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让非授权用户利用已经分配给授权用户的某些频段.为了不对授权用户的通信造成干扰,认知用户需要对频谱进行不断的感知来判断授权用户是否存在.因此,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频谱感知技术,重点分析了能量检测的基本原理,并提出基于能量感知的合作式感知技术将是最可靠、灵敏度最高、最有发展前景的感知技术.  相似文献   

2.
频谱感知技术作为认知无线网络关键技术之一,正面临着日趋紧迫的安全威胁.开展安全频谱感知技术研究,对于完善认知无线网络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对认知无线网络安全频谱感知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认知用户攻击行为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种不同的用户行为特征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其次,针对恶意用户不同的攻击行为,对已有成果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对现有安全频谱感知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指出安全频谱感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1认知网络的出现1999年,Joseph Mitola III提出了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的概念.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用领域越来越多.然而在一定的区域、时间、条件下无线电频率是有限的.无限扩大的应用和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产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电频谱资源不足和现有机会路由方案存在的问题,通过将认知无线电技术和机会路由有效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对无线电频谱和节点Buffer进行感知的机会路由协议(SBA-OR:Spectrum and Buffer Aware Opportunistic Routing)。OMNET++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经典的机会路由方案,Buffer感知机会路由的平均端到端延时更小,吞吐量更大,负载更均衡。采用多信道后,性能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频谱感知方法易受噪声波动影响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认知无线电自适应双门限能量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双门限能量检测,通过比较认知用户接收的能量值和预定义的门限值,判断当前信道状态并自适应地选择一轮感知或两轮感知.推导了所提算法的检测概率、虚检概率和感知时间的性能表达式,并采用蒙特卡洛仿真得到信噪比与检测概率、感知时间的...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的频谱管理方式相比,动态频谱接入能够充分利用未被占用的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效率,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局面。本文基于双代理结构的认知无线电场景及离散事件系统,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动态频谱接入方案,并利用连续时间Markov链对该策略建模,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及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认知无线电系统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基于最小总错误概率准则推导了软判决协作频谱感知最优判决门限的闭合表达式,并且分析了各种频谱感知参数对最优判决门限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最优门限可以获得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2种性能指标的折中.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平均信噪比和软判决方案对最优判决门限影响较大,而样本数量对最优的判决门限几乎无影响.对于MRC和MDC两种软判决方案,随着协作用户数量的增加,最优判决门限值随之增加并且趋近于某一极限值.而对于EGC软判决方案,协作用户数对其最优门限值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认知无线网络中,恶意用户的合谋攻击给频谱的安全感知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分析现有攻击特点的基础上,对可能存在的攻击行为进行假设分析,并引入区块链技术与现有机制有效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能将用户历史交互看作公开账本,实现对用户合谋攻击的有效监测。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提高频谱感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认知无线电技术允许认知用户动态利用频谱空穴,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授权用户的活跃度、感知时间的大小、是否采用协作感知、认知用户接收信噪比和数据传输时延均影响频谱空穴利用率.建立了频谱空穴利用率的数学模型,目的是在保护授权用户权益的前提下分析各种参数对频谱空穴利用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及分析表明:为了提高频谱空穴利用率,认知用户可采取协作感知,采用最优感知时间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授权用户可采取提高信号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认知无线网络若干典型场景,提出一种新的空闲频谱检测方法以提高其检测概率. 通过消除空间虚警对频谱感知的影响,得到认知用户在路径损耗和多径衰落作用时的空闲频谱检测概率,同时得到多用户合作检测以及单用户在宽带环境检测时的空闲频谱检测概率并进行对比.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的空闲频谱检测概率与采样次数以及检测区域面积成反比; 采用"与"融合规则进行多用户检测时效果好于单用户检测,采用"或"融合规则时则相反;瑞利衰落会使检测概率进一步减小,而增加带宽则会使其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Cognitive radio (CR)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deem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pectrum utilization. This paper considers a spectrum underlay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in which the cognitive users (CUs) are allowed to use the radio spectrum concurrently with the primary users (PUs) under the interference temperature constraint. We investigat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by using the proposed joint channel and power allocation scheme under two transmit strategies to achieve higher data rates and performance diversity gain respective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provide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and spectrum efficiency of a cognitive wireless network.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类无线数据通信设备的不断推出,无线数据通信事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同时无线电频率资源却日益紧张,通信干扰现象也较为严重,造成传输速率低下、可靠性降低;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通过介绍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实现方案、和在现代高速数据通信中的广泛应用,揭示了扩频技术在解决常规数据通信传输速率低下和频谱利用不合理等方面,起到的主要作用,阐述了扩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大意义和通信技术的优良性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 distributed compressive spectrum sensing scheme in wideband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is investigated. An analog-to-information converters (AIC) RF front-end sampling structure is proposed which use parallel low rate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s (ADCs) and fewer storage units for wideband spectrum signal sampling. The proposed scheme uses multiple low rate congitive radios (CRs) collecting compressed samples through AICs distritbutedly and recover the signal spectrum jointly. A general joint sparsity model is defined in this scenario, along with a universal recovery algorithm based on simultaneous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S-OMP).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is algorithm outperforms current existing algorithms under this model and works competently under other existing models.  相似文献   

14.
超宽带技术被认为是无线电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在无线通信、雷达艰踪、精确定位等方面具有广闷的应用前景.信号设计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超宽带技术的应用及其在信号设计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详钿介绍了已有的有效的信号设计方法,井擂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线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无线钓鱼攻击更具有隐蔽性和破坏性.通过分析无线钓鱼攻击原理,结合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检测效率等因素提出3种钓鱼攻击AP检测技术:在服务端应用基于构建特定MAC管理帧的检测技术,在客户端应用基于路由跟踪和HDT算法的检测技术.综合使用多种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检测能力,使无线校园网络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为师生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监视网络普及带动监视网络的发展。随着用户的增多单独监视网络的布置与设计,使得资源重复布置的现象非常严重。基于WiMAX技术的城域网,采用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和天线技术,解决了移动宽带无线接入问题。以WiMAX技术为基础的城域网是一种可高效传输话音、数据、图像和视频等信息。集各种宽带多媒体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宽带网络。WiMAX技术可以提供中、高速移动情况下高速数据传输业务。从WiMAX技术的特点来看,该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移动视频监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及其分类,指出了目前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入侵检测系统(IDS)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分级多层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与技术,并分析了其网络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  相似文献   

18.
邓伟  廖涛 《教育技术导刊》2009,8(10):184-189
为了满足战后扫雷的实际需求,针对现有雷场探测技术的不足,设计基于多源信息同步探测、具有雷场扫描探测和疑似目标探测两种工作模式的雷场探测系统。系统由一个设置在安全位置的探测控制主机和多个具有飞行、探测功能的探测分机组成。采用基于LoRa的无线通信技术,进行LoRa无线通信模块硬件电路设计与动态自组网方式设计,并以Mesh网络拓扑实现自组网。最后,在雷场探测模拟试验场环境下对系统进行测试,在不同通信距离条件下对系统传输功率及丢包率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雷场探测过程中的多任务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