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于感性的形象思维和基于理性的抽象思维,都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心智素质,应当得到充分重视。但遗憾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却忽略了对儿童灵性的开发。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的天性,这种人类的天性也就是灵性。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在儿童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儿童的执着,表现的是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儿童的烂漫,体现的是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儿童的率真,反映的是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所以,在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等都曾经表示过…  相似文献   

2.
本就学与人类精神的关系及艺术精神的建构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类精神是不同民族化精神的高度集合,在对人类精神的保留、继承、再现中,形成了学自身的精神即艺术精神。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学艺术缺少代表作家人格力量、道德勇气的精神,艺术精神的直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精神生态危机与艺术伦理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作为对现实的超越性存在,它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对人类的精神生态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指向平衡人类精神生态的艺术理念。在现代艺术生态学新视界下,艺术还有滋养个体心性,推动人性优化生成的生态效应。人类经由艺术伦理生态达到对人类整体生存状况的体察,在获得感触的同时达到精神空间上的延伸和超越。艺术为人类的精神危机提供了弥合和消解的可能性,成为人类“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抵御精神生态深度失衡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在儿童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 儿童的执着,表现着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 儿童的烂漫,体现着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 儿童的率真,反映着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得较多的是热爱儿童,教育儿童,保护儿童,而事实上,尊重儿童是更高层次的热爱、教育和保护。蒙台梭利曾经非常深刻地指出:“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尊重儿童。  相似文献   

5.
朱学荣 《现代语文》2007,(9):128-128
艺术活动是一种人文性、情感性的活动,是创作者体验的过程,比较理想的儿童艺术教育应该一方面充分地保护儿童原有的艺术精神,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和提升他们的诗性智慧,使他们在不失去自身完整统一性,从中体悟生命、感受意义;同时,引导他们以更加多样、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达这份诗性,创造出更美的意象世界。在现实的儿章艺术教育中,为了找回传统艺术教育久已失去的艺术精神,我们可以考虑走向体验的儿童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对人类影响最大最广泛的就是音乐艺术,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甚至还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从另一个角度讲,音乐艺术也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当你听说俄罗斯的农民从草车上拽出大提琴,从腰间抽出长笛,从背包里拿出手风琴随时可以组成一个乐队,载歌载舞的时候;当你知道日本的工厂主与工人大唱《樱花》,而总经理可以指挥交响乐队的时候;当你听说美国绝大多数公民可以把几次转调的《星条旗永不落》唱得蛮标准时;  相似文献   

7.
金生鈜 《江苏教育》2012,(10):21-22
语言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凝聚,是每一个人获得精神滋养的源泉之一。语文课上的故事当然包含着人文的情怀,包含着人类生命体验的种种形式以及对它们的表达。正是因为语文的精神维度,语文的教学把儿童带进了人类丰富的经验之中,获得精神升华及其表现的方式。一个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试图让儿童的心智得以锻  相似文献   

8.
艺术作为对现实的超越性存在,它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对人类的精神生态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指向平衡人类精神生态的艺术理念。在现代艺术生态学新视界下,艺术还有滋养个体心性,推动人性优化生成的生态效应。人类经由艺术伦理生态达到对人类整体生存状况的体察,在获得感触的同时达到精神空间上的延伸和超越。艺术为人类的精神危机提供了弥合和消解的可能性,成为人类“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抵御精神生态深度失衡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初期,艺术一度辉煌,甚至引领着人们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的悄然变化。然而,在全球化背景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自身分裂出一种异己力量,使艺术生态失去了往日的秩序和平衡,造成艺术再也不能代表先进的市场意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升华人的精神.,平衡人类精神生态的障碍。艺术生态危机,或直接的或间接的,都与伦理道德精神相关。对此,伦理必须作出回应。本就此提出艺术生态的无害原则,伦理评判原则,教化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从艺术与人类精神的关系及艺术精神的内涵等方面,探讨当代艺术精神的重建。本认为人类精神是不同民族化精神的集合与高度综合,在对人类精神的保留、继承再现中,形成了学艺术自身的精神即艺术精神。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学艺术缺少代表作家人格力量、道德勇气的精神,艺术精神的重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论儿童游戏中游戏精神的衰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儿童游戏一直被认为是最纯粹的游戏。然而在现代社会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儿童游戏精神却面临衰落:知识和规范教学将游戏驱逐出了教育的领域;商业利益殖民了游戏的乐园;电子玩具控制了儿童的身体和心灵。儿童游戏精神的衰落现象值得教育关注。  相似文献   

12.
童话里的原始思维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莱的原型批评和普罗普的形式主义研究理论给予我们启示,寻根探源,从童话的原初形态出发,即从 人类早期的民间童话故事的研究中,探寻人类原始思维形态的存在模式是可行的,而原始思维正是现代艺术思维的发源,这种存留在童话-这一古老又现代,适合于儿童生命(与原始生命天然契合的生命)的特殊体中的原始思维,主要表现为:1.贯穿始终的化精神洗礼;2.超自然的,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3.万物有灵、物我同一的泛灵性。  相似文献   

13.
儿童的逻辑不同于成人世界中的概念性逻辑。儿童的逻辑汇入了并充盈着鲜明而强烈的感性色彩和浪漫主义审美意蕴的诗性精神。诗性的逻辑是展现儿童精神之特质的基本表达形式,也为人类理性精神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相似文献   

14.
精神追求:儿童艺术教育的必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童艺术教育中,人们往往过多关注儿童艺术技能的获得,有意无意地忽视艺术教育活动中儿童的精神追求.如何在精神层面思索儿童艺术教育的真谛,是广大儿童艺术教育者无法回避的课题.教师要在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自然、随机地激发儿童与艺术对话的渴望,在对话中不断提升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创造力,最终实现儿童艺术教育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5.
李翯 《教师》2010,(34):70-70
艺术是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美术则更是如此。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建设者、创造者。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还要有革新精神和创造本领。因而小学美术教育中儿童创新精神的培养,成了现代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儿童艺术教育的使命在于不断丰富和提升儿童的诗性智慧,引导他们以更加多样、和谐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更美的意象世界。艺术精神表明:艺术是诗性与物性的统一,原创儿童艺术体现了艺术精神,儿童用先天的形式感表达着质朴的诗性智慧。我们强调儿童的美术教育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终把对儿童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7.
艺术作为决定人类素质相互依存的因素之一。其视觉艺术的认定为:人创造的具有某种意义的可视作品。在其创作过程中与作品表现之间.存在着艺术家的意识与媒介或材质不断发展表现的相互作用关系。在艺术作品中都是作者赋予材质生命,然而材质又把自身的特性赋予作品中,艺术的精神品质就蕴含在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中。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文化价值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不仅为对自然界的认识提供了必要的工具(认识框架)和思想方法,而且数学还是一种艺术.数学中充满着创新精神,数学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化价值.其内涵有五个方面: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理性的艺术,充满理性精神;数学语言是科学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艺术思潮,总是经历一个反反正正,正正反反的过程。包豪斯不仅仅是一所具有先进教学思想和手段的建筑设计学桡包豪斯也不仅仅是二个拥有当时前卫艺术和现代设计经营的大本营,包豪斯更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设计体系;再次直面包豪斯学院教学,应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从本世纪初期至今日影响了整个国际现代设计及教育的理念。其中也传承着古典与现代的学院精神。  相似文献   

20.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基本精神。儿童是在游戏中长大的,喜欢游戏是儿童永恒的天性,也是儿童原始状态心理的直接显现。游戏在儿童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儿童文学要想迎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得到广大儿童读者的认可,就应该把“游戏精神”放到儿童文学的重要地位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