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论“舆论纸币”的基本内涵,提出作为其表象的“流通属性”与作为其实质的“价值属性”之间存在认知盲点。结合互联网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扩散与反馈过程,提出“舆论纸币”在当下面临着舆论商品化的挑战,从这一视角出发应当高度重视当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3.
Web2.0带来的种种媒介潮流,网络应用、新闻网站、搜索引擎、视频文字、博客微博、UGC等Web2.0时代的实践,正对传统新闻业产生颠覆性影响。Web2.0及其后换代的不只是科技,更是信息传播、生活面貌、资源分享和社交方式的大变革,它对新闻传播的冲击不亚于一场革命。本文从技术变革的视角,从渠道观、内容观略论城市广播电视的现状与趋向。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改变甚至颠覆了信息生产、传播和接收的全过程。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由于传统媒体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大多是按照市场逻辑运行的营利性机构,所以这些媒体的报道内容大多需要平衡广告主和最有消费能力受众的需求和口味,社会底层无疑是被排除在外的--也就是说底层人群在大众传媒上并不具有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虞鑫  董玮 《中国编辑》2022,(2):71-75
在众多社交媒体当中,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智能媒体已成为我国网络舆论生态的主要平台,并且重构了内容推荐与关系推动在传播中的位置结构.作为一种技术高度嵌入、市场逻辑主导的媒介平台,"后台化生产"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内容日常化、形式故事化、生态垂直化,相应导致网络生态治理面临部落化、隐蔽化和滞后化的困境和挑战.基...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扩散的理论视角下,研究MOOC学习者活跃度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且借助已有MOOC平台,向特定受众实施问卷调查。通过对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用户的调查和回归分析发现:平台功能设计的互动性、学习者利用平台向他人分享的便利性、平台推行方的传播效果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活跃度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决策的独立性与活跃度呈负相关,与满意度呈正相关,活跃度主要受到平台上“他人”的影响,满意度则受到平台“自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智能传播时代,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算法推荐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之成为隐忧的,还有信息茧房效应.本文阐释了当前对信息茧房效应的片面解读,并基于信息效率的工具理性扩张和技术反思的价值理性回归视角,丰富了信息茧房效应的概念维度.通过对典型算法推荐媒体平台知乎用户的配额分层抽样调查,本文考察了使用时间、媒介环境、媒介素养、社...  相似文献   
8.
陈昌凤  虞鑫 《青年记者》2017,(25):66-6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与发展,各个学科领域都开始建构中国特色.特别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并列举了11个学科,其中就包括“新闻学”.当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一个学科热词、建设热点的时候,我们看到遍地开花的研究里,还有些基本问题需要廓清.我们认为中国特色新闻学是一个广义的学科指称,它有着其学科的基本架构,是一个体系,它是具有历史传承性与明确的传统方向的,它植根于中国的新闻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发展方向;它是有时间和空间纬度的,是当代中国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探讨信息媒介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对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公正与全面程度判断,与用户对公共话题认知程度、参与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过程]对585名微博活跃用户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他们对于各类型媒体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公信力判断,以及对25个公共事件的认知和参与情况。[结果/结论]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使用频率越高,对公共事件认知水平越高;对于负面特定事件,受社会媒体影响越高的用户自认为对此类事件的认知度越低,而受电视影响越高的用户自认为对这类事件认知度越高;尽管抽样用户认为微博较之传统媒体,报道全面程度和公正程度更高,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用户选择相信电视、门户网站、报纸等渠道高于微博。  相似文献   
10.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当世人都在为社会化媒体空前放大的“言论表达权”而欢欣鼓舞,并且认为这将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时,笔者却发现了与这种主流认知所不同的另一派景象:微博作为一个公共媒介,并不具有汉娜·阿伦特及其他社群主义思想家所设想的“公共性”政治的特征--对公共议题保持持续的关切和平等的讨论,并且容纳不同的事实和观点。相反,一个具有高度一致性政治主张和泛政治化倾向的“精英知识分子”群体逐渐成为“草根”的代表,夺得了微博这一拥有无限美好畅想的“赛博空间”的文化霸权,王维佳、杨丽娟将这种现象归纳为微博知识分子的“党性”,借用列宁有关报纸党性的言论,即微博“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