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所论的都市报纸,指晚报、都市报、商报、早报等城市报纸,它们都是以城市居民为读者对象的综合性大众化报纸,而区别于以各级党政干部为读者对象的机关报。在成都市,都市报纸就有七家,它们在同一发展空间中较量,成都报业竞争之激烈也因而全国闻名。 都市报纸以反映都市变动,服务市民生活见长,都市新闻、服务性和娱乐性是它的强项;在市民日常生活之外的影响力是它的弱项。新闻史上有条规律,一张综合性报纸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站稳脚跟后,它总要追求更大的影响力。它甚至不得不这样做,为了竞争,为了发展,为了适应阅读品位日渐提…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20~22日,“2000·中国西部论坛”在成都召开,1700多位代表、170多家海内外媒体、540多名记者齐聚成都。论坛已落下帷幕,回顾其间的新闻大战,分析都市报纸如何报道国际盛会,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所谓都市报纸,指晚报、都市报、商报、早报等城市报纸,它们都是以普通市民为读者对象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纸,都是立足都市服务于市民大众的生活类报纸。服务新闻越来越受到各家都市报的高度重视。都市报如何打好这张服务牌?这是值得都市报的服务新闻采编人员  相似文献   

4.
媒体竞争及黑板新闻学--师生对话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业竞争展望▲:张老师,您研究媒体竞争是从都市报入手的,能谈谈它的背景吗?●:成都是都市报的发源地,也是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都市报与竞争自然引起我的关注。正式研究的契机是2001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在成都召开“全国都市类报纸座谈研讨会”。会议讨论的焦点之一是这类报纸的结构重复问题,我作了发言。中心思想是:都市类报纸的竞争愈演愈烈,一番大浪淘沙之后,将会有两类报纸生存得最好:或者是大而全的综合性报纸,或者是小而专的专门化报纸。综合性报纸追求“一报在手,什么都有”,它就必然走大而全的路子。但是,这种报纸是典型的“…  相似文献   

5.
都市报怎样打好“主流新闻”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类报纸创办初期打的都是“市民牌”,从新闻题材的选择到写作,都体现一个“软”字。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发展,相对老牌的都市报和新创办的都市类报纸都开始举起“主流新闻”大牌。这种定位的调整,说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意识到“主流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通过这种调整,为进一步占据市场争得了主动。但对都市类报纸来说, 打“主流新闻”牌,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尚需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大城市都市类报纸竞争激烈,主要原因是同一区域的各都市类报纸趋同现象严重,在同一层面上分割市场,无序竞争。在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都市报纸应该积极创新,采取有效措施适应市场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一、都市报纸的竞争现状都市报纸是一种面向市民的大  相似文献   

7.
我们通常把机关报与都市报都称为“综合性报纸”,却往往忽略了它们是“不够综合”的报纸!它们分别占据着两个大的细分市场。仍按通常说法:机关报是“干部报”,都市报是“市民报”;机关报是“工作报”,都市报是“家庭报”:机关报是“严肃的政党报”。都市报是“大众化的通俗报”。不过,这两大报种开始出现相互渗透趋势,特别是源自受众定位调整,以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都市报向主流报迈进,传统党报也在适应市场中转型,增加社会新闻板块和生活服务板块,新闻彰显“软”、“近”、“实用“的平民姿态。  相似文献   

8.
当前,都市类报纸的市场竞争已成为报业中最活跃的一块。都市类报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日报,包括都市报、晚报、早报、商报、快报等;另一类是专门化报纸,相对于综合性日报的读者面和内容范围来说,它是针对某一读者群和关于某一方面内容的报纸,如专门关于体育、财经、娱乐等的报纸。按理说,专门化报纸与综合性日报是两类报纸,它们各自的竞争取向不一样,应该不会有太大  相似文献   

9.
成都商报是西部地区一张有着广泛影响力的都市报,占成都五大日报发行量50%左右的份额,居成都报纸媒体发行量之首.面对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以及同城其他都市报的竞争,成都商报发行量始终保持着稳步上升的态势,离不开成都商报发行投递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的付出.  相似文献   

10.
1995年,距今20载. 那年,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正式创刊.原本只是西部地区诞生的一份新报纸,但在激烈竞争和时代变革之中,第一个提出“市民生活报”的办报定位,第一个实践“敲门发行”的征订方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都市报”的冲击波,开创出了中国报业历史上一个崭新报系.由此,1995年也被称为中国都市报元年.  相似文献   

11.
都市报纸如何构筑深层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报纸发展的前景虽然广阔,但由于其定位趋同导致同质化竞争,进入门槛较低,必然引发激烈竞争。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是好几家都市报纸并存,如武汉就有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今日快报、武汉晨报等五六家,长沙有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消费导报、南方财经导报等几家。都市报纸只有经历一个“洗牌”的过程,那些克服了种种弊端、并具有独特魅力的报纸才能生存发展。那么目前都市报纸有哪些问题?在积累了报纸的品牌、人才和发行网络后,都市报纸如何增强生命力,构筑自己的深层魅力?目前都市报纸存在的问题1.缺乏原创性,内容重复,…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90年代倏尔兴起的都市生活类报纸,勃勃十余载,风生水起,在各地报业市场上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都市报作为市民报,信息量大,文字通俗,题材、内容贴近市民生活,传播广泛,影响力大。但在有的人看来,它似乎是没有多少文化含量的纸媒。其实不然。各地优秀的都市报从诞生之日  相似文献   

13.
吴定勇 《新闻界》2004,(6):37-38
当今的中国报纸中,市场化程度最高、读者最多、影响力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恐非都市报莫属。近年来传媒学者们对“都市报现象”作过深入的研究,但多侧重于探讨其在新闻传播方面的特点和创新,并将此视为都市报迅速崛起和走向繁荣的主要原因,而对都市报得以诞生、成长的社会历史条件甚少涉及或语焉不详。特别是都市报号称“市民生活报”,可“市民”到底是什么、都市报的横空出世与市民社会有何关联等问题,似乎少有论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4.
《记者摇篮》2005,(11):60-60
《成都商报》在全国平面媒体中率先推出了点播互动的《新视听》版。它突破了平面媒体的局限,通过报纸、短信、语音电话和网络电子版4个平台,为读者播报信息。社会版点播的有“社区小喇叭”、“健康天地”、“妈咪课堂”、“都市主妇”、“怎样养宠物”等分类信息,讲的都是事关市民衣食住行等实用生活信息。  相似文献   

15.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出版的1926种各类报纸中,党委机关报438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23%;都市类报纸(含晚报)285种,占15%。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我国报纸的第二大门类。①在这些都市类报纸中,由党委机关报或党报集团创办的都市报又占了绝大多数。都市报正在或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6.
我很高兴有机会来参加第十届全国都市报(晚报)总编辑年会。这种年会的形式很好,既为全国的都市报创造了一个交流各自经验、共商发展大计的平台,也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了解都市报最新发展情况的机会。我首先想要说明的是,由于“晚报晨出”等现象的出现,大多数晚报和都市报之间的区分已经不是那么明显,特别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将二者统称为都市类报纸。我在新闻出版总署分管报刊工作这几年,一直都在关注着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支持和引导都市类报纸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一直是总署报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2001年在…  相似文献   

17.
都市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入了相对成熟的时期。在报纸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都市报的定位从以往的"市民生活类报纸"开始向"主流化"诉求和"类型化"诉求的方向发展,出现了都市报的二次定位现象。本文以北京地区都市报为例,通过对都市报二次定位的内外部驱动力和二次定位的局面的分析,阐述了这种现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都市类报纸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强调新闻性、综合性和生活服务性,贴近市民生活。这类报纸的数量众多,覆盖面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也最为紧密。在报纸的规模、读者数量、发行以及广告经营等方面,其他类别的报纸都无法与之相比。都市报不是日报的补充,不是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元旦,《华西都市报》正式创刊,两年多后的1997年8月,该报的发行量就突破了40万份,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报纸的广告收入也一路直线飙升,目前已经达到了上亿元;与此同时,该报在广大读者和各级党委领导中均获得良好的口碑,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全国许多省会城市创办了以市民为主要对象的都市报。都市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追求市场,抓住市民关注的新闻,并适时地引导百姓的生活。“当好市民生活参谋、关注社会公共事物、了解市…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的都市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都市报是指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 都市报作为我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兴起于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0多家都市报.这些报纸以新的办报思路与理念,新的内部机制与营销方式,在新闻界产生了一股冲击波,形成了一个都市报的报业群体,被称为`都市报现象'.都市报已成为继机关报、晚报之后,我国综合性日报中一个新的报种,在全国报业大家庭里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席位. 都市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成为都市报群体的本质特征. 都市报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走向市场是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