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皖西革命老区城市社区体育消费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区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表现出了多元化的体育消费需求,但总体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欠合理;且不同社区体育消费水平存在差异等现象。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以引导社区居民积极的健身意识和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应逐步平衡社区间体育消费、合理配置体育资源以满足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多元需求等。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宁波市城市居民2001年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市城市居民体育价值观念主要取向于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居民的体育休闲方式内容多样.体育消费结构主要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参与型体育消费呈现增长的趋势.经济社会条件、消费观念及消费意识等因素是影响宁波市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性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其目的是及时把握女性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变化趋向,有针对性的提供符合女性消费者需求的体育产品,为优化女性体育消费结构,促进女性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女性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以参与型和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体育传媒、体育彩票和体育观赏型消费相对滞后;56岁及以上年龄段女性居民参与型体育消费占比最高;学生是实物型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高学历和高收入女性居民在体育消费结构中参与型体育消费均高于实物型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现状调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综合方法,分析浙江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现状.结果表明:浙江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水平还是很低,消费结构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实物消费逐步转向信息消费品和参与消费的趋势.活动场所、运动伙伴和闲暇时间、经济收入及体育消费观念等因素是影响休闲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沿海城市休闲体育发展迅速,城市休闲体育健身旅游发展较快,城市休闲健身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居民支配利用休闲时间不合理;我国城市休闲体育产业还相当落后;国家对体育投资偏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严重失衡;城市休闲体育理论研究贫乏。建议加强城市休闲体育的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科学休闲体育价值观;加快以大城市为主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建立和逐步完善城市休闲体育的消费和服务体系;加大对城市休闲体育的资金投入,建设足够的城市休闲体育设施;加快发展休闲体育教育,开设休闲体育教育专业等。  相似文献   

6.
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休闲体育消费的内涵出发,分析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实物消费逐步转向信息消费和参与性消费。活动场所、运动伙伴、闲暇时间、经济收入及体育消费观念等因素是影响休闲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苏北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农村居民的消费意识、消费结构、消费资料、消费方式、消费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其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苏北农村居民体育消费以环境影响型消费意识为主;以生存型体育消费资料为主导;追求实用、价格便宜的体育消费价值取向;体育消费结构量小质低;体育消费方式简单,注重实效;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农民群体的体育消费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性体育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社会学、心理学及消费行为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对中国女性体育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现阶段女性体育消费特征是:体育消费体现“女性的力量”;整体消费水平依然较低;消费结构较为单一。引起现有状况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社会性别、体育消费观念和意识、闲暇时间、体育市场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女性体育消费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性别差异为出发点,从分析陕西省不同性别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的现状入手,就陕西省不同性别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需求特征、消费类型以及消费结构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期为丰富休闲体育消费理论体系提供支持。结果表明,现阶段陕西省不同性别居民体育消费虽然尚处在的较低水平,呈现出以实物性消费为主的特征,但是不同性别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呈现出各自非常鲜明的特点,不同性别居民在消费内容、消费需求等方面均表现出独有的特色。男性在实物性、参与性消费、观赏性消费等方面的年消费金额均高于女性,除博弈性消费以外,其余各类消费金额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12个城市3000名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消费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城市青少年消费结构中实物性消费和劳务性消费占主要成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博弈性消费,体育消费居日常消费金额排序第4位;我国18-25岁城市青少年在实物性体育消费方面与13-17岁城市青少年无明显差异,劳务性消费高于13-17岁的城市青少年,并在比赛门票、体育培训消费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博弈性消费方面13-17岁的城市青少年略高于18-25岁的青少年,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