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必珍 《丽水学院学报》2012,34(5):87-89,93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石,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的前提。数学概念教学,要力求概念引入的背景设计自然,概念形成过程的情境设计自然,并应通过类比、归纳、实验、探究等方法概括、抽象、构建新概念,实现概念的形成过程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2.
概念教学要让学生感受概念形成的过程,使之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概括、推演等思维活动,探究、发现规律,感知新的数学概念,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加强概念教学需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并认识到数学概念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理论的基础,又是进行再认识的工具,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讲述了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概念产生的规律,提出概念引入的策略,设计生动、直观、有效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通过思考得出并接受新的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要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概念、定理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一、运用“类比”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进行类比,培养学生缜密思维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概念时,可先让学生回忆“角平分线”的概念,进而由它们在某些属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推广等思维活动,探究规律,得出新的数学概念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水平,掌握  相似文献   

6.
投影以它独特的优势,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的具体事物,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可是,倘若一味以“化抽象为形象”去迎合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却又束缚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投影教学有“抽象——形象——抽象”的“否定之否定”的认识功能,而概念教学是以“具体——抽象”的过程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本人认为将两者重叠比较,得到“抽象——形象(具体)——抽象”的过程,可以发现其  相似文献   

7.
多数微积分概念是有实际背景的,根据实际背景做好微积分概念导入是微积分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创设实例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抽象、性质的探索的建构过程,用案例导入法,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和归纳,直观地导出微分概念、微分运算法则等,从而加深对微分概念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重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概念解决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而获得概念.本文以苏科版教材八年级“立方根”教学为例,让学生感受概念的自然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概念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数学首先要学好数学概念。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建立各种概念的过程。”而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归纳、概括、抽象的过程,因此,概念学习及教学应该是一个充满探究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推广等思维活动,探究规律,得出新的数学概念,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概念教学中创设恰当问题情境的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都要经历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表述、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应用(包括概念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等阶段.如果强行地将一些新的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无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严重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推广等思维活动,探究规律,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概念性较强的学科,它以基本概念为依据,以理论为基础,以推理为工具去研究并解决数学问题。数学中,概念的推导过程多是前人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或类比方法得出的,较抽象,对学生来说,理解力较有限。在教学数学概念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概念意识,使学生做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这就需要教师研究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即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观察与实验、比较与类比、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类比与猜想等数学思维方法经历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养成数学思维方式,形成数学思维观念。  相似文献   

14.
虽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类比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但是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概念有些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如果教师采用模型、类比、归纳、比较等方法进行概念教学,就可使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反映所观察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概念又是思维的工具,分析、判断和推理都要依据和运用概念。在数学学习中正确理解、运用数学概念,是提高数学水平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概念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很重要方面。 1.数学概念教学的两种基本方法 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为“具体——归纳法”和“抽象——演绎法”。所谓“具体——归纳法”是指从一系列具体事例中,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即在举出说明概念的明显例子的基础上,讨论给定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从中选出给定概念的本质属性,叙述概念的定义,再进一步通过例子和模型说明概念。例如异面直线的概念的教学,可先给出几  相似文献   

16.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归纳、概括、抽象的过程,因此概念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数学概念从其形式上看,它是中学教学的表层知识,但是一个数学概念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概念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完成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双重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概念产生的规律,提出概念引入的策略,设计生动、直观、有效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通过思考得出并接受新的数学概念,从而加强初中数学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1.用观察的情景引入概念。如几何体的认识,以球的概念为例,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许多球状物体,如乒乓球、篮球、排球,然后让同学去掉那些诸如材料、大小、  相似文献   

18.
林晟 《云南教育》2004,(25):32-32
“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观察是类比、归纳的前提,是分析抽象的基础,是形成和发现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函数的概念”教学要重视函数概念的获得过程,强调归纳、概括思想方法和“集合—对应”观点下的函数思想的渗透,还要关注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具体从“表格导入,发现问题;表格类比,探究问题;表格抽象,获得概念;表格练习,辨析概念;表格追问,应用概念”等方面谈谈如何巧用表格,优化数学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