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或",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多表示一种"选择关系".在数学上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逻辑联结词,可以构成逻辑用语,还有何谈?非也,请看: 在数学上,对于命题p和命题q,用"或"可以联结成一个新命题:命题p或命题q.对于这个新命题,只要命题p和命题q都是假命题时,这个新命题"命题p或命题q"才是假命题;只要命题p和命题q中一个为真命题时,这个新命题"命题p或命题q"就是真命题.可以看到,让这个"或"命题是个假命题还真有点难,概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这就是数学上的逻辑用语,"或"命题.此时,大家觉得"或"问题比较简单,可它有时很调皮.  相似文献   

2.
2.3"非"命题教材教法研究 "非"命题其实就是命题的否定,"非"运算就是构造一个命题的否定命题,这里应该不止只是对简单命题而言,基本的复合命题的否定也是应该理解的,因为反证法的核心就涉及命题的否定.  相似文献   

3.
简单命题可以合成复合命题,复合命题也可以分解为简单命题.在教学中,不少学生认为:复合命题分解为简单命题就是去掉"或"、"且"、"非",反之,就是加上"或"、"且"、"非",真是这样吗?请看下面数例:  相似文献   

4.
一、否命题与否定命题不同 否命题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后得到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高考从2004年开始部分省份分省自主命题,到2016年11个省份主动放弃自主命题,高考经历了从"统一"到"多元"再到"相对统一"的过程。分省命题后,部分省市对命题积极改革创新,促进了英语命题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相对统一命题,分省命题也有自身显著的弊端。为了鼓励改革同时减小改革风险,现阶段仍然很有必要保留少数几个发达地区的自主命题权。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点扫描(一)概念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相似文献   

7.
舒心 《教育革新》2006,(5):43-44
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它具有或真或假的特征“.非”在逻辑用语中称为否定联结词,表示否定的意义.命题的非是由否定一个命题P而构成的一个新命题非P(p),有时也称为负命题,命题P与它的否定非P之间具有矛盾关系,它们一真则另一必假,反之,亦然.一、命题的分类命题根据结构上的特点,可化分为:命题简单命题直言命题全称肯定命题(A)全称否定命题(E)特称肯定命题(I)特称否定命题(O!#"#$)关系命!##"##$题复合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非命题(即命题的否定!#"#$)!#####"#####$构造非命题是命题的基本运算之一,由于任何一个命题都有与它相…  相似文献   

8.
吴秋华 《文教资料》2012,(18):85-86
习作命题是学业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命题者应精心设计,使习作评价更好地发挥"指挥棒"的导向功能。为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习作命题需做到"三要":命题的取向要紧扣学段目标,命题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命题的表述要契合学生心理;还要做到"四变":变"大"为"小",变"抽象"为"具体",变"单一"为"多样",变"冷"为"热"。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存在多种命题形式,读懂命题中"材料"的功用和价值,就能从容地驾驭这命题中的材料,写出符合命题意图的好文章来。本文对如何判析作文命题中"材料"的功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含义 1.全称命题:对于取值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命题都成立或都不成立,则称这样的命题为"全称命题".常用"都是"、"都有"、"任意的"、"任何的"、"都不是"等词.如,(1)a,b,c都是正数.(2)对于任意的x都有x2 x 1>0.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复合命题判断、命题真假的判断、"非P"陈述、复合命题组合和"非P"与否命题解题的实例,对高中数学新教材增加的内容"简易逻辑"在解题中产生的误区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92):116-117
本文举例说明"什么是命题联想系统""为什么要构建命题联想系统"以及"如何构建命题联想系统"等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命题联想能力的现状,从而提出帮助学生建构命题联想系统提高化学解题能力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大部分省市相继进入新课程卷考试,使得高考数学命题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以前的"知识立意命题"发展到"问题立意命题",再到现在的"能力立意命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复合命题判断、命题真假的判断、"非P"陈述、复合命题组合和"非P"与否命题解题的实例,对高中数学新教材增加的内容"简易逻辑"在解题中产生的误区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5.
命题的结构     
逻辑学将命题分析为主词、谓词两部分的"两分法"抹煞了系词和其他动词的地位与作用,模糊了命题内部的结构和关系.分析命题的正确方法是"三分法",无论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都应当分析为三个部分. "三分法"不仅突出了命题每个部分的地位与作用,理清了命题内部的结构和关系,而且还可以为命题的三个部分作进一步的限制和区分,从而大大提高了逻辑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热点问题一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命题的真假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真假(1)命题"不等式|x+2|≤0没有实数解";(2)命题"-1是偶数或奇数";(3)命题"槡2属于集合Q,也属于集合R"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苏教版教材在"选修1-1"和"选修2-1"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中,通过具体的例子给出了命题的否定的概念:设p是一个命题,对命题p进行否定而成的新命题.在逻辑中常用"非"来表示,即命题"非p",可记作"乛p",连接词"乛"表示命题的否定.命题p与其否定乛p的真值关系如下:若p为真,则乛p为假;若p为假,则乛p为真.由于逻辑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和自然语言有些差异,并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语文试卷上,常见让学生甄别正确的读音、字、词等类型的命题。此类命题或以"划去错误"的"去伪"形式呈现,或以"选择正确"的"存真"形式呈现。因命题呈现形式不同,虽考查内容、目的完全一致,考察结果却有差异。其实,小学低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中,此类命题以"存真"形式呈现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的教学离不开评价,离不开命题.由于对命题的基本理论和课标中关于教学评价的理解不够,加之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把握不准等原因,致使许多老师并未真正认识到"命题对教学的作用",也不能真正掌握"怎么科学命制试题"的技术.基于此,笔者将从"从命题到教学:再识命题对教学的作用"和"从教学到命题:如何科学命制语文试题"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20.
克里普克提出的后验必然命题,指的是那些不能独立于现实世界的经验而得知其不可能不为真,且在形式上一般由两个严格指示词所组成的命题。克里普克对于这类命题的论证,可以重构为"同一对象的必然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必然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后验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偶然性幻觉之缘由"四个步骤。克里普克的严格指示词理论是其后验必然命题的核心和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