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成熟的研究方法。在企业管理领域,教学领域,个人生活领域等有成功的应用。叠合楼板裂缝问题的思维导图绘制研究是在思维导图有效性,成熟性论证的基础上,揭示此研究的可行性。通过绘图过程的介绍及时发现叠合楼板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叠合楼板裂缝问题的思维导图绘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般结论。即:思维导图的绘制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思维导图的绘制者需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思维导图的绘制者不可拘泥于学科的教条和形式的教条;思维导图具有无限延伸性,具有自我思维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XMind软件简要绘制了光合作用一节的思维导图,以此说明高中生物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实现可视化的学科知识关联网络、动态模拟用户行为、挖掘馆员隐性知识及强大的搜索能力四方面,分析将思维导图方法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诸多优势;构建绘制学科思维导图的基本模型;选取PersonalBrain软件,以绘制学科思维导图元模型为例,详细阐述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可视化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写作,为作文教学注入了创新活水,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条关于作文教学的新路子。本文主要从分析学生的写作现状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导图写作的兴趣,教给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构思作文的方法,指导学生克服绘制思维导图中的不足,锻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评改作文。  相似文献   

5.
陈诚  张琳梅 《科教文汇》2020,(13):89-90
思维导图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设置传统教学班级以及思维导图教学班级,对学生进行课程教授。实验组学生基本掌握导图制作以及相关软件应用的技巧,并绘制了下颌第一磨牙解剖形态知识汇集导图,且认为思维导图的方法可提高课程的新颖性、启发性、条理性。最后,导图教学班级认牙考试的成绩提升与传统教学班级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结合,加强对知识的巩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教师需要注重在应用思维导图之前,充分考虑教材内容是否适合,保证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一、思维导图的特点(一)思维的特殊性思维导图的绘制和分析过程能够调动人的左右脑同时工作,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记忆链,有利于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思维导图是一个全脑的思维方式,需  相似文献   

7.
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阅读方法。思维导图具有直观化、发散化、艺术化的特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把文章的内容用文字、图像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于培养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层次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课前预习,授课时共绘共议,同画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课后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师生共育优质阅读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徐红玉  王正兴 《现代情报》2015,35(12):31-36
综合运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利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概念——思维框图",应用于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论文架构表达和辅助各类基金项目申报中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表述。归纳总结6种"概念——思维框图"表现形式和绘制要点,以实例说明其适用范围。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的"概念——思维框图",既包含了概念图的"网状"知识关系关联性表达,又具有思维导图"树状"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在绘制方面,相比各类思维导图软件,具有简便易操作、简洁易表达,单色易印刷,图式不受限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学习中,思维导图用来形象展示知识点间的关系,帮助学习者快速、清晰梳理知识脉络。为适应知识内容的更新,提高学习效率,提出了动态构建思维导图的思想。借助于邻接表存储结构知识库,采用有向无环知识图查找算法和基于隶属关系的知识树遍历算法绘制思维导图。实践证明,使用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JAVA项目教学要求学生综合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建模技术、J2EE构建企业级应用开发等专业课程知识,学生先修课程基础不同、知识结构不系统、综合应用能力差、学习吃力,而思维导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问题,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可培养学生学习的全局意识,明确方向,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让其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克拉克(A.Clark)与查尔默斯(D.Chalmers)通过思想实验论证外在环境在认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凸显外在环境在心灵中的构成性地位,继而提出延展心灵论题:世界的一部分是心灵的一部分,信念不局限在大脑中,心灵已经延展到世界。延展心灵论在近期西方认知与心灵哲学界引起极大的争论,亚当斯、鲁伯特、福多等人分别对延展心灵论的同等原则、耦合-构成、倾向性信念和即时信念等进行了质疑与批判;而克拉克、梅纳瑞等则进行了回应与辩护。更有部分学者,比如坎曼诺、安德森、麦冉,对延展心灵论进行修正与发展,提出了整合心灵、进化心灵等。延展心灵论可能在理论上还存在不足,但是它对心-身-世界问题的新思考,对于揭示心灵与认知的机制具有深刻的哲学和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认知工具,直观且形象地阐明了在认知领域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方式。本文尝试将思维导图融入物理学习中,并通过实践探索了基于思维导图的知识块5E建构方法,为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建构可扩展的知识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本性、未性并存,要实现优生,据人天整体观,务必顺应自然以生发本性,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天时、地利、人和。  相似文献   

14.
王立志  赵越 《科教文汇》2014,(7):181-182
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同心”思想。文中结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同心”文化的实践,研究了“同心”品牌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小珊 《科教文汇》2012,(10):114-114,117
传统的哲学思想与各国的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同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东方的思想家把"心"作为思维的器官。心为天地万物之心,无心外之物。因此在汉语中与灵魂、思维、感情有关的词和词组都与心(忄)有关。而西方哲学在其源头处与中国哲学不同。西方传统哲学认为上帝是宇宙之心。传统的西方哲学思想是建立在生理学的基础上,西方的哲学没有将"心"纳入认知的范围内,因此在英语中表示认知和表示生理上感情的反应的词是分开的。  相似文献   

16.
苏科臣 《科教文汇》2013,(16):105-106
陆九渊"心学"是汲取先秦儒家思想精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思想,形成了"心即理"为核心的"心学"体系。陆九渊的"心学"作为其哲学的核心范畴,它有无限的能动力,在他的哲学逻辑结构里",物"须通过"心"来体现或显现。陆九渊"心学"思想认为,人通过心性的涵养、剥落、存心、养心至求放心,从而获得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人的道德自由。  相似文献   

17.
无论传统或是当代科学家、哲学家在心理问题上分歧有多大,但都普遍认为我们只有一个心,并支配着我们的理性行为或活动。当代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如埃文斯在分析传统心理二元性基础上,结合当代认知科学中出现的双重加工理论这个新范式,标新立异地提出一脑之中共居两心,它们共同协作、相互竞争。两心假说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心理的本质、地形概貌,反思我们的常识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心灵哲学的角度来看,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沈烈荣  姜金伟 《科教文汇》2011,(36):178-179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包括内、外两方面因素,内因主要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外因则是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的否定性评价。自我同一性的获得需要给予一定的自由探索空间才能实现,如果这个空间受到限制,个体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便会出现逆反心理。疏解逆反心理的途径当从改善他人评价和扩大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探索空间入手。  相似文献   

19.
文章概述了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理论体系、方法论和学科发展趋势。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意识和心理活动、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等是基本研究主题。心理学对基本主题的研究在生物、个体和社会3个层次上进行,并且采用了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s)。按照这些层次和视角,心理学学科体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分支和领域。心理学的方法论与其理论取向密切相关,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多源性。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心理学成为一门枢纽科学,正在深刻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其内部各个分支之间的多层面交叉融合,形成了一系列新兴研究领域;在研究人的共性的同时,关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差异;心理学应用延伸到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为社会乃至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中国,心理学是一个亟待发展与加强的学科领域。尽快提高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原创性研究,发挥心理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是我国心理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