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晓章《三国志》是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的文书,作者是晋朝的陈寿,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中。《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根据《三国志》等书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陈寿,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  相似文献   

2.
<正>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三国时期的某些故事经过千年演绎,不仅时间、地点发生了变化,甚至主人公也被改变。陈寿撰写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中收录的一些史料,为后世文人墨客演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资源,《三国演义》中  相似文献   

3.
游国恩等作《中国文学史》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它既以民间传说为基础,又尽量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章学诚说它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说,源自清人章学诚。章氏《丙辰札记》有云:“惟《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后屡经学者论述,此说就几乎成了对《三国演义》创作方法的定论。 这里的虚实之分,自然以史实为界。其实只要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等史书认真比勘,就不难发现《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非但不是“七实三虚”,反倒是“三实七虚”。  相似文献   

5.
家乡出了个大英雄---武圣关羽,家乡有全国最大的武庙---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自小就耳熟能详关羽的许多故事,少年时期即喜读《三国演义》,先是为“三国连环画”着迷,崇拜关羽、赵云、马超等英雄,稍长读罗贯中原著,更是爱不释手,为曹操、诸葛亮等人的智谋所折服,一度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自然,一直将《三国演义》视为三国历史,后长大经过学习,方知《三国演义》并非三国史,对《三国演义》学术界有七实三虚之说,较之《三国志》其中移花接木、无中生有、虚伪夸大者甚多,仅在《三国演义》中择其有关羽形成文章中加以辩证,文中错误不当之处,祈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6.
我一向无“周郎癖”,固然因为自己不辨音律,也因为今天戏剧取材不外于稗官小说。小时好读《三国演义》以为那是写真实历史,后读了《三国志》才知道《演义》有一大半属于作者的艺术虚构,有关诸葛亮的事,如“借东风”,“草船借箭”、“过江吊孝”等等都属于作者的想象。因作者高明,这样虚构,非惟不为全书之玷,反而使后人读之增加情趣,移上菊坛,增色不少,但总不能作为史实来看待吧?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所写的内容,主要是蜀和魏的矛盾斗争,而蜀又是作品着力描写的主要方面,全书约有五分之三的篇幅写蜀。因此,四川电台对这部书比较感兴趣。从1982年着手准备改编,于1983年播出了第一部立体声《三国演义》广播连续剧《孙刘联姻》 (四集)。目前已播出31集,尚有60多集的剧本正在编写和加工修改,最后将完成一部100集左右的《三国演义》广播连续剧。已播出的部份受到了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本普及性的历史文学作品,究竟应该如何选取素材?这是每个从事此类写作的作家都必须面对且应该不断追问自己的问题。正如《三国演义》没有对《三国志》原样照搬一样,一部成功的历史文学作品,应该与其作为素材的原始文本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作者有独立发挥想象、吸取民间文学因素的可能。但  相似文献   

9.
张舜徽主编的《三国志辞典》是关于《三国志》的第一部专书辞典。此书收罗宏富,释义精到简练,对于《三国志》的阅读研究者来说,是一种重要而便利的参考书。笔者在查阅中,发现此书存在十余条疑误,谨择要加以申辩,以求是正。  相似文献   

10.
刘绪源(以下简称刘):这段时间,“三国”很热。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再到今天的现实生活,被串到一起来谈,这就大大扩展了话题,也引发了很广泛的兴趣。能谈谈您对“三国”的看法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有"文诸葛、武赵云"一说,赵云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人的赞颂,但其官职过低,未得到应有的待遇,分析其原因的文章却很少。因此,本论文根据《三国志》及《三国演义》中记载的一些事例,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我童年时代接触到并读完的第一部古典小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岳麓书社出版的《三国演义》,属于该社大型丛书"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中的一种。《三国演义》七十余万言,称得上是大部头了,却单独订成了一厚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单介绍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和前人对《三国志注》的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从史料价值、史学史价值和历史研究方法方面的价值三方面对《三国志注》的历史文献学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三国志》的注文同正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史料价值。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史学史上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它与汉末以来注释家着重于名物训计的注释有着明显的进步。同时裴松之发展了历史考证学。  相似文献   

14.
舒小坚 《当代传播》2011,(4):115-116
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游戏在国内几代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较之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传播来说,似乎不很入流.但其传播却借助其娱乐互动的特点,发挥着更大的效力.国内学者鲜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笔者主要从《三国志》系列游戏的诞生及其传播,《三国志》系列游戏成功传播的原因分析,《三国志》系列游戏成功传播的启示等三方面给...  相似文献   

15.
晋朝有个陈寿,这是个“有良史之才”的史学家。他根据王沈、鱼豢的《魏书》《魏略》,韦昭的《吴书》,加上自己采集的蜀国史料,写成一部《三国志》。这部史书很为后人推崇,叶适甚至说它“高处逼司马迁”。但《三国志》也有缺点。它所依据的《魏书》《魏略》《吴书》本来史料欠丰,而蜀国无史官,全凭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仅有关中国经济的实用图书在日本畅销,而且以中国古代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在日本文坛兴起,受到出版界青睐,进入畅销书排行榜。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受中国古典名著《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漫画及游艺薰陶的新一代年轻作者和读者群的兴起,他们对中国古代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人性关系紧密。战争爆发的原因最后要归属于人性。人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战争中显露无遗。因此之故,站在人性的角度来阅读和品味战争题材的《三国演义》自然地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战争会使人之为人的本性扭曲和异化,作为集权术、心术、诡辩术、阴谋术、心计、鬼计之“大全”的《三国演义》将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什么样的人性应该唾弃,什么样的人性需要弘扬,这是我们阅读任何堪称经典名著时所要最后落实的地方,《三国演义》亦应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近日,广西著名作家彭匈同时推出了两部文化随笔《三国那些人儿》和《水浒这些男女》。彭匈以凝练隽永的笔墨,对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主  相似文献   

19.
光荣公司制作回合策略类游戏的水平堪称一流,深受玩家的关注与喜爱。如果说国内玩家都是在该公司系列游戏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也绝对不夸张,《三国志》系列、《太阁立志》系列、《大航海》系列游戏等如数家珍,都是光荣公司精心打造的。尤其《三国志》系列更是受到玩家的宠爱。在今春推出第九作并获得众多玩家好评的基础上,光荣公司不负众望如期推出了《三国志九威力加强版中文版》,相信玩家们将再次进入那热血沸腾的三国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数百年来,数亿计的普通百姓耳熟能详书中的人和事,上万计的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觉研究此书的成果颇丰。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伸张了许多社会正义,和谐了诸多阶级矛盾,成就了许多研究人才,兴旺了诸多社会事业。笔者从事档案工作多年,退休后重拾《三国演义》消遣,从中发现不少档案工作缩影。现略记数帧,与档案同仁共享。皇帝查档刘备升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