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康熙朝为代表的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是研究清代宗藩体制变革的重要对象,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特点在于:它在继承中国封建王朝传统宗藩体制的基础上对内藩政策实行着“中国化”的变革,实行着封建王朝“天下观”下的“中国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清代中前期通过强化清中央政权对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而非“一统”,加强了蒙古各部同清中央政权统治下各民族的融合。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基本上完成了对内藩的“统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将清朝“天下观”下的内藩、属国作了很好的“内、外”之厘定,为实行“中国”由传统儒家意识下的“天下”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之转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完成了对蒙古等边陲区域的统一工作。  相似文献   

2.
清代皇庄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皇室庄园,清代畿辅皇庄是封建庄园的一个典型。皇庄的土地经营方式为农奴制与租佃制并存;拥有管理皇室事务全权的机构内务府,采用“更名顶替当差”、“征输考成”等手段对皇庄实行管理;皇庄的生产结构为以粮为主、兼顾其它的传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3.
考察清代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不能忽视汉学、宋学与史学的交互作用。由于汉学、宋学时而斗争,时而合流,影响到清代史学,也就表现出时而重考据,时而又偏重义理的情况。在汉学影响下,清代史学出现了与宋明史学迥然有别的风貌。史学领域重考证、轻议论的治史风格逐渐形成;学者移汉学治经方法以治史,丰富了治史方法;《春秋》笔法,以正统论史,以“天理”、“心性”论历史盛衰遭到拒斥。汉学对清代史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同时,清代史学也以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影响着汉学和宋学,拯弊纠偏,在“资治”的层面上引导清代学术思潮向史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从民族政策供给、土司制度设计和区域与民族实践等视角研究清代改土归流,呈现出成果涌现、领域拓展、方法创新的发展趋势。专家学者从长时段、“整体史”角度,力争宏观、中观与微观相统一,突出比较研究和现实关怀,进一步深化了清代改土归流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金兰 《教育探索》2003,1(7):25-27
孔子的教育模式是一种重视人的素质的教育模式。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思想,含有朴素的提高全民素质的思想;“六艺”与“六书”教育,反映了孔子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为了塑造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君子人格;启发式教学与注重知行统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渗透着“悼亡”与“自悼”两种情结:“悼亡”是对亡妻卢氏的深切悼忿;“自悼”是自伤漂泊的身世,苍凉的命运。这些与词人的个性气质、家世生平、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正所谓:“闲坐悲君亦自悲。”  相似文献   

7.
书法之意象     
如何理解书法作品中的“意”与“象”,是书法创作与欣赏的根本问题。本文就清代文艺家刘熙载提出的“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的观点进行了肯定和论证,同时还提出了它在书法创作、欣赏中一连串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8.
要发展新时期的学生工作,在个体发展方面,要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人进步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宽泛眼界与求实精神的统一;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完善制度与机制保障的统一、教育培养与监督管理的统一;在学生培养方面,要坚持“人”与“才”的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统一、现实与前瞻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视唱练耳是高师基本乐科重要课程之一,以技术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如何从主体性原则出发,在教学中贯穿育人线索,有四条重要原则:一是主体目标即教学目标定位;二是把握客体对象即把握教材与学生;三是主客逻辑统一即教与学的统一;四是综合行为体现即学生的社会化。这四条原则,可以分别简称为“视”、“意”、“思”、“行”。  相似文献   

10.
“索性”在宋代的《朱子语类》中已经产生,元明清时期使用频繁,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但是清代用法与“索性”相近的副词相当多,如“爽性”、“率性”、“索兴”、“爽得”、“头信”、“投性”、“投信”、“干脆”等,不过后来“索性”类副词又趋于统一。这反映了语言现象大都是由纷纭繁复走向规范统一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清朝疆域辽阔,统治者在对边疆进行经营管理时,非常自觉地通过官方修史来表达自己的边疆观念。其表现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官方修史把边疆的各种变化及时写进史书,以昭“天下一统”的疆域观念,不断强化人们的国家版图意识。二是着力记述边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祖国边疆统一。三是记载统治者对于边疆问题的忧患意识,及时总结安定边疆的经验,警醒人们注意防范边疆危机。把史书编纂与王朝疆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官方史籍的修纂,记载国家疆界,强化国家一统,借修史表达统治者的边疆意志和利益要求,是清代官方史学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有清一代,边疆舆地赋的创作蔚然大观,其代表为《西藏等三边赋》,突出地体现了征实的性质和特点,与此相联系,向来被视为地理著作。其征实性,不但体现在作者的意识上,还体现在赋作的内容上。其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征实性,原因概略有四:一是与清代地理学思潮的兴起有关,二是受当时学术风气尤其是考据学的影响,三是作者本身就是地理学者,四是作者都亲历过边疆地区。而清代边疆舆地赋的征实性,贯穿了强烈的边疆意识和经世思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世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几千年“大一统”传统思想的中国封建王朝至清康乾盛世下也发生着变化。清廷在继承封建统治体制和观念的同时,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加强了对中国的统一。其中康乾盛世下清廷的西藏及黄教政策就充分体现了此点。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清廷通过几次对藏用兵和体制改革,最终使西藏由中国传统的藩部转变为受中央政权有效统治的地方必要行政区域。虽然其间清廷在某些政策的运作上还存在不足,但此举却极大地强化了中央对西藏等藩部的统一,并最终促使传统的“大一统”帝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  相似文献   

14.
王独清与艾青都曾在诗歌中描绘过罗马这一异域形象。前者一方面以罗马形象作为民族镜像,力求借此使中华文明取得西方价值评价体系的认同,从而加强民族的自我认同,并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寻求合法性;另一方面又以其作为自我镜像,折射出诗人作为没落贵族子弟的内在心理。后者以本民族当下时期的精神动力为衡量标准来对作为复杂的他者形象的罗马进行阐释,以此强化民族的自我认同,并增强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振兴中华"的口号最早是由孙中山提出来的,但实际上自嘉庆、道光以来,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家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振兴中华的使命感.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晚清思想家"振兴中华"的使命感缺乏认真总结.本文认为,晚清进步的爱国思想家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是建立在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上的,主要体现在积极从事救亡图存的爱国活动,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投身于社会改革(或改良)和革命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冷战的产物,维系朝鲜半岛半个世纪“冷和平”的《停战协定》,已难以适应冷战后朝鲜半岛局势发展的需要。自2000年南北首脑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后,朝鲜半岛民族和解、和平和统一的进程已经开启,这为朝鲜半岛建立和平保障机制创造了积极的条件。而在半岛局势朝着缓和、和解的方向变化时,制度化的和平保障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半岛局势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旧中国中华邮政的统一与发展述论(1912-193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清邮政建立以后的很长时间,仍然存在着与邮政平行的其他通信组织,即国家邮驿、民信局和“客邮”局。民国时期,在邮政当局的积极整顿下,中华邮政逐步取代这些通信组织并实现统一。由于中华邮政始终保持着全国集中统一管理,因此在中华邮政建立后20多年中,发展比较健康和迅速,成为近代邮政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华邮政的统一和发展,同时也对近代国民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战乱纷争,诸子争鸣,勘称我国历史上一大乱世。在这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的背景下,秦国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引领时代的健儿。秦国在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上萌发出来的大一统的文化思潮及独具匠心的文化格局成为其统一中国的重要因素。这些最终促使秦人走在历史的前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统一的。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应充分体现、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清代定鼎之初,即宣布采行科举取士之制。沿袭相对较为完善的明朝科举是并不熟悉科举的满洲贵族迅速实现开科取士的便捷之途。在顺治朝建立清代科举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不断调整与补充,科举制度步入了鼎盛,其缜密与完善程度远超前代。嘉庆、道光朝虽将多项科举制度发展成定制,但受内忧外患之冲击,科举弊端逐渐显露,衰败之势已逐渐显露。咸丰、同治朝,科举已无法沿着其制度之规定正常运作,发展新式教育、改革科举成为晚清有识之士之共识。至光绪朝,清廷虽对科举进行了局部改革,终回天乏力。清廷被迫下诏停废科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