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晓蓉 《大观周刊》2012,(48):259-259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教师精心地设计整个课堂语文教学。而往往出现“费时多而收获少”的状况。教师如何来解放自己,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且又能使学生“愿意学”、“会学”,成为一个个会思考、会分析、能创造的人。笔者认为。必须转换教师的主导地位,探索在课堂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崔海娟 《大观周刊》2012,(14):211-211
借助“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帮助实现教学目的,能大大节约教师的时闲.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能极大地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郭斌 《大观周刊》2013,(3):116-116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作法便是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理念是指导教学顺利进行的方向标。现在的语文教学提倡科学与人文并举,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自己的想法.他们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价值观上得到良好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谭荣 《大观周刊》2011,(37):227-227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怎么了?教师怨、学生气,社会不满意,症结在哪里?在教材?在学生?在环境?还是在教师?本文试图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强化师生的“问题意识”,构建“职业教育问题教学模式”。重点讨论“问题”的产生及其心理学意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个途径,旨在让职业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江雪花 《大观周刊》2011,(27):163-163
近年文化界对语文教学的批评日渐激烈:有批评灌输式教学法泯灭学生情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有指责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令人厌倦、不讲人道的,有抨击语文教材的解释体系味同嚼蜡、刻板无趣的,甚至竟有人咄咄逼人地宣称“中学语文坑死人”,声称语文教师为“迂腐的老朽”。  相似文献   

6.
刘耿花 《大观周刊》2012,(35):236-236
创新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以开放的角度对待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措姬 《大观周刊》2013,(6):152-152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简短的三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本源。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信息,巧妙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进行生活教育,并强调作为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8.
田敏  郭群 《大观周刊》2012,(43):321-32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且通过语文教学,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应该注重以学生为出发点,让语文教学尽可能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合,与课文内容和情感产生共鸣,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陈光亮 《大观周刊》2013,(11):231-231
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初中.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尽人意.A优率很难达到县市标准。这不仅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也还与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只有精心教学设计,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要改变目前“语文不景气”现象.语文教师一定要动脑筋优化教学设计,其基本含义主要包括:趣味、清晰、和谐这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胡安成 《大观周刊》2012,(45):321-321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作用之大自不待言,因而备受人们青睐。然而语文教学现状却实在令人担忧。虽然不少教师搞了许多教改实验,但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一时间,语文学科成为摆在学生学习餐桌上的“鸡肋”.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付景仙 《大观周刊》2011,(39):140-140
“小学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架空词语”进行教学的现象。笔者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运用比较法”、“演示法”、“联系生活实际法”、“分析词语的形体、构成”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具体操作及其理论支持进行有效性的实践重建。让教师有技巧、有方法实现具有丰富意义的词语教学;让学生真正有效的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作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谢慧 《新闻世界》2014,(1):176-177
培养创新人才应具有的创新素质是时代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师也应努力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创造力。本文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初探,归纳出“问题式”、‘嚷旗式”、“自主互助式”等几种创新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汤建 《大观周刊》2011,(48):152-152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千万不要让考试控制了我们的思想,别让“八股”式课文分析束缚我们的教学,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吧,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巴金文 《大观周刊》2012,(24):273-274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一种把教学理念转化成为鲜活的教学行为的勇气与努力。我们要不断探析初中语文新课标,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切实融入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同行。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5.
赵贺芳 《大观周刊》2011,(20):81-81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语文教育要通过教学语言去实施,教学语言是进行语文教育的工具和手段。语文教师要在不断学习中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说好每节课的导语,过渡语,结束语,运用幽默而富有魅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夏大财 《大观周刊》2013,(7):161-16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个性、情感和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黄丽 《大观周刊》2013,(11):218-218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广泛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阅读中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少一点强加,多一些自由,不惟“考试”是尊,不惟“形式”是崇,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孟丽娜 《大观周刊》2012,(8):164-164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的说,就是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自由地写作,学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新颖。“自主”“真实”“创新”“健康”是作文个性的基本的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达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我们每位教师要用心地培养每颗稚嫩的心,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段美茹 《大观周刊》2012,(47):291-291
高中生常说语文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其中文言文教学因其内容远离现代中学生生活,所需识记的知识繁琐而容易遗忘常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加上在教学实践中的确存在一些教师教学手法单一、死板的现象,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文学因素与人文内涵,不能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人文美,文学美。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完整高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知识、情感和意境相辅相成的过程,这种没有“情“和“意”参与的过程,“知”的效果也是难以持久的,因此出现文言文教学效果差,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并不奇怪。  相似文献   

20.
冯洁 《大观周刊》2012,(51):273-274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低,教师要充分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课堂中培养”、“在活动中训练”、“在实践中提高”,努力构建起高职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