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际上在19世纪初出现新闻评论后,新闻评论文体受到广泛肯定和应用,而且随着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11):70-75
匈牙利民族中世纪曾一度辉煌,17-19世纪受控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20世纪被前苏联控制半个世纪,民族新闻传播业历经不同的艰难发展时期。本文试图从匈牙利历史上的几个重大转折点来观察匈牙利民族新闻传播业的坎坷之路。  相似文献   

3.
报刊大众化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现代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之一。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新闻史上的大众化报刊  相似文献   

4.
媒体的变革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期以来,科技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新闻媒体一步快似一步的发展。而媒体每一步发展都为工商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使企业经营行为发生重大变化。总体来看,媒体的变革对仓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田蕾 《今传媒》2012,(3):68-69
当美国在19世纪西部大开发时期提出城市品牌化这一概念的时候,我们几乎还无暇顾及以城市为重心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发展最为耀眼的地区时,"城市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开始不绝于耳。本文试图从"整合营销传播"这一概念出发,对城市营销传播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国内外的经典营销案例的分析、借鉴,力图从中找出适应我国的城市营销传播的特色模式。  相似文献   

6.
陈瑾 《新闻爱好者》2010,(2):128-129
我国钢琴文化的发展 钢琴是典型的“舶来品”,属于外来乐器.它在中国的出现是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交流的结果。19世纪上半叶,西欧钢琴音乐已经进入浪漫主义的黄金时代.现代钢琴才随着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的拥入出现在中国。  相似文献   

7.
方爱武 《新闻界》2013,(11):15-18
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呈现出非生态化的态势,其中本土传播环境机制的制约与域外传播认识的偏狭是最突出的表现,它严重地影响到20世纪中国形象的完整建构。在全球化发展语境下的今天,文学传播内容的更新、传播载体的重视以及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尝试将是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完整树立中国形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项菲  刘冠宏 《新闻界》2020,(4):95-95
自上世纪90年代约瑟夫·奈(Joseph.S.Nye,Jr)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以来,各国竞相把发展文化产业当作国家战略来进行规划,而音乐因其自身的弱语义性优势迅速成为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播实践上来说,中国音乐在美国的传播是随着19世纪中叶第一批华工赴美淘金开始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的总称。在山西传播最早的是天主教,始于1620年,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其后,19世纪70年代新教也传入山西。本文试图从基督教音乐方面着手,对其在山西的传播及本土化进行简要探述。  相似文献   

10.
传播科学:我们需要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科普概念,在18、19世纪曾经呈现过不少令科学家陶醉的图景。那时会有贵妇人盛妆打扮了,在夏夜坐在后花园的石凳上,虔诚地聆听天文学家指  相似文献   

11.
周军 《新闻实践》2010,(3):80-80
熟悉新闻史研究的人都知道,目前已出版的新闻史书籍大都是对中国新闻史全局性的研究和书写,长期以来也一直主要围绕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和少数著名记者展开,而对地方新闻史的研究和整理还有许多的空白。事实上,在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还较为落后的19世纪乃至20世纪的前50年,大城市报刊的传播影响力,往往是要通过各种地方新闻媒体作为中介给予延伸传播和扩大影响的。因而,地方新闻史理应在中国新闻传播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卓有成效的地方报人的新闻传播活动,同样也值得书写和记录。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上半叶,在华外国人阅读、摘译(节译)和研究《京报》文本成为其了解中国政府和社会状况的惯常做法。本文认为,《中国丛报》的《京报》英译译者群体在实践中业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编译策略与技巧。通过剖析和总结经典的《京报》英译文本及其跨文化传播规律,为深入研究19世纪上半叶在华外国译者之翻译活动和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谦 《军事记者》2003,(3):38-40
从19世纪中叶的克里米亚战争到21世纪初的阿富汗战争,现代传播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始终没有离开过军事战略的推动。新闻传播的物质载体———远距离传播技术的发明一开始就源于军事的需求,传播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以提炼,并在二战中得到飞跃。战争巨大而残酷的破坏性造成社会的极大关注。传媒时代里,面对舆论的巨大压力,和平的价值取向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轻易承担发动战争的罪名。因此,传媒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美国建立过一个公共信息委员会(CommitteeonPublicInformation),直接隶属总统,成员包括海军司令、陆军军长、美…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叶之后,民族化与多元化逐渐成为中日两国文字现象、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区别显著的特征.在这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中日的广告创作活动以及受众的接受心理便随之出现类似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肖建春 《新闻界》2008,(4):57-59
19世纪中叶之后,民族化与多元化逐渐成为中日两国文字现象、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区别显著的特征。在这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中日的广告创作活动以及受众的接受心理便随之出现类似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华文报刊在世界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轨迹大致是: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美国华文报刊的初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文报刊的政治纷争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华文报刊的繁荣期.本文拟对上述三个阶段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与表现特征作一概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当下,我国的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以及广播电视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呈现出一种传播形态:新闻选择更趋向于大众,新闻报道步人大众化。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基于特殊的历史情景以及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规律,这种传播形态从19世纪70年代发轫一直延续到当代。  相似文献   

18.
肖建春 《新闻界》2008,(5):149-151
19世纪中叶之后。民族化与多元化逐渐成为中日两国文字现象、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区别显著的特征。在这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中日的广告创作活动以及受众的接受心理便随之出现类似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同时也为广告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广告传播工具,使其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广告媒体后又一重要的广告传播媒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上网人数不断增加,网民上网时间不断延长,互联网对广告业的影响力、吸引力越来越强。自1994年10月14日美国网上杂志Hotwired推出第一个网页广告以来,网络广告便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1996年至1999年的4年间,美国网络广告的营业额分别是3亿、9亿、19亿及30亿美元。广告正在成为一些著名网站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20.
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廉价报刊在19世纪30年代的应运而生。1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美国报刊大众化趋势增强,报纸种类大量增加,报业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报刊经营全面转上商业化轨道,商业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美国报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