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13,(6):57-57
北京电视台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是一个涵盖电视台节目制播业务的一个完整的全台性网络系统,北京电视台联合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整个节目制播体系由十余个子系统组成,配备后台服务器近千台、工作站点一千六百余台。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从系统扩容建设、架构中的安全技术、策略管理和数据的安全备份等方面介绍江苏人民广播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该系统的建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播出形式和管理结构,为电台安全播出、精品节目的制作和资源共享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广告管理提供了科学分析依据;也为实现全台节目制播的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11,(7):58-59
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移动外场网络制播系统(以下简称移动外场系统),是中央电视台应对大型节目制播的一项创新型应用和工程技术实践。移动外场系统是一个高标清兼容、全网络、全文件化一体的制播系统,为节目制播提供了信号收录、节目编辑、演播室文件化播出、前后场素材/节目交换以及媒资归档回迁等全功能的网络制播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肖莹 《视听界》2011,(6):52-53
电视台的网络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节目制作网、新闻网、媒资、高清网、播出网在各个电视台的内部纷出不穷。而要实现全台网络化节目生产的目标就必须打通制播相连,主干平台、全台网也是在这个过程出现的已有思路。对于盐城广播电视台这样的中小型电视台来说,节目的生产也已走到了这种全台型规划面前,根据这样的现状,我们探索认证了一条适合我台的新型制播相连的方法——以蓝光存储系统+蓝光媒资为框架的两盘制播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制播分离背景下,作为播出机构的电视台的主要职责将发生转移。电视台一方面要做好新闻采编和播出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改变自制自播的节目模式,建立面向多主体、多渠道的节目订购采购、择优播出机制。打造优质播出平台。这就意味着,随着节目模式的改变,电视台在节目购买、排播、改进、淘汰等过程将面临诸多选择。只有节目购播前分析精准,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电视播出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将克服现有电视台节目播出质量不理想、可靠性不强、节目制作不流畅、管理不严密等问题,实现电视节目制播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播出自动化和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正>江西五套全流程数字化多媒体融合制播平台是江西五套自办栏目的生产基地,承载了日播节目大于5小时的生产任务,涉及节目制作的采、编、播、存、管等多媒体融合制播的各个环节。自2013年12月全面投入使用以来,系统运行平稳,并具有功能扩展能力和更大规模的制作能力。本平台由卫星转播车、集群式数字演播室和全流程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三大模块组成,在满足了电视台节目播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化、文件化、流程化手段实现了多媒体融合制播,使内容生产从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广播电视正经历着从模拟向数字转换的过程。对于电视台而言,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尤为重要,因为他是电视节目信号的总出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采用硬盘自动播出系统来完成播出任务。成立于1985年的南通电视台,近几年积极跟进技术发展的潮流,加快数字化改造进程,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2006年6月,南通电视台从广告节目播出的数字化改造为切入点,不但提高了广告节目播出的安全和稳定性,降低广告节目编排工作量,而且实现了广告、频道形象宣传、垫片等资源共享。改造后的系统与原系统相比,结构和功能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更加的网络化、流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目前,该系统已承担了4个频道的广告和宣传片的循环节目源的播出任务,同时也考虑到与其他业务系统平滑衔接,包括与将来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总编室系统、制作网系统的互联等,为将来实现全台一体化,全程文件化和数据总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句话观点     
《中国传媒科技》2009,(8):17-17
“总局把发展高清作为工作重点,全面部署、大力推进,一是要求电视台加快高清节目制播系统建设,二是要求电视台按照高清、标清同播的方式,积极筹备高清节目制作和播出,三是组织制订高清配套标准和政策措施,明确高清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广东电台新广播中心的落成使用,电台数字化、网络化的应用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全台四百多台电脑已全部联网,节目播出、日常办公、财务管理和广告经营都实现电脑化的应用管理。电台音频自动化播出系统、广告管理系统已在八个系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广播电视业的制播分离改革中,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如到底是"企宣分离"还是"制播分离"、播出机构与内容生产商不对等的市场地位、制播分离与节目本土化的矛盾、制播分离和节目直播的矛盾等.如何在制度和具体操作层面上解决问题,是制播分离改革顺利推进卞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数字电视技术和相关IT技术的发展,电视台制、播体系逐渐实现了数字化、文件化、网络化。目前,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制作、存储、传输、播出已完成了全网络化、全文件化转变,因此,具备了建立全域统一技术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的条件。全台技术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包含技术质量自动检测系统、节目质量评测管理系统两部分内容,其中技术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主要完成频道播出的高清成品节目的技术质量自动检测;而节目质量评测管理系统,具有对台内各系统成品节目文件单独  相似文献   

13.
总控系统是整个广播电台的枢纽,是全台采、编、录、播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担负着节目(含转播节目)的播出、监测、监视、交换、调度及传输等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万莉  张红生 《视听界》2005,(3):61-64
2004年4月26日18:30,江苏综艺频道出现了一档日播、直播的娱乐节目——《震撼一条龙》。这是一个以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为出发的节目,它打破了传统综艺节目周播、录播的通常做法,以日播、直播为生产播出方式,并据此实现了节目的即时性、变化性和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5.
熊忠辉 《视听界》2014,(5):20-24
大视频时代,渠道的互联网化和接受终端的便捷性,使得电视可以简化为由单个节目的制片人负责制作播出、运营,这就导致了制播分离成为电视台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在这一轮制播分离改革中,不论是电视台还是视频企业,都在探索获取优质内容的多种形式。制播分离不能简单机械地区分制作、营销和播出等环节和流程,而应采取产品经理负责制和项目负责制。只有从业务、组织、制度三个层面进行整体创新,制播分离才能发挥中国大视频业的引擎式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各电视台对技术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和改造实践逐步呈现出由单一制作功能向全台化、智能化、精细化过渡的重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全台网络化综合应用业务管理平台的建设成为管理层关注的重点,涌现出大量不同系统规模和应用场景的项目实践和应用案例。本文以北京电视台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设为背景,介绍了北京电视台在该方面的设计思路,并着重对"人、财、物、行政、广告和节目"等核心系统功能及其间相互接口方案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7.
播出季是一种新鲜的编排策略和操作方式,对我国电视业和广告业所带来的影响。论文指出播出季使我国节目创作模式和节目导向发生转变,加速了制播分离,并分析了播出季对本土企业、广告公司、广告目标对象等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一时期,在地方台频道节目结构的问题上,有一种讨论很值得关注,那就是线性节目与非线性节目的比例,日播与周播节目的定位。从新闻立台的角度出发,当然是日播新闻资讯节目越多越好,因为新闻节目播出频率的增加和内容的不断更新,不仅可以尽快形成频道特色,更可以为广告市场开发提供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9.
张祝祥 《视听界》2011,(5):28-31
为了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与广告节目及安全播出监测,系统采用最新的音视频监测技术与手段对信号质量的监测、节目内容监测、广告监测、节目存储与回放等功能,并通过大屏显示墙集中显示各类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设计,实现全面掌握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情况。  相似文献   

20.
汤集安  李立影 《传媒》2009,(3):46-47
制播分离(节目制作和播出平台分离)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在中国影视界提出来了,但一直推进缓慢,以致很多圈内人说制播分离“看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