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歇后语一般有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  相似文献   

2.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口语性语句,它与成语、谚语等都属于言语中的一种熟语。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相似文献   

3.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口语性语句,它与成语、谚语等都属于言语中的一种熟语。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相似文献   

4.
游戏时间     
《广东第二课堂》2014,(4):40-41
正1趣味歇后语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省略)去后半截,人们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试一试,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吧!  相似文献   

5.
"寻常生活里,有太多不经意的快乐和智慧,它们不应该被默默地隐匿于历史的长河。"歇后语就是其中之一。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充满智慧与趣味的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它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蕴含着中国人的大智慧。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6.
小语十册基础训练7第二题要求学生认识歇后语。教学时,可以这样进行:1.激发学习歇后语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第二题内容后,让学生回忆、列举自己在课外阅读中见过的歇后语,激起学生学习歇后语的兴趣。2.认识歇后语的特点。歇后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语,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是前面比喻的揭晓,指出前部分比喻的本意。题中所选六个歇后语,都是用实在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歇后语面面观 歇后语属于俗语的范畴,一般构成结构与模式为:把一句话分成两半截,前半截说出事物的特征,后半截点出这特征的必然性的结论,这就造成一条歇后语。  相似文献   

8.
趣填歇后语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相似文献   

9.
正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通常说出前半段语句,"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幽默风趣,耐人寻味,是汉字王国中的"幽默先生",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古  相似文献   

10.
歇后语大家知道吗?你能背出几个歇后语呢?本次的作文游乐场,何老师就带大家认识歇后语,并借用歇后语编故事,开个故事会。感兴趣吗?赶快参与吧!其实,歇后语本身就是一种文字游戏。【游戏准备】准备几个有趣的歇后语【游戏过程】1.认识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  相似文献   

11.
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注释学的观察角度审视汉语语汇中的歇后语,揭示歇后语的语面义和引申义,分析引申义的实现手段,强调歇后语的释义不能忽视其语面义,肯定语面义在歇后语表义中的特殊作用,讨论歇后语释义的语言学表述,探究“指”“形容”“比喻”等释义术语混用的根由,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试谈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张铭歇后语是一种文学性较强的群众语言,是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俗语。歇后语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因其使用时常常省去后半部分,故名歇后语。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假托语,是比喻,也是构成其形象生动、活泼风...  相似文献   

13.
创新试题     
1.作为熟语之一的歇后语,它运用谐音双关、比喻或用典等方式,含蓄幽默、形象生动、饶有风趣地表达一定的的意义。一般说来,它由前部分“语”和后部分“义”组合而成,前部分是个比喻或隐语,后部分是对意义的解释。但有一些歇后语的“语”和“义”并不是惟一对应的,有时一个前部分“语”,可以得出多个后部分“义”。请依照例句的形式,分别填写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相似文献   

14.
王聿发 《现代语文》2006,(10):39-42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把"歇后语"分为两种类型:"原来的歇后语"和"新兴的歇后语"①."原来的歇后语"就是"藏词",这不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新兴的歇后语",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歇后语."新兴的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口语性语句,也有人叫"缩脚语"、"俏皮话"或"引注语".  相似文献   

15.
成语和歇后语都是熟语,都是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含义深刻的定型语素结合体。从形式上看,成语大多是“四字格”,而歇后语则是一种固定的语句,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面;而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像谜底。两个部分中间有个停顿间歇。歇后语可分为两类:喻义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喻义的歇后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有时用传说故事或历史故事),后一部分是说明。两部分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意义联系,或是形象类推,或是逻辑推理。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谐音的歇后语,后一部分用同音或近音成分换用…  相似文献   

16.
歇后语探源     
歇后语是一种有特定结构的固定语。成语藏词不是歇后语。“歇后”这个名词在唐代出现 ,但歇后语在先秦文献中就比皆皆是。可见歇后语起源于殷商之前  相似文献   

17.
0 歇后语概说 这里所说的歇后语,是狭义的歇后语,即是“说完了前半截的譬喻、稍为歇一歇再说出解释部分”的“由譬和解构成的,上截是譬,下截是解”的这一种。 歇后语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唐宋时代就有“钝刀切物——不快意”、“大斧伤人手摩沙——不济事”、“贼被狗咬——说不得”等譬喻。明清小说中的歇后语就更多了,如“春凳折了靠背儿——没有倚了”(《金瓶梅》第六十回)、“枯树盘根——动不得了”(《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仓老鼠向老鸹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红楼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大众口语中有不少俏皮话、歇后语、成语,这都是宝贝。歇后语这个“宝贝”的格式像谜语一样,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按照表现手法,歇后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歇后语是群众语言的珍珠,具有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特点,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在民间广为流传和运用,同时也不断被人吸收,为学作品输送了新鲜血液。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多是形象的比喻或隐语,像谜面;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是本意的说明,像谜底。通常说话或写章往往只说前一部分,留下后一部分让别人去体会猜测,停一会才说出来,好像于活歇一会似的,所以叫歇后语。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歇后语在汉语中由来已久,是汉语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常被人们用来针砭时弊,逗笑取乐.歇后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汉民族的历史、经济生活、文化心态及思维方式等.本文拟从分析汉语歇后语中的文化内涵入手对歇后语的英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