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的学校德育目标一是口号高,二是目标大.德育内容思想政治色彩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新课程德育标准严重脱节.本文所研究的德育生活化,使学校的德育目标基于生活,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管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并融为一体.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德育内涵,激发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从而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刘志 《教书育人》2009,(7):44-44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定位普遍存在"高、大,空、远"的现象,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和个人需要,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基本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要上好一堂数学课,让学生听得有趣、学得轻松,教师开头的导入十分重要.好的开头导入能高度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数学课的导入最好是走近学生的生活,从他们身边的一些事例出发,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高,效果好.下面就来谈谈一些走近学生生活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很多初中生的作文中常常出现内容空洞、缺乏素材应用、胡编乱造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从而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与生活联系不紧密,导致作文水平不高,另外还有教师很少从生活中来指导学生写作,而一味的注重格式、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传授,以至于学生的作文与实际脱节,因此,让作文教学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针对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以往初中科学教学以课本为主,与现实生活的脱离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应用科学知识能力较弱.我们知道,许多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推进,中考命题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题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题型,它以其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格调高雅,贴近生活,能展示学生独特个性而成为热点话题.新课标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因此初中阶段的教学应当结合具体的数学生活内容,让学生去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主要途径,有助于学生扩大单词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技校学生英语基础差、水平不高,我们英语教师应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培养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他们适应今后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下,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重要,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应从实际出发,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老师要适应其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调整,达到教学的目标.对学生而言,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其自主学习和自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使学生结合生活学习,亲身感受地理教学的趣味性. 一、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比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讲的是气候、国家地区和地形等的认识,例如,对地形的学习和分析上,先让学生思考自己所处的地形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例如,生活在平原地区,生活环境是耕地多、山岭少、土地肥沃等特点.结合实际再对书本上的平原特点进行了解.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实践证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实际的教学理念可执行性是非常高的.  相似文献   

9.
七年级必读名著《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经典作品,但老北京洋车夫的艰难生活与当下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不小的距离,学生阅读的兴趣普遍不高,更难以真正体会主人公矛盾复杂、抗争纠葛的内心世界和悲惨起伏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小练笔,是指教师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或者关键点设计话题,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生活、自己的积累进行文字表述的方式.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小练笔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要求过高.很多老师片面追求结构的完整、篇目的数量,把小练笔当成写作来教,学生没有兴趣.特别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小练笔的要求过高,就如同高高的枝头上的果实,够不着,这会挫伤他们写作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6.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18.
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应当具有惩罚的性质。没收财产分为没收全部财产和没收部分财产。犯罪分子在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并经法院决定,应当予以偿还。偿还债务虽然具有正当性,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没收财产毕竟是刑罚的一种,理应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因此应当合理界定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的范围以及偿还的方式。在没收部分财产的情况下,以没收的部分财产与犯罪分子剩余财产的比例确定偿还债务的范围,可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戒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一直恪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因时代以及实时的国内国际实践迁延与演变而不断推动其与时俱进和中国化.梳理十八次党章修订文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民族与时代的特色以及永续生长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一直恪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因时代以及实时的国内国际实践迁延与演变而不断推动其与时俱进和中国化.梳理十八次党章修订文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民族与时代的特色以及永续生长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