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出版社"同人文化",指的是出版社员工总体人格的体现,是对职业道德个性化的认同,对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的总体认同趋向.人是企业的核心,企业文化需要企业每一位员工的认同,"同人文化"建设是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而在企业文化的构成中,企业制度文化是连接企业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中介,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成效决定着出版社企业文化变革与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成败。以对转企改制后的出版社实地调研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为基础,探讨我国出版社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略。转企改制后的出版社可以从领导体制与机制、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建设出版社制度文化,以促进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始在新闻出版行业全面贯彻实施,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开始了"破冰之旅".此次改革提出了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出版社而言,除人民出版社、盲文出版社、少数民族语言出版社将转制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外,其余绝大多数出版社都要转制为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转制后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企业以后应如何具体运作?转制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出版社,具体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与义务?在改革新形势下应如何制订发展战略和思路?这些都是公益性出版社在改革中存在诸多困惑和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版业与其他行业的差距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的出版企业本来是一个最有文化的企业,但有些出版社没有有意识地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培训是帮助企业达成经营战略、赢得竞争优势的手段,也是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各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力争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为此,多家出版社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建自己的企业大学.如何增强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是许多出版社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鞠慧 《出版广角》2021,(21):26-28
国有文化企业双效统一发展不仅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出版社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方向和重要指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正确的出版导向、严格的立项制度、全流程的跟进管理方式,不断增强出版社向好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出版社理解、实现和坚持双效统一发展的助推器.文章结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项目,探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如何在选题规划、考核评价、质量审核、人才培养、资金管理和渠道建设方面助推出版社构建双效统一发展的平台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是提高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出版社要求其人才主体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文化人.人才的文化品位,人格魅力,创新能力、价值追求,专业素养等等,影响并决定着出版社的文化内涵、品牌效应和竞争实力.因此,出版社必须拥有一批既熟悉编辑业务,又善于策划选题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相似文献   

8.
一个成功的出版社的强壮和发展,受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管理措施、营销策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要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的支撑。本文仅就出版社的企业文化范畴、企业文化的作用与构建谈点肤浅认识。一、出版社的企业文化范畴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出版社完全具有企业的属性,它  相似文献   

9.
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社凸显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文化再构建及其实施路径,通过比较分析转企改制前后大学出版社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论证作为企业的大学出版社再构建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及其实施路径;二是产权结构缺陷及深化改革探讨,从法理层面阐述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社作为独资出版企业的缺陷和由此导致的难以全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大学出版社产权多元化及对外股权投资的产权深化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群体概念,文化现象是群体现象.接力出版社作为一家优秀出版社,传承文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可以说,文化是出版企业的根.这种文化特性,不仅体现在我们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更贯穿于我们经济活动管理的全过程,重点表现在用文化构建企业管理的底蕴与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