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更需要拓展理论空间与学术想象力,找到契合媒介变革趋势、能解释不同时代信息传递与社会结构互动关系的研究径路。知识社会学作为一种探寻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与传播学有着极深的渊源。近年来已有学者对此进行关注,但多是在传播研究与古典知识社会学的哲学基础上探究结合点,而对以伯格和卢克曼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现实建构”范式及其内在逻辑机制关注不多。传播知识社会学探讨的是作为知识的传播,如何由社会建构成为一种现实,以及主观意义是如何转变为客观事实性的互构性机制问题。从欧洲传播学的最新讨论亦可看到,在深度媒介化的当下,现实建构范式为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切实的学术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知识权利与图书馆制度--制度图书馆学研究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38  
图书馆不仅是一种机构,而且还是一种制度。图书馆制度是民主社会为了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图书馆制度所能保障的公民的知识权利主要有知识自由的权利、知识平等的权利、知识共享的权利和知识休闲的权利。机构范式和制度范式是图书馆学的两大研究范式。以制度范式为核心的图书馆学研究就是制度图书馆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社会网络分析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研究范式。本研究试图以社会网络为视角,分析社会化媒体平台 中个人知识管理机制。从微观层面看,要将个人知识管理置于社会化媒体的情境中,在互动理念下实现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从宏观层面看,要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审视知识共享与协作。具体来看,强 弱关系影响知识传播意愿,网络结构影响知识传播机会,个人认知影响知识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知识管理研究范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论文关键词的共现关系构成的共词网络是一类代表科学认知结构的科学知识图谱.本文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中被引频次至少超过一次的有关知识管理研究方面的文献为载体,在提炼出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125个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以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为理论指导,以MDS(多维尺度分析)和K-core(K核分析)作为分析方法,以UCINET和Netdraw为软件工具,构建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共词网络,分析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的范式结构,揭示出我国知识管理领域的三大研究取向和主流研究领域的两大范式结构,离析出我国知识管理前沿研究中较有影响的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对数字化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方式、范式转换及其知识增长结构进行剖析,以深入了解数字化科学共同体的构成、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促进科研创新和社会进步提供基础。[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归纳及对比分析法,阐述数字化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方式、范式转换特征以及知识增长结构。[结果/结论]数字化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是在元科学和科学方法论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由外及里的变革过程。库恩语境范式向格雷语境范式的转变是数字化科学共同体范式转换的主要特征。信息理性开始取代数学理性是数字化科学共同体知识增长的新结构。  相似文献   

6.
社会网络范式下的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知识管理研究是一种新兴的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也是目前组织管理和知识管理领域的关注焦点。本文综合回顾了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知识管理领域的应用历史,确认了两个具体的应用领域和三个研究方向。针对当前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知识权利与图书馆制度——制度图书馆学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书馆不仅是一种机构,而且是一种制度。图书馆制度是为了保障公民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图书馆制度保障的公民知识权利,主要有知识自由、平等、共享的权利,以及知识休闲权利。机构范式和制度范式是图书馆学的两大范式。以制度范式为核心的图书馆学研究就是制度图书馆学研究。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信息科学元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信息传递模型理论、认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论对信息的本质与属性、信息与知识的表示、信息系统与用户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等信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的不同认识,指出这四类元理论思想分别代表了信息中心取向、个体认知取向、社会认知取向和知识形成理论取向等理论,反映了信息科学研究范式由"以系统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并简要总结了这些元理论方法在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媒介技术的创新与扩散,使得数字出版的社会文化影响仍处于弥散之中。文章借由探究三组关系——出版与新闻、知识与平台、个体与社会,考察数字出版之于社会与文化的深远影响。出版与新闻之间的边界正在模糊,两者的本质和表现形式正在不断趋近。平台时代改变了知识之间原本相对平行的关系,表现为知识竞争与创造依附:知识之间不断加剧的竞争机制,给用户的知识获取制造了新的困境;互联网的头部效应造成用户与平台之间趋向于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长期依赖关系。数字出版打破了出版尤其是阅读活动的匿名性,重构了出版各环节中的主体关系;从传播范式层面讲,数字出版使得出版由“撒播”转向“对话”,出版由专业化行为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化的数字实践。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学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三种知识体系:"经验知识体系"、"理论知识体系"、"学科价值体系"。"经验知识体系"继承和发展了图书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经验知识传统,强调学科知识的经验性质和应用性质,研究范式带有鲜明的实用主义方法论特征;"理论知识体系"以"如吾所识"的思维方式,对图书馆学科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图书馆与社会、历史、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在研究范式上表现出开放性、成长性特征;"学科价值体系"以"如其所能"的思维方式,致力于对图书馆、图书馆学科的价值、核心价值和终极价值的探索,其中,强调"转知成慧"的终极价值命题,对于构建学科"核心论域"、引领学科研究范式的二次转变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