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韵  邹玉玲 《体育科学》2013,33(1):89-93
在席勒美学思想关照下,依循其在人性省思基础上提出的人需要超越内在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对立状态,转而追寻作为一种审美的自由存在着的人的游戏冲动这一核心理念,对体育本质进行了与之相应的美学解读.研究认为,体育中的人是在生命潜能的释放与理性思维的运用这一内在交融,又不断冲突着的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生成着融二者于一身的游戏冲动.这一游戏冲动的实现,使人在体育的过程中,既能够切身体验着体育所给予人的生命潜能的释放,也能够在理性思维的指引下实现着体育的规范与形式,使体育运动中的人呈现出一种审美而自由的“活的形象”,而这也正是体育的审美本质之真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对当代竞技体育本质反思的基础上,认为人之身体的失落是其本质异化的根源所在。继而引入西方身体哲学中的身体显现、身体认知、身体符号等核心思想,对同样起源于西方且根植于身体活动的竞技体育本质进行与之相应的身体哲学解读。研究认为,在现有竞技体育本质研究背景下,竞技体育中身体存在的唤醒与身体地位的复归是身体之于竞技体育而言的本质所在,且具体体现为身体的释放与生成、身体的认知与超越、身体的社会表征与文化承载。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生命产生及价值、生命结构与关系两个方面对《周易》生命哲学进行分析。《周易》的生命哲学可以概括为"生生之谓易",主张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且积极地进行实践和创造,以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周易》生命哲学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建立、体育发展模式的变革、体育生态的维护以及体育文化的创新与传播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程观的生命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命哲学“体验——表达——理解”的方法论解读,透析了体育是一种生命情感体验、非理性的文明表达、生命能量的释放和生活习惯等基本观点,并以此对当前体育课程观进行了生命哲学的理解与规定,以期拓展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5.
通过生命哲学的解读,辨析了体育的生命意义,并将体育教学划归于生命化教育轨迹之中,把身体教育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从而为摆脱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消融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的延伸性影响,焕发体育课堂的生命活力提供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解读当代体育文化,认为:体育应该关注生命本身,通过"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承认差异、注重赏识"等方法,实现生命意义的完整表达,构建和谐、美好的人生,体育是赏识生命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解释学视域下的体育本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德浩 《体育学刊》2011,18(3):14-19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就是对生成与差异的强调。其实,体育也处于一种不断生成的状态,这种生成的内在趋力使得体育在不同的语境中获得了不同的含义,这种多元的差异性正是体育本质之争的症结所在。后现代主义者对生成与差异的强调也促使他们认为多维度的描述比单纯的定义更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基于这种思考,从解释学的角度论述了体育的4个基本维度,并认为只有紧紧抓住身体、感性、超越以及非生产性这4个维度,并结合特定的情景对体育进行不断描述和解释才能真正地理解体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生命哲学视域下体育课程评价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梳理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观,分析科学主义、管理主义、功利主义范式下的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阐述生命哲学理论的内涵,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出发重新解读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价值取向4个方面来分析探讨了生命哲学视域下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生命哲学的视阈思考新时代学校体育中的生命教育问题。结论:塑造生命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逻辑主线;人的生命存在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生命教育;尊重生命规律,回归生命本原,建构完满与整全的人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本源回归的意义所在。新时代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转向,应把生命素养作为统领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核心”素养;在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应当关注学生生命主体,树立生命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生命素养,建构生命化体育课堂;课程内容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0.
从生命哲学探讨武术的本质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命哲学的视域中考察武术现象。发现:武术以搏击动作、套路和相关理论为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的内在非理性生命冲动的表达。武术包含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技击目的、健身意图、伦理传统、武术理论等属理性因素;内在的生命冲动系非理性因素,是武术的灵魂和深层核心。据此提出中国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宇 《体育世界》2013,(11):135-136,124
本文在生命教育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并从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面探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提出生命化大学体育教学应遵循实践性、个性化、主体性和幸福性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生命化教育是一场寻求教育内在动力的自觉努力,以其视角对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生命关怀的缺失进行分析,并探寻生命化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本质是运动,运动则是生命的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命教育与体育教学是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需要教师掌握好生命态度、生存技能、安全防护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运用感受分享渗透、榜样人物渗透、意志磨炼渗透来丰富学生生命认知,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引导学生勇于战胜困难。体育教学是生命教育的具体实践,其蕴含着深刻的生命理念,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品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解读,比照了体育教学中漠视生命的现状,对教学过程中漠视生命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透视和反思了我国体育教学中的生命价值偏离现象。从生命教育视(?)中追溯了体育教学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课程本质"是课程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时课程实践中的研制、实施、评价等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而课程研究的取向一直受到课程本质的牵引.同时"体育课程"本身的文化特性促使笔者选择了文化哲学的思考方法:文化哲学以"文化的发展与人的自由解放"为其终极问题.从文化哲学角度切入体育课程,就是将体育课程作为文化存在,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体育课程本质的本体存在与工具存在.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生命教育的理念审视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对教育及学校体育的本质进行反思,对当前教育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剖析。研究指出:在学校体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以生命教育为价值取向的大学体育教学顺应了教育本质的回归,符合当前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国情。以人为本,树立以"现代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人"的发展的整体教育,符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走出困境的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17.
廖伟 《福建体育科技》2013,(1):46-48,5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解读生命化教育理念释义及其特点,揭示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观,并从生命视域的高度深刻反思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和缺憾,以此从实践层面上提出构建生命化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理念:从构建生命化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价值观导向,以及更为自由和规范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觉悟为最终目的的生命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等方面来重构生命化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现代体育以某种独特的价值关注青少年生命本体的存在与发展状态,以追求生命的幸福体验,实现生命过程的最大价值与无穷生命力。以哲学的视角审视体育本原价值与青少年生命本体的内在关联,并梳理出其对青少年生命存在本体、心理本体,以及社会本体的影响,为其创设"成人"的幸福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和人类学双重角度探骊,体育的休闲和休闲的体育已然唤醒了人们对青少年自由时间的重视乃至生命质量的关注.社会制度障碍和价值观念偏激的影响,致使青少年休闲生活缺位和失位现象频现,这些现实问题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和生命质量的提高.青少年自由支配时间的释放是发展体育休闲事业的现实溯源、客观尺度和先决条件,在青少年生命质量“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哲学释义前提下,青少年“生活权力”和“生命博弈”主体性需要的释放,使体育休闲成为青少年“融进、体验和享受生命”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生命质量与社区体育研究相结合既是生命质量研究学科领域的新拓展,又为传统社区体育研究带来了活力之源.研究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和SF-36量表分析,旨在发现并直观凸显社区体育之于生命质量提升的首要地位与关键作用.研究认为,社区体育健身拓展的不止是参与者的体质、心境,提升个体生命治理,还在事实上有助于社区意识的形成与社会团结的培育,潜在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