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在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职业认同内在机制与外在机制的建构的对策,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本文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角色定位模糊、流动性大、缺乏职业认同感、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领导认识、培养专家型辅导员、完善辅导员管理体制、建立辅导员业内循环机制等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民办高职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建设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但是据相关调查显示,辅导员大都缺乏对其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职业认同感的缺失必然导致队伍的不稳定,造成工作上的失误,这些都成为目前困扰辅导员群体的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分析了辅导员职业认同缺乏的一些表现和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东、湖南、河北、内蒙古等7个省份15所高职院校1062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历、毕业院校、专业、用工方式、所带学生数、职称、薪酬满意度和不同地区的辅导员在职业认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院因素和个体因素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影响较为显著。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学校层面要构建结构合理的辅导员队伍,不断完善辅导员的选聘和评价机制;学院层面要促进不同专业辅导员融合成长,发挥二级学院环境育人功能,为辅导员提供成长平台;个人层面辅导员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从业动机。  相似文献   

5.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职业的积极态度和强烈的投入感。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有利于他们坚定职业发展意志,提升工作满意度,降低职业倦怠水平。目前由于国家政策影响,辅导员专业知识技能缺乏以及系统评价体系缺失等原因,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的现状堪忧。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提出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希望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复杂化、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宽泛化以及现有辅导员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的不健全,越发凸显出高校辅导员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缺乏应有的认同感,造成了辅导员对工作的倦怠,产生了对其自身职业发展前途的困惑。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辅导员自身在工作经验、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知度,同时由于社会大众、高校职能部门、大学生等群体对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存在认识偏差,加之辅导员在薪酬政治待遇、职业发展空间、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使得越来越多的辅导员产生了职业认同危机,给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工作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显著影响着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及自身队伍的发展方面,因此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成为辅导员培养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增进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职业认同感低、岗位职责不明晰、考核机制不健全、培养体系不明晰等问题,提出应改善高职院校辅导员待遇和工作环境,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完善辅导员考评机制,建立专门的辅导员职称晋升序列,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构成和工作状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此形成了对辅导员职业认知和态度的特殊性,应从增强职业认同,学会职业心理调适;培养职业去趣,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知,端正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存在工作不安心、"主业""副业"不分、奉献意识不强,职业认同感不高等诸多问题。要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必须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培训机制、引导辅导员科学发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种职业的长足发展,既要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要对准入者极具吸引力和凝聚力。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起步较晚,工作任务繁杂,职业化发展滞后,建设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已成为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目前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发展概况进行分析,从加强职业准入制度、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提升职业认同感三个方面,提出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较高,但职业意志水平较低。女性辅导员职业认同度显著高于男性辅导员,专职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兼职辅导员。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26~35岁的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最低。在工作时间维度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工作时间越长,职业认同水平越低。基于此,高校应分析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从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存在职业经验不足、职业角色定位偏差、职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帮助辅导员走出困境,高职院校可采取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走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之路、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校学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的地位、角色很重要,但他们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进修学习的机会少、报酬与付出不对等,容易影响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本文以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为核心,深入研究分析影响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在学校和辅导员自身两个层面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育人质量和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为了解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现状,使用问卷调查了226名辅导员,发现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不高且离散程度较大;男性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好于女性的但情感认同不如女性的高;职业认同感在年龄上显著差异,且36~40岁的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最低。结合这一结论,提出了提升认同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下,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是加强高职院校教育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辅导员作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学习管理者与组织者,其工作的实效性与个体特征、工作相关因素、组织相关因素等联系紧密,应从重视个体特征,改善工作条件,加强组织支持三个方面提高辅导员工作投入程度,进而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促进其加大工作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中承担着教育、引导、管理、服务等多重角色,由于现实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相关激励制度和措施的落后,辅导员这支队伍职业发展陷入困境,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缺乏、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探讨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潜力,调动其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对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既有着高校辅导员的共性要求,也有着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个性特点,表现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带领学生构建良好年级学风和班风、开展调查研究、对学生事务的应急处理等方面。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充分兼顾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以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职责要求。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育人和管理活动的主体,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因此,应分析新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新建高职院校强化辅导员培训的重要意义,探讨构建新建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机制的方法,据此提升新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促进辅导员职业的发展,提高辅导员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浙江省几所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