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长潇 《青年记者》2016,(10):68-69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环,从战略高度优化国际新闻传播布局,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吻合,也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根本利益.正因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中,“新闻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被列为十大工程之一.①  相似文献   

2.
赵亦楠  胡泳 《青年记者》2012,(19):86-88
“世界是平的.”当这一观点逐步从一种富有洞见力的先见变为全民常识时,国际传播活动也在媒体、传媒集团、乃至国家的传播战略中占据愈发重要的比重,关系着从市场到国家形象、软实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国际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信息与文化的输出者角色,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长期处于文化逆差状态,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警惕不断升格.  相似文献   

3.
李斌 《青年记者》2017,(26):73-74
近20年来,我国的国家形象传播开始了从单向至双向的转变.1995年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正式确立,使“向世界说明中国”①取代“向世界宣传中国”成为对外传播的指导理念,传播国家形象成为一种国家战略.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充分发挥出主流新闻媒体的话语影响力,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路径.从2012年开始,新华社相继在脸书、推特、YouTube等国际知名社交媒体开设统一的官方账号,②成为新华社海外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其扩大全球影响、创新对外报道形式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新华社在推特上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展示出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范以锦 《传媒》2015,(13):29-31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通过对外传播已在海外引起较大反响.总体反应良好,但有赞也有弹.我们应借这一契机,总结对外传播的经验和不足,与时俱进地创新对外传播的方式. 从“一带一路”传播看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一带一路”构想的海外传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出现过误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经国家领导人提出、并做广泛宣传之后,已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张文倩 《青年记者》2016,(30):34-35
“娱乐产品”作为国家形象营销的新载体 互联网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主动性增强,传者应采取以认知主体为中心的服务式传播和对话式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从“宣传”到“营销”,正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阅听模式和传受关系对传播者提出的要求. 就国家形象的传播而言,从“宣传”到“营销”实质是将传播行为从政府体系向市场体系转移.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国家形象的传播是将国家形象作为一种特殊信息进行输出,对于受众来说是一次以时间、情感和意识为货币的信息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6.
自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经过两年的发展,我国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在增进和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以及文化包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受“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西方国家对我国歪曲化报道以及历史上我国并不注重、不善于对外传播的影响,“一带一路”一些沿线国家对我国的国家形象依然存在歪曲、片面的认识。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我们应当借助此契机积极对外塑造和输出我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武术文化的传播是国家“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新的消息来源、交流途径和传播渠道,通过分析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武术文化传播起到的积极作用及不良影响,对运用新媒体传播武术文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刘山河 《青年记者》2016,(35):98-99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对西安乃至陕西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层次媒介融合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陕西媒体转型发展的关键“瓶颈”,成为制约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必须加大具备新媒体、数据新闻、财经新闻领域融合发展能力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力度,迅速改变培养能力严重不足的局面,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9.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关乎我国自身发展以及构建与世界新型合作共赢关系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当前全球化深入互动中跨文化沟通和国家形象传播的关键要素,更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图强、追逐梦想、深化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引领.在“影像媒介为主导的时代,图像标志着现代本质”,①动画语言这种融通中外的图示化表达方式,在对外传播中能吸引“听者”关注,满足他们了解真实中国的渴望;同时,用可被儿童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启迪幼小心灵——他们是决定国家未来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0.
李新建 《中国广播》2012,(7):6-I0004
7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全国16家报业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台作协议,相互借取传播优势,实现创新发展。双方互换签约书并共同启动“合作共赢”水晶球,宣告国家电台与地方报业集团强强联手,双方以“合作共赢”为原则.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享重大新闻资源。这是国家电台高速推进新闻改革、拓宽信息渠道广度和深度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广播媒体与平面媒体最大规模的跨媒体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1.
自21世纪初始,美国国防部和情报部门调集多方资源,力图借“战略传播”这一概念来整合美国政府多个部门分别开展的对内、对外宣传活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为推进包括“普世价值”在内的美国战略利益,美国必须开展更为有效的“战略传播”。  相似文献   

12.
在周边外交再次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热点和“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边疆省区对周边国家传播的战略价值和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以地方为发力主体、不断向内陆边疆转移的传播重心以及对周边传播在目标受众、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上的新变化,都逐渐彰显出战略传播的特质.在传统以新闻宣传为主的对外传播理念影响下,边疆省区对周边国家传播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体和对象的表现上都较为狭隘,亟须在战略传播的视域下对传播作整体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中国发展模式具体符号化后的体现,它描述了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回答了“中国梦与普通个人梦想的关系”,也回应了“中国梦与世界发展的关系”.因此,能否对“中国梦”进行准确、完整的国际传播,关系到我国能否掌握国际传播话语权、提高国家形象及影响力等重要问题.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是针对世界广大英语人口的中国电视频道,是央视对外传播的重镇.从2013年至今,CCTV NEWS分别以“Chinese Dream”“The Chinese Dream”“My Chinese Dream”为主题,做出了一系列“中国梦”专题节目.  相似文献   

14.
张喜燕 《军事记者》2012,(12):51-52
美军认为,信息化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使得战略传播在其国家安全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而心理战作为其国家战略传播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提升传播效果、弥补传播缝隙,达成国家和军队战略传播目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与其他战略传播要素呈现为互补与冲突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16年“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大健康传播时代的到来,电视媒体的健康传播迎来了良好发展时机.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引发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形式日趋多样,外延不断扩大,传播内容明显增多,对电视健康传播形成了很大冲击.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类健康节目应以“深”制胜,不断创新并引领新的健康传播语态,同时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通过信息整合,发掘“沉淀的富矿”,由“内容供应商”向“内容加工商”转变,形成多维的健康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一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周边合作的全新部署,也是全球化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本文梳理了相关国家官方、学界及媒体等主体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反响,并指出应有针对性地探索对外传播重点,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增强“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影响力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虞鑫  刘钊宁 《新闻界》2023,(3):15-25+76
战略传播既源于一个国家的战略部署,又直接影响着该国战略的实施推进。从历史来看,战略传播自诞生以来就与作为国家战略核心的“现代化”密切相关。现代化凝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制度特色、社会文化与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关于自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部署。因此,要理解与推进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构建,就应当回到当前中国的核心战略——中国式现代化上来。基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经验,以及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充分且精准的概括说明。据此,本文尝试厘清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之间的密切关联,阐明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意义,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部署,探讨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具体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8.
看了几期《网络传播》杂志,要说印象深的文章还是它的封面文章。在人们普遍关注国家“软势力”这个词时,与它紧密相关的词“传播”不得不提,而如今最快的传播途径——网络更是要重点关注的,如何“用互联网来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可谓是一个很前沿的话题,《网络传播》抓住了。  相似文献   

19.
田又萌 《出版广角》2016,(16):61-63
“一带一路”是经济战略,也是文化布局,作为文化产业重镇的出版业,理应被纳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战略会在增进沿线国家出版文化认同、拓宽出版产品多边市场及加大国家出版扶持力度上为我国出版产品“走出去”提供机遇。基于此,为提升出版产品的“走出去”水平,我们需在宏观层面加大国家的多方位出版扶持、在中观层面合理分析市场格局、在微观层面发挥出版企业的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后,不仅对欧亚各国经济合作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也对各国跨地域文化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新疆《大陆桥》杂志对内容生产样式和价值传播模式的积极探索,既是在传统跨域文化传播上的模式建造,也是在这种国家战略驱动下的自我进化,为新时期做好新疆外宣工作提供了有益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