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两千多年来,它对我国民族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历代的唯物主义者,无不从《老子》的“道论”吸取其精华,以发展唯物主义。“所以老子是中国唯物主义的始祖,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第一枝鲜艳的花朵。”(第490页)詹剑峯教授的遗著《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以巨大的篇幅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史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老子所讲的“道”是个客观的精神性的本体,因此认为老子的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本文从“老子明确说明‘道’是‘物’,有‘象’”、“老子确认‘道’是‘有’和‘无’的矛盾统一体”、“老子的‘道’是‘虚’,是‘气’”、“老子的‘道’没有客观精神的特点”等四个观点出发,以较为充分的材料和分析,论证和说明了老子所讲的“道”是客观物质存在,确认老子的哲学是唯物主义,也较为深刻地说明了还老子哲学以唯物主义性质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部书的时代,从汉代起就有不同的说法:一派认为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和孔子同时略早;一派认为老子的时代比孔子迟,书也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老子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现在哲学界有不同的着法。至于老子的哲学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则是没有争论的。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末期阶级矛盾在哲学思想上深刻的反映。它系统地揭示出世界上的事物不是各个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如美丑、善恶、难易、长短、高下、大小、生死、刚柔、进退、祸福、荣辱、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王弼“贵无”的思想实质是把天地万物的多样性和作用归结于“无”,从而歪曲了《老子》的唯物主义思想,表现了其唯心主义本质,但是,王弼在论证“责无”思想时包含了一些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于老子的哲学思想,长时期争论不决。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马王堆帛书《老子》提供的新线索,研究又取得了进展。在这篇文章里,我结合学习帛书《老子》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发表自己一管之见,对老子思想作一评议。对于老子其人其书,我同意其人早有、其书晚成的意见。认为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有《史记》为证;《老子》一书写成于战国时期,以其书涉及的内容作根据,都有道理。但又不必对问题说得太死。因此,我在这里是把老子作为春秋时期战国前期的思想代表来考察的。  相似文献   

6.
对立面的统一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核心和基础毛天路老子其人其书及其哲学体系,历有争论。但就其《老子》(又称《道德经》,一说《德道经》)这部先秦典籍中包含的较为深刻、系统的朴素辨证法思想,却受到了高度评价并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传,老子是...  相似文献   

7.
馮友蘭先生著《中国哲学史新編》(下简称《新编》)第一册(先秦部分)最近出版了。我們讀过本書之后,觉得比过去馮先生所写的《中国哲学史》有显著的不同,对我們有很多启发。本书在思想上是比較一貫的,因此对馮先生所提出的哲学发展的线索有深刻的印象。在馮先生看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互轉化構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馮先生抓住了先秦哲学思想中两大派别——儒家和道家。認为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儒家哲学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轉化;从老子到庄子,道家完成  相似文献   

8.
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盲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这是老子及其《道德经》(也称《老子》)比较可靠的记载。由于“莫知其所终”,老子及其《道德经》便为后人披上了神奇的色彩。老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道德经》是一本怎样的书?历来争论很大,有人说老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留下的《道德经》阐述了他独特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政治观;  相似文献   

9.
孟子认为圣贤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政治主张、社会活动和道德修养决定了天下治乱、王朝兴废存亡、道德习尚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孟子唯心主义的圣贤史观。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阐述圣贤史观的社会具体问题中,也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思想的因素。这些唯物主义思想应该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于进一步了解我国哲学史的发展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试对此做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1 《出关》作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写的是老子生活的几个断片及其思想的一个侧面。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这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老子》书是表达老子思想的代表作,因而根据《老子》书及后人研究《老子》的著作来探讨老子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据个人体会,教育是导致人的个性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生产起一定促进作用的社会现象;没有发展,没有进步因素,就无所谓教育.那么,老子有没有教育思想,如何评价老子的教育思想呢?有人说:“老子提倡‘不争'、‘知足'、‘贵柔'的教育内容,从总体来说,它毒害人们的灵魂,使人们得过且过,不求进取,固步自封,柔弱  相似文献   

12.
孙以楷先生对于老学的研究,涉及老子其人、其书以及老子之思想的来源及发展三个方面。关于老子其人,孙以楷通过严谨的考证认为老子就是作《老子》的老聃。关于老子其书的讨论,孙以楷除了论证书与作者的关系,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对书本身的研究。关于老子之思想,孙以楷赞同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并以此而将老子哲学称为唯道主义。与此同时,孙以楷对老子思想进行挖掘后提出了老子的玄同论思想,并且对老子思想的来源以及老子思想上承古之道术、后启中国学术的发展做了深刻研究。  相似文献   

13.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代表他思想的有现存《老子》一书,通常又称《道德经》。《道德经》以“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由于老子的“道”对后世哲学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要位置。然而老子“道”的哲学性质是什么,历来就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至今仍然众说纷坛。有的认为它属于唯物主义,有的则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更有的认为它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即唯物唯心两者兼有的矛盾范畴。本文也来探求老子“道”的哲学性质,但笔者认为,研究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尊重历史,即不仅要从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学说运用于社会现象,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只在解释自然现象时才是唯物主义,一进入社会领域就变成唯心主义了。这就是说,他们下半截是唯物主义,上半截是唯心主义。当然,就是在“下半截”即自然界的唯物主义,由于形而上学的限制,也不能说是完全彻底的。恩格斯认为旧唯物主义有三大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唯心主义。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中,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15.
老子其人是道家的鼻祖 ,《老子》一书是道家的元典。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线 ,对老子的一元论思想加以确立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壹、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是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之一,人们常老庄并称。庄子也是以著书立说教育后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学说,影响后世,极为深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 “庄子者,蒙人(今河南商丘)也,名周。周常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老子》并不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一元论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是“无”和“有”的统一,但“无”比“有”更根本;“道”既不是抽象的物质概念,也不是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而是一个二元论的概念.《老子》从二元论的“道”出发,导向唯物主义,又中唯物中义倒向唯心主义,最终形成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这个充满矛盾、前后不一的哲学体系,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对以后哲学的分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时期,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是从费尔巴哈那里产生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当时的历史特点,在建立自己新的世界观时“他们所特别注意的是使唯物主义哲学向上发展,也就是说,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六个方面对《老子本原》一书进行评述:1)辩正关于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的各种异说;2)系统分析老子哲学;3)对“静为躁君”作新的解释;4)对《老子》书中若干词语提出新的训诂;5)划分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的异同;6)将老子之道与希格斯粒子联系起来。由此六个方面,文章认为《老子本原》是当代研究老子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