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日语自、他动词的特征分析入手,并举例分析了日语自、他动词的几种误用,以期帮助日语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清晰地区分自、他动词,构建相对完整的日语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汉语热的背景下,我国汉语言和他国文化语言的沟通交流更加密切,日语大量传入中国,学者们展开了对日语的探究。日语动词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方法,而这些日语动词在语言应用上有着不同的意义。本文将具体探讨日语动词分类的句法意义,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文静  王真  王飞 《考试周刊》2011,(47):101-103
日语的动词是日语里最基本的词汇之一,日语的动词有态、相、时制的变化,因此根据不同的作用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动词根据形态及词尾的活用形可分为五段动词、一段动词、不规则动词;根据本身能否完整的表述主语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自动词中按照能否表达人的意志分为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他动词都属于意志动词;按照日语动作或作用的过程中的意义日语动词类型,用法分成4类:状态动词、持续动词、瞬间动词、特殊动词。动词的分类形式较多,用法也较为复杂,因此学习者容易混淆,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意义和用法,以有助于学习者学好日语。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了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主要是相对动词及其与语态的关系。从日语学习的角度探讨了日语相对动词的形态特征,分析了他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意志性,非宾格动词的非意志性,讨论了"自动词+(さ)せる"的动作的双重性,他动词动作的单重性问题及"他动词+(ら)れる"的主观动作的状态性和自动词的动作、状态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5.
日语动词按其意义和用法可以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其中有对自他动词是日语动词的独特现象。自动词和他动词在形态上要求不同的格助词,在意义上自动词强调客观结果和状态,他动词强调动作主体的意志。在与动词的体和语态的关联上,自动词和他动词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时候,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经常会有一些误用。其中,自他动词的误用就一直困扰着日语学习者,本文试图通过收集到的误用的例子,对自他动词的误用进行分类、归纳及分析,探讨学习自他动词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贺黎 《文教资料》2013,(23):23-24
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体现的,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入手,对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进行了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李伟 《高教论坛》2011,(12):126-129
汉语动宾结构句的误译不仅有自他动词的使用问题,与汉语宾语的识别率也有很大关系,即带有哪些宾语的汉语动宾结构与日语的动宾结构相对应。汉语属于孤立语,在动宾结构上没有表示动词和宾语这一语义关系的形式标准;日语属于黏着语,动词和宾语这一语义关系用宾格助词「を」表示。通过把汉语的无形态标识与日语的有形态标识结合起来,找出汉语动宾结构与日语宾格助词「を」的对应关系,从而提高汉语动宾结构句翻译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日语中如"開く―開ける"类的自他对应动词的使用区分是日语学习的一个难点。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结合"图·地分化和反转"的观点分析自他对应动词的事件认知模型。根据自动词和他动词在事件认知模型中占据的不同位置,解释自他对应动词的使用区分。"图·地分化和反转"带来的自动词和他动词在事件认知模型中占据的不同位置反映出自他对应动词的功能分工。  相似文献   

10.
日语有对自他动词的使用区别,对于初级阶段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题。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描述事物性质、表现动作主行为、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日语有对自动词否定表现与有对他动词可能态否定表现之间的使用区别。  相似文献   

11.
被动句这一种语言现象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日语被动句可分为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和持有者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可分为“被字句”和“无被字句”。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既可以是他动词也可以是自动词,而汉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只能是他动词。与日语复杂多样的被动标识相比,汉语要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12.
复合动词具有的表达细腻、表述合体、表意严谨的特点使之在使用时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比单体基础动词更具优势,在日语语言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复合动词的教学目标、讲授方法、评价标准、教材开发,及学习指导系统构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长久以来广大日语学习者一直为复合动词学习项目所困扰。研究以中国中高级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母语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运用卡方检验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日语学习者关于出现频率最高的近义复合动词[~始めち][~さす]的使用状况,考察了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关于[~始めち][~さす]范畴体系的异同,并分析了产生异同的原因,以期对日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对比与区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概念、区分及其意义,以及成对的自、他动词表示被动、可能、存续时的用法对比等。  相似文献   

14.
张振英 《考试周刊》2008,(13):77-78
日语中的动词不论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的未然形后附上助动词[ゎゐぅ/れゐ]都能构成被动态.本文就日语中被动态的概念、构成及分类.列举了大量的例句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以期能对日语学习者及日语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在日语学习中,日语语法是一个难点,而日语的动词又是日语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了解日语的动词以及日语动词的分类和变形对日语学习至关重要。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在日语语法学习中,动词的学习应该从了解它的分类及变形入手,才能更好地学习日语。  相似文献   

16.
日语原生他动词句中,主语承担执行句子行为或动作的主体功能,谓语起着作用于客体、致使客体产生某种变化的驱使作用,主体的意志性和动作性构成了他动词句的主要特征。但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并非总是单一的,非意志表现凸显了他动词的意志性缺失,呈现表征结构和深层语义的对立分裂状况。探究他动词句的非意志现象,对于活用他动词的语法资源,消除语言应用的误解和歧义,提高日语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中变化最多﹑使用方法最复杂的当属动词。动词可分为自动词与他动词。自动词﹑他动词不仅使用方法不同,与语态的关系也迥异,本文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日语自他性的区别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重点考察他动性,从概念入手,分析日语动词句他动性具有连续性,指出他动性是一个范畴,并试图从范畴化角度分析他动性的连续性问题。了解他动性的特征,可以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日语他动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日语自他动词间存在着各种对应性,这种特点有助于词汇的记忆、词义的理解和句式的掌握,但自他动词并非总是单一的对应关系,在词形、数量、词性、词义、构词等方面呈现出复杂的非对应性现象,影响到自他动词的语法化转换、复合动词的词性认知以及サ变动词的词性界定等关联用法上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二外日语动词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英语动词对其的迁移。文章通过学生对日语动词的错误用法引出对英、日动词的类比分析,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二外日语动词过程中,利用英语动词对日语动词的正迁移,警觉英语动词对日语动词的负迁移,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使二外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确定动词中的教学难点,预测学习中的错误,改进教学方法,创造自身的教学语法模式,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