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润生 《青年记者》2012,(22):39-40
如何普及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基本知识,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很多情况表明,在这个问题上,需要下大力气. 2010年5月,北京某大学请我对一份博士论文进行评审.这篇论文选题新颖,论述翔实,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好论文.但是,在我看来,这篇论文也是有些遗憾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生 《编辑学报》2021,33(4):421-421
现实是:一流和二流稿件投国外期刊,三流和四流稿件投国内期刊;中国高质量好论文都出国了! 1 没有优秀期刊 中国苦于没有自己好质量的论文统一期刊久矣,无论是大学职称,还是学生毕业论文,各高校也把外国期刊奉为圭臬.论文改革、期刊改革,势在必行. "好论文都出国了!"这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在2021年7月28日举办的第4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再次成为焦点.中国学者的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都首选在海外的著名期刊上发表,这是由于国内期刊影响力不足造成的.与其单纯呼吁科研人员把论文发在国内期刊上,不如建立自己对期刊的评价体系,尤其是按照不同的学科领域来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这是一条更好的路径,也是国内学术共同体近年来一再呼吁的.  相似文献   

3.
非法学术期刊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中,论文发表情况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评价要求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评职称、科研业绩考核、取得学位等都需要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正规期刊容量有限,广大作者缺少论文发表的足够空间或者由于论文质量欠佳难以发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非法期刊留出了空间.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生物和农林类科技论文的信息特征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31种国内外生物和农林类学术性科技期刊中各取2004年第1期上的科技论文进行信息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期刊的论文篇幅大,所列参考文献数量多.这是由于其结果部分的分量比国内期刊重所引起的.此外,国外期刊论文中用来阐明每个图表的文字也比较多.对我国与国外科技期刊论文存在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论文发表的年份、论文作者及其所属的机构、发表论文的期刊、论文内容主题等方面,对我国2006-2009年发表在期刊上的编目研究论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参考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已为人所共知.处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它的特殊作用更为人们所重视.在国外,图书馆参考工作的历史并不长,大致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1876年,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第一届大会上,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ALA的创始人之一格林(Samuel S.Green, 1837-1918)提出一篇题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个人关系"的论文.这篇论文后被刋载在《美国图书馆期刊》上,它一般被认为是在图书馆中正式建立参考服务的最早倡议.  相似文献   

7.
<正> 一、历史概述1876年美国伍斯特自由图书馆的S.S.格林在全美国图书馆员大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第一次提出了图书馆应该帮助读者解决查阅资料中的问题.这是正式文献中提出参考咨询和辅导读者阅读的开端.1884年M.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指定了第一批专职咨询馆员,进行这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图书馆的地位.此后美国和世界上各大图书馆竞相设置参考咨询部门.  相似文献   

8.
发表于《青年记者》的《新闻立网、服务强网的路径优化》获得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研究重点新闻网站内容建设的论文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在此之前的第1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浙江在线总裁项宁一发表在《网络传播》杂志上的论文《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应对》获得一等奖,这是互联网研究论文首次问鼎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勤 《今传媒》2007,(9):52-53
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首先用论文的被引证频次来测度期刊的影响力,1963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正式提出和使用影响因子这一术语.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由影响因子的定义可知,期刊的影响因子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  相似文献   

10.
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是我国出版科研方面唯一的奖项.它从1991年设立到2005年,已先后举办了五届评奖活动.2005年7月7日,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复文,批准继续设立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这是对过去这项评奖活动的肯定,也是在新的条件下,设立的新的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它的规格提高了,权威性增强了.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7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与2002年统计相比,我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影响力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喜的是,2003年我国的SCI论文数量比上一年增长了22.2%,被引用篇数和被引用的次数则分别增长了29.0%和39.3%。也就是说,我国SCI论文的影响力指标比数量指标增长得更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SCI论文的质量在国际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参考咨询服务是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之间的相互交往为特征的.用户在查阅文献中如遇到困难,可向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经帮助解答后获得解决,这就极大地便利了用户,并使馆藏书刊得到充分地利用.这项服务改变着社会上对于图书馆的看法,同时由于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接触,了解用户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图书馆掌握情况和分析改进工作上也起着良好的作用.1876年在美国图书馆协会第一届大会上,Samuel S.Green提出了"馆员和读者之间的个人关系"的论文.这篇论文体现了馆员和用户之间相互交往的关系,因此被认为是参考咨询服务的最早倡议.1884年M?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指定了第一批专职的咨询馆员,负责回答读者在查阅文献中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891年在美国《图书馆杂  相似文献   

13.
吴飞 《当代传播》2003,16(5):54-56
"自主主体论"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司堪伦(T.M.Scanlon)提出的一个有关表达自由的理论原则.1972年,司堪伦在<哲学和公共事务>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一个关于表达自由的理论>的论文,①司堪伦教授站在激进的自由主义的立场上对表达自由问题作出了一种新的诠释.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一些争论,但无论如何托马斯·司堪伦的研究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表达自由问题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奋斗,我国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有关这方面的论文数量与日俱增、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就是究竟什么样的论文属于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论文?我们一般判断的标准是望"题"生义,只要题目上冠有"传播"(包括新闻、广告、影视等,下同)和"心理"方面的名词概念,就将之确定为传播心理学的研究.但是往往细看内容就会发现,除了专门论述传播心理学理论的论文外,有些应用性的论文似乎更像是传播学或心理学的论文.比如有的文章写新闻受众的需要,虽然"需要"两字贯穿全文,但讲的是受众需要真实的、快捷的、新鲜的新闻,而没有对"需要"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就属于新闻学类的论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统计2001年到2005年我国151种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498篇有关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这一特定主题的论文,进而对此时间段内我国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召开了第一次科学讨论会。提交这次讨论会的论文达八十余篇,十四名同志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二十余名同志分别在三个小组会上宣读和讲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论点,还有二十余篇论文进行了书面交流,这是一年来我省图书馆学会会员和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在科研方面所取得的丰  相似文献   

17.
书评意义和书评职能、作用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书评界的研究热点。笔者曾的1982年至1991年3月我国公开刊物上发表的书评论文进行过一次统计分析,发现在这十年的书评研究中,关于“书评及书评工作的意义”的研究论文占了论文总数的13.02%,关于“书评性质和职能”的研究论文也占了13.02%。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播》是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学术性强,理论新颖,在我国传播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本文以2004~ 2014年这11年来《现代传播》所刊载的部分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内容分析. 研究方法 本研究抽取《现代传播》2004 ~ 2014年每年的第六期所含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除去杂志非署名论文部分,最后选取了585篇论文作为分析对象.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定量研究为主,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004 ~ 2014年间《现代传播》所刊载的有关传播学研究的论文进行归类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编辑学报》2021,33(5)
期刊影响因子(IF)是与期刊相关的一个评价指标,但是与期刊发表的论文没有关系.用这一指标来评价个体科研人员的论文价值是有缺陷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本期刊上发表的大多数论文实际上很少被引用;只有少数论文被频繁引用而提升了 IF. 1990年代中期以来,文献计量学家们一直呼吁警惕使用IF评价个体科研人员的荒谬性,但这并没有阻止决策者以及许多被认为理性的科学家组成的评委会对影响因子(IF)的不当使用.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员和研究机构,甚至建立了直接以期刊IF为基础的经济激励措施.如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一项类似的制度:IF为3~5,每分奖励250美元;IF>10,每分奖励875美元.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科研人员被怀疑为了在某些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操纵同行评价.于是这些顶级期刊的编辑们以欺骗性的同行评价为由撤回了他们的论文.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企业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1998年,他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论文《集群与新的竞争经济学》,对产业集群这一现象作了充分论述.在这篇文章中波特教授提出,产业集群就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内,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和发展,并形成强劲、持续的区域竞争力的现象.简言之,产业集群就是在某个产业领域里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