledge/knower structures in eight first year courses in four of the most popular majors in a Faculty of Humanities. Our data sources were curriculum documents and exam papers in particular. The findings are presented and the ‘codes’, ‘gazes’ and ‘lenses’ for each set of courses delineated. The findings are being used to inform the design of a set of curriculum and pedagogic interventions that aim to offer powerful ways of knowing to novic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中人文教育薄弱,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积极开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培养现代人才、创建和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文章提出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文理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教师必须面对和完成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国家社科基金于2010年设立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旨在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该项目主要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以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这一项目实施三年来,为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分析中国学术外译目前存在的问题人手,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并希望借此将这一项目打造成为一个中华学术外译的系统性工程。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其本身成为"科学标准"的裁量者。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自身的科学性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由自然科学赋予和认可的。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危机和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使得自然学科自身的"科学性"面临挑战。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受到质疑,人的能动性、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受到追捧。这为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摆脱对自然科学的依附,建立自己的科学性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