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经典"一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在的一些报纸、书籍和影视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经典”这个词,如经典葡萄酒、非经典逻辑、民族经典、红色经典电影等等。在这些表述中,“经典”的含义也不尽相同,那么“经典”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对其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2.
“红色经典”作品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将其选编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有其深厚的教学意涵和精神价值。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经典”作品的选编情况和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阅读体验、探索“红色经典”作品课外阅读教学、立足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经典”作品教学,将“红色经典”教育渗透每一名学生的心中,使他们自觉承担、继承、发展红色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文学经典是近年来文学批评中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本文以《白鹿原》的经化历程为对象,认为《白鹿原》经过初期的“文学史经典”、“批评家的经典”“ 行性经典”的三重定位,再到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再经过“评奖风波”和“版本之争”,最终确立了它的经典性地位。同时,本文还揭示了存在于当代文学中的经典问题-“是谁维护着何种经典”-的特殊涵义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外译学界对多元系统论的诸多批评都指向该理论中的术语和概念问题。本文以多元系统论中“经典化”这一并不显见却极为重要的概念为出发点,尝试对该理论中的术语和概念评价问题作出回应。通过重读“经典化”概念,追溯其提出的时代语境,发现多元系统论中的“经典化”概念尽管来源于从俄国形式主义,但由此衍生出“非经典化”、“静态经典”、“动态经典”等一系列新的概念。这些概念不仅是对当时文化研究浪潮的呼应,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而且还使译学界注意到以往被忽略的诸多文学形式,从而拓宽了翻译研究的时空维度。多元系统论中“经典化”概念不仅仅只是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简单挪用,而是在对其明确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演绎与重构。  相似文献   

5.
张新科先生新著《〈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对于史传作品的代表作品《史记》文学经典化作了理论性探讨,其“文学经典本质说”“建构路径多样说”“读者主体能动说”,是“史传作品文学经典化”的理论框架,使该论著成为研究“史传典籍何以文学经典化”的开先河之作,是史传作品文学经典建构理论性言说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红色经典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学现象,构成了中国1950年代文学的主体,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沿革。红色经典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时期,1950年代获得发达形态,它的影响至今犹存,特别是随着“重写文学史”与“重读经典”口号的提出及“重读”、“重写”工作的具体展开,对“红色经典”的重新审视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在强调其艺术性的同时,对其政治性维度的研究也发生了重心转移,即将红色经典与政治美学联系起来考察,厘清其生成的内在理路与外在机缘,以求对红色经典进行全面而客观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经典的构成”与时代社会的变动及其现代性的逻辑息息相关,就选本编纂所涉及的八十年代文学经典化问题而言,其不仅表现在通常所谓的作品的经典化上,还表现在经典作家的确定、文学思潮的建构等几个方面。选本编纂不仅仅是在“选”“编”作品,其实也是遴选作家和构造思潮。特别是争鸣性作品选,就其所制造的经典而论,这是一些“开放式的经典”,其“经典性”正在于“相关性”属性的构造,以及因此而开创的话语敞开的空间,为各种相关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提供了多种可能,其“经典性”往往不会因为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很快消失。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时代》2014,(7):F0002-F0002
常山县狮子口小学注重特色发展,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追求“严谨治学,和谐发展”的目标,谨记“勤奋、守纪、团结、创新”的校训,以“诵读经典”为主题。打造“书香校园”。学校积极倡导“与经典相伴”、“与经典亲密接触”,开展新颖多样的活动,将读书从一种需要上升为一种责任、乐趣和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教师走进经典,研究经典.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使学生爱上经典,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多年来,在浓郁的书香氛围熏陶下,同学们创作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书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经过百余年译介历程,终成中国文学异域经典化中的成功案例。本文从经典化的“经济性”“教学性”“学术性”和“社会性”四个维度来考察《西游记》四个主要英译本的经典化历程。研究发现:李提摩太译本属于前经典中的典型,译本虽在百年后通过重版在“经济性”方面取得突破,但仍未成经典;韦利译本经典化属于经济性驱动类型,译本的经济性助推其达成其他经典化条件;余国藩译本属于学术性驱动类型,译本的学术性带动其满足余下经典化条件;蓝诗玲(Julia Lovell)译本属于直接经典化类型,得益于国际书商的护持,译本甫一出版便冠以经典之名。通过考察《西游记》英译本经典化方式可为当下中国文学经典外译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0.
所谓“红色经典论断”,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伟大导师著作的一些论述。实践表明,在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论断”,使其明确“红色经典论断”的价值指向,对探讨相关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世人对于“阳明学”诠释经典日益“空疏”的责难,泰州学派发起了一场旨在不背叛阳明学立场而修正王学之弊,让经典解读与“百姓日用”相联系,建构平民化诠释学的运动.他们以“身本论”替代“心本论”,重建儒家经典诠释形上学;以“淮南格物”替代“穷理”“正心”,发明“百姓日用之道”;以“践行”替代“践形”,主张经典平民化诠释之实用性.在其学说建构中,充满了近代文化转型的启蒙因子,佛学元素在经典平民化诠释的生成中不断闪现,颇具美学意义的“狂”是其独具的学派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推导说明德布罗意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三者之间,并不满足机械波和电磁波等经典波所遵循的关系,其波长、频率也不具有经典理论所描述的物理意义。其原因是德布罗意波并非经典波的简单再现,波粒二象性所指的“粒子性”和“波动性”都是具有独特含义的。  相似文献   

13.
遵义县第一小学立足校情,将诵读经典与学生养成教育结合进行研究,采取了“每周一训导言行”、“经典诗文教学引言行”、“主题活动促养成”、“每月一歌唱经典”、“书画经典练耐性”、“游戏活动诵经典”、“走廊文化促养成”等有效措施进行研究,对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儒学经典的欠缺,使大学生终究成为“失根的兰花”。作为人文课程的教师,有责任借助于儒家经典,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的教育,以全方位提升其人文品位。儒家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浓缩,是中华民族“软实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民族,而“经典”与“礼仪”更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近年来,我园本着探究如何在幼儿教育领域传承与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科研理念,将“经典”与“礼仪”教育融为一体,开展“诵经典、习礼仪,诵经典、识博文”的经典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用直译法和意译法翻译文言文,其作用仅仅局限于学生“习其句读”,不能让经典走出“象牙塔”,一般读者和大众只能“心向往之”,严重制约了经典的大众传播.如果采用释译法翻译文言文,就能突破以往传统译法的瓶颈,促进经典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了望台     
刘康在其发表于《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的文章《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中认为,红色经典是中国50年代到60年代以革命为主题的文化生产,是建立革命文化霸权和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红色经典包括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以及民族形式与民族语言的论述,以及从40年代延安  相似文献   

18.
李圣锋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1):89-90,101
从义理的角度论述了朱熹的经典诠释方法,认为“理明经通”、“理辨真伪”、“理为纲纪”、“理一分殊”是朱熹的经典诠释方法。从义理的角度通过对朱熹经典诠释方法进行总结概括、挖掘整理,以期达到对朱熹经典诠释方法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经典逻辑由于出现了“实质蕴涵怪论”而遭到非议,其原因无非是把经典逻辑当成了“普遍适用”的逻辑规律。本文从实质蕴涵概念入手,概述了多种蕴涵理论,从而为实质蕴涵及其“怪论”辩护。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