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西方学者从事中国史的研究是在以下几个重要层面展开的;第一,不同的历史学家基于不同的观念所进行学术研究的目标和学术问题也是不同的。第二,在历史研究中,比较和对照的方法是提出问题,以及将研究结论提升到更具有普遍意义层面的重要途径。第三,对史料本身的文本批评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步骤。第四,西方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史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历史记录的不完整性、将当代的假设和思想置入历史时期的诱惑和危险、对中国丰富史料的熟悉程度等方面。第五,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研究意图和方法。最后,西方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史的未来之路在于对两种相似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关注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在分别针对专家学者和其他领域研究者以及普通读者三个层面上进行中国史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有使用口述史方法进行革命精神传播的传统。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一,通过对沂蒙精神的口述史研究实践,发现口述史研究过程中,访谈者与受访者的关系构建是否成功对研究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如果将访谈者与受访者的主客二元关系转变为双重主体关系,共同构建口述史料,将有利于促进口述史料的客观性,进而有利于沂蒙精神传承的主动传播,同时,亦可以构建对老兵们的主体关怀,进而更好地讲述革命故事,增强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3.
顾颉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上古史、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一名长期埋头于卷帙浩繁的史料卷轶之中的学者,对于史料及文献编纂亦有其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本文分析总结了顾颉刚的文献编纂理念,试对他的档案编纂思想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门惠丰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习武与授武之路、武术文化交流、创立东岳太极拳、武术继承与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苗族口述史歌是苗族历史文化在民间口头传承中的折射反映.对黔南苗族口述史歌进行介绍分析,认为在翻译整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其史料价值、民族学价值、民俗学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史作为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其发展和研究离不开历史文献的支撑,但由于环境史在历史学科中的特殊性,一些文献中不常被人关注的内容恰恰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据史料中所见环境史信息的分布状况,按史料的来源、史料记述的内容、历史时间的纵向排列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环境史史料进行整合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过程中,对口述史料、田野考察资料、考古史料和其他非文字史料等特殊史料和文献的处理也值得注意.环境史文献的分类进行梳理及研究,对推进环境史文献学的建构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敕命和诰命这种圣旨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文献意义,对于研究文化、风土人情、社会风貌,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圣旨还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书法的上好资料,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而那些与重要人物相关的敕命和诰命则尤其珍贵,可以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史实提供佐证,同时亦为进一步了解封赠制度实施的具体情况补充史料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渤海历史研究史料缺乏,新史料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对新史料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加强对新史料的研究,注意其真伪、用途、历史背景和作用等.本文挑选一条新史料试加辨证,目的在于提醒学界慎重对待新史料,同时充分发挥真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夏柏华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竞技武术训练、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与执裁、武术散打试点与规则制定、撰写与主编武术教材、电视剧武术指导工作、武术研究院工作、武术交流活动、师徒传承、职业经历总结等。  相似文献   

10.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张山先生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国家级武术裁判员的产生、学校武术开展情况、武术外交工作、散打运动的试点、1980年武术座谈会和1982年武术工作会议、武术科研工作、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武术段位制、主编及参编武术教材、武术研究院成立、文革时期的武术、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竞技武术工作等。  相似文献   

11.
胡惟庸案是明初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对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史料对此案的记载疑点颇多。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置于明初特殊的历史和社会矛盾中,就会发现胡惟庸案决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是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步骤。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发展.使它具有与以往朝代不同的特点。对明初中央集权问题,我们既要看到它对维护统一方面所起的作用,而它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不能低估。  相似文献   

12.
图像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之一,具有文字史料所不具备的可视、直观和生动等特点和优势。将图像史料运用于世界史教学,不仅有助于历史场景重构,减少学生的专业陌生感和隔阂感,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发现新问题和拓宽新视角。本文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贫困与济贫”为例阐释和分析了“图像证史”在世界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在运用图像史料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历史研究规范和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发挥图像史料的优势,最大化地实现“图像证史”在历史教学和研究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许雪姬的《他乡的经验: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口述访谈》,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历史的评价.其深层意涵在于透过反省历史的本质,揭示了日治时期特别是抗战阶段,台湾人如何通过逃离殖民地而建构抵抗的政治叙事文本.日治时期台湾人的他乡经验与整个民族的抗战史息息相关.考察许雪姬《他乡的经验》文本,既能让今人不忘历史并对现实产生诸多反思,又能让读者辨识口述访谈带来的另一种历史的景深.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年龄偏大,传承人断层现象明显;缺乏对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的专题研究。而进行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可提升传承人话语权、丰富苗族鼓舞史料、挖掘传承人身体记忆、留存即将逝去的"声音"。提出应从尊重传承人意愿与隐私、重视访谈资料的文字转录工作、加强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的数字化保护、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专业人才等方面推进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研究。  相似文献   

15.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吴彬先生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北体求学、社会习武、北京武术队建队、传统武术与运动员训练、武术兴趣培养和优秀运动员培养、举办国际套路培训班、报方案“解禁”散打、从影经历、组织大型武术活动、武术入奥与科研、国外教学与交流、武术进入中小学会议、全国武术比赛规则讨论、获优秀教练员和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经历、武术人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16.
高彦休是唐代末年的史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唐阙史》.该书记载了唐代大历年间至乾符年间(766—879)的种种逸事.其著书的目的在于补正史之缺失.其内容虽然含有一定的志怪传奇的部分,但多数仍平实可信,为现代学者研究唐代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提供了宝贵史料.其对部分史料所作出的史论也反映出高彦休的历史记述观、史料选取观和史学功用观等史学观念.总结高彦休的史学观对其本身的思想研究和唐代末年的史学观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过程中,学科交叉与融合致使研究方法“跨界”。文章对案例分析、口述历史、体认表达等3种“当红”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提出:当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案例研究目的不是单纯对案例的描述阐释,更为重要的是深层挖掘和理论建构;口述历史是史学工作者需对口述史料加以注释、认证、说明的成果;体认表达的理性化指“体认”应立足于西方认知理论的逻辑起点。同时,应聚焦于强化研究方法的规范与完整,关注于研究问题之上选取恰当的研究方法,注重于围绕研究问题合理地选择和组织事实材料,专注于注重证据链的形成与研究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理顺"口述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发展脉络,分析影响口述史博物馆化的相关主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和个案研究方法,重点以北京奥运博物馆为个案研究对象,介绍北京奥运博物馆"奥运口述史"项目的创新尝试和实施过程,分析"奥运口述史"项目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通过对"奥运口述史"一期项目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的归纳和分析,对"奥运口述史"项目的意义,一期成果的特点和价值等给出了定性评价。对"奥运口述史"项目的后续推进,北京奥运博物馆的长远发展,如何实现二者相融合、共发展的创新方式和途径做了有益的探究。旨在更好地发挥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功能与优势,更好地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承中华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具有现代意义的河南高等音乐教育距今已有百余年,一代代专业音乐人开拓并发展壮大了河南高等音乐教育,推动了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声乐教育家吕岱声将美声唱法带到河南,推动了美声教育在河南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艺术人才;翻译大量外文文献,编写了一套中外声乐教材,开创了河南声乐教育有正规钢琴伴奏乐谱之先河。基于现有文献史料及对吕岱声先生生前的访谈口述史料,全面解读先生与河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关联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南宋史学家洪迈历史评论的重要内容.他凭借深刻的洞察力、独特的历史观、朴素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历史人物,通过纵横比较得出"可资于政道"的真知灼见,并抒发一个历史学家褒扬忠义的历史情怀,因而对后人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