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敏 《兰台世界》2012,(28):15-16
梁实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尤其对莎士比亚作品有着翻译方面的权威,其翻译作品主要有《英国文学史》及《莎士比亚全集》等.梁实秋先生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其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情操,并融合了西方古典的美学思想.另外,梁实秋的翻译实践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对话精神,尤其是其对翻译作品中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学形式的输入及语言风格的再现等方面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萧乾(1910—1999),蒙古族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世界闻名的战地记者,也是卓有成就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萧乾一生写下了以千万字计的新闻特写、散文、随笔以及译著。其中他的译著有《尤利西斯》、《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人生百味》、《篱下集》、《梦之谷》、《一本退色的相册》等等。本文拟概述萧乾的翻译成就与思想,以纪念这位为中国翻译学界作出卓越贡献的前辈。  相似文献   

3.
萧乾先生一生致力于英美文学的翻译事业,他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审视了西方国家的不同文化。同时,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英美文学翻译中,其翻译的大量英美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为中西文化交流及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茅盾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与鲁迅、郭沫若等同属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大师级人物.茅盾的早期文学生涯是从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开始的,他起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编译工作,随着"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他致力于向中国民众翻译和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在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翻译观.茅盾与郑振铎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等文学和翻译专业团体,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为中国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博 《兰台世界》2017,(15):120-122
梁实秋先生耕耘译坛六十载,一生坚持将西方一流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是我国第一位独立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家。对梁实秋的翻译贡献进行介绍,以及从翻译标准、翻译选择、翻译态度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对其翻译观进行梳理有利于促进我国翻译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1915年到2011年,中国累计翻译西班牙文学作品共有500多部,《堂吉诃德》是被翻译出版最多的著作.文章对近百年来西班牙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出版状况做了统计和分析,并就当前西班牙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和出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万丽丽 《青年记者》2007,(22):139-140
萧乾被人们熟悉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还有就是他和夫人文洁若翻译的巨著《尤利西斯》,而他做为记者的身份却总被人们忽视,无论是在新闻史  相似文献   

8.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在他一生中不仅文学作品著作等身,其翻译活动也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值得进一步去探究梁先生对西方文学翻译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外国翻译作品正式进入现代语文教科书,并逐渐成为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鲜有研究从历史视角,梳理国语纲要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的发展面貌.文章以1923-1928年间《新学制国语教科书》《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现代初中教科书国文》三套初中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三套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存在诸多共同之处,都注重艺术价值和现代精神的统一;三套教科书在语体及文学内容方面都呈现出多样的面貌;不同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的同与不同,受到文化语境、教育思潮、课程标准、编者理解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董乐山是著名的《西行漫记》的译者,在他数十年翻译生涯中为中国读者译介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可谓卷帙浩繁。董乐山的翻译事业曾几度受到打击,但每一次他都能坚强地站起来在翻译道路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1.
萧乾(1910—1999),世界知名记者,我国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中外著名文化交流使者。萧乾先生一生从事新闻报道、报刊出版以及中英文翻译工作,利用他手中的一支笔,既向国际社会宣传和介绍中国的古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老舍先生,是一位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之集大成者.老舍先生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中《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已是人尽皆知,并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和电影等各种形式.他的许多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的作家中,他的作品被翻译的最多,其中他的作品的英译是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出版市场、翻译作品选材、翻译作品质量、出版营销以及读者反馈等维度,剖析葛浩文在出版场域中积累的各类资本及其转化机制,探究其如何利用资本转化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市场的传播与接受。葛浩文翻译作品的海外传播实践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国际流通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有助于深度理解文学作品在海外出版传播过程中的运行轨迹,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擘画出一条明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时世平 《出版科学》2011,19(6):52-54
包括诺贝尔文学作品在内的世界著名文学作品翻译出版,近年来在中国出版界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一些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学翻译出版,使得翻译出版工作出现了粗制滥造的劣质化危机。文学翻译出版精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摆脱这种危机,出版社要重新厘清文学翻译工作的性质,找准与作品内容、精神相契合的翻译者,在出版审批与监督上下功夫,以打造精品为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15.
呼亚玲 《兰台世界》2012,(19):69-70
梁实秋(1903—1987),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英国莎士比亚著作的文学权威,自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从事《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贡献卓越。一、深厚的文学造诣梁实秋生于北京,祖籍浙江余杭,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堂,求学期间他刻苦认真,博览群书,并开始尝试文学写作和翻译训练。清华学堂当时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教育教学完全采用美国式的西方教育方法,因  相似文献   

16.
王法宁 《兰台世界》2012,(24):33-34
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翻译来实现的。民国时期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这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普遍受到欢迎与推崇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马琳 《出版广角》2015,(13):108-109
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在作品创作中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真善美的理解.正是因为如此,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对读者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基于这个视角,本文就《傲慢与偏见》翻译中蕴含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以进一步发掘作品中蕴含的文学价值及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世界文学名著《尤利西斯》自1922年问世以后,长期没有中译本。1993年底,金陧在台湾出版《尤》的上卷。1994年4月,萧乾与金陧同时在我国大陆翻译出版了《尤》的上卷。1994年10月,萧乾与文洁若夫妇合译的《尤利西斯》全译本率先出版;1996年,金隄译的全译本也接着上市。  相似文献   

19.
彭艳 《兰台世界》2012,(22):55-56
周作人对文学翻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其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成就,迄今也少有与其比肩者。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翻译贡献最多,在他的30多种翻译著作中,对日本文学的翻译就占了五分之三。本文将对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成就进行一番粗略的梳理,这些日本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如梦记》、《平家物语》(前七卷)、《枕草子》、《古事记》、《日本狂言选》、《日本俗歌六十首》、《浮世澡堂》、《徒  相似文献   

20.
韦健 《兰台世界》2012,(19):55-56
鲁迅的文学事业应该说是从翻译和介绍外国作品开始的。从1906年与周作人《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开始,直到鲁迅离世前对果戈理《死魂灵》的翻译,几乎一生的时间从未停止翻译活动。但鲁迅先生的作品翻译在研究界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文学翻译是从原有文本到翻译文本的直接文本形式转换,制约着对鲁迅翻译作品的传播和研究。从《域外小说集》最初刊印的数量来看,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