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家周大新为纪念儿子的早逝,写了一篇小说《安魂》,在去年年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举办的"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论坛"上,得到了2012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奖.日前,周大新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时说过的一些话让我深深地震动.  相似文献   

2.
周大新的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南阳盆地历史与现实的深入思考,盆地观念的持守和对盆地的认知是周大新创作的源泉。兼具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特质的南阳盆地,使周大新的小说具有非同一般的审美价值,正是由于对这个特殊地域的读解与探索,增加了周大新小说可阐释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3.
都市与乡土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地域空间,周大新以一种介入现实的努力发现了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都市和乡村成为了叙述的重心。在商品经济时代和消费主义主导下的当代社会生态越来越多元,同时在繁荣与狂热的经济浪潮席卷下,主流价值观引领的失效和共同信仰与伦理道德的失范所导致个体的孤独感和人际间的信任危机共同指向了生存的焦虑。都市与乡土是两个不同的历史和现实维度,同时意味着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场域,人口流动使得彼此之间存在着极强的互动性,在这样的互动中也正好可以窥见那些"失落的美好",周大新小说中的现实针对性正是由此而生发对出个体焦虑感与时代的忧患意识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中,《预警》是第一部以军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尽管作品表面上所聚焦的是当代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和反恐斗争,然而却充满了人道主义情怀。人性的弱点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凸显的精神危机都成为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重点,同时这种思考和探索紧贴当下的社会环境,将个体的精神世界放置在一个大的背景之中予以观照,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周大新积极介入生活的态度,是作家自身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的表现,在市场化的语境下,他的这种坚守和努力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5.
《洛城花落》是一部极具现实感和时代性的小说。周大新将长篇小说封笔之作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最深处,也是最隐秘的领域,以奇特的构思走向私密生活和私人情感,不仅使小说具有极大的可读性,同时隐含了现代人在日常生活和情感领域的危机,探讨了这一领域不可穷尽的神秘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正在日前上海大学为欢度五四青年节并庆祝文学院建院四十周年举办的"文学传雅韵,馨香四十年:五四文学之夜"活动中,周大新以《小说与世道人心》为题,给创意写作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和交流。在回忆自己的创作之路时,周大新说他真正开始文学创作,是1976年,那时他写了三年,才在《济南日报》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前方来信》。对于小说阅读,周大新认为好的小说是一种药,可以  相似文献   

7.
从2月28日起,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隆重推出了根据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改编的2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五六十年代曾风靡中国。半个世纪以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字伴随着千百万中国人走过他们的人生道路。而由前苏联的艺术家们根据这部小说三度改编的同名电影,也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拍摄的“中国版”电视连续剧,由中国作家梁晓声、万方、周大新和乌克兰作家共同改编,经过8个月精心制作,由执导过《宰相刘罗锅》、《咱爸咱妈》等电视连续剧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八小时以外》2008,(12):16-16
脸谱:周大新,1952年生于河南邓州。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小说、散文、剧本和报告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二十幕》(上、中、下)、《21大厦》、《战争传说》;中篇小说《银饰》、《向上的台阶》、《香魂塘畔的香油坊》;短篇小说《汉家女》、《小诊所》、《登基前夜》等。  相似文献   

9.
周大新在《湖光山色》中无意深度地介入乡村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而是倾心刘画了一位为了生存和尊严不断挣扎的理想女性,她是周大新的阿狄丽娜。楚暖暖依赖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获得物质争精神的双重拯救,艰难地守持淳朴的乡村伦理而散发出柔韧纯美的人格力量,这都蕴含着作者对家园的想象和守望。但关于家园的浪漫想象无法替代现实乡村伦理的溃败和混沌,小说成为乌托邦式写作,这是《湖光山色》的意义和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10.
作家声音     
正周大新认为作家不能为改编而写作周大新日前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时说。"作家对电影电视改编,应该持支持的态度,但是不能为改编而写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可以说,"脚踩坚实的大地,为人民书写"是作家创作的责任与使命。对此,周大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醒我们,作为一个作家,不要忘记养育我们的土  相似文献   

11.
周大新是一位走出南阳盆地的平民作家,他始终以一个"地之子"的情怀对生养他的故乡做一次又一次的亲近和拥抱。他的小说《湖光山色》以独特的视角深入乡村生活内部,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在现代城市文化冲击下,乡土中国的艰难蜕变和乡村伦理的执著坚守;书写了权力与欲望纠结下人性的沉沦与救赎,同时也彰显了正直人性的温暖和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  相似文献   

12.
2005、2006年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上、下)相继出版以后引起很多的争论和非议。《兄弟》是余华一次远游后自我回溯的生命书写,他重新回到对历史、时代的探询和追问之中,回归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关注现实,关注现实的种种变化,关注身体在现实和历史之间的巨大差异及其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周大新是当代"文学豫军"中重要成员,在他笔下塑造了一系列的民间手艺人形象,表传达出对传统文化和当下底层大众的双重关怀与思考。从丝绸织造到铁锅生产再到玩猴和做冥宅,家族技艺和工匠精神的传承从最初的安身立命之本逐渐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的负累,他们在对传统技艺的守护中默默奉献和牺牲,生命应有的飞扬在对家族事业的守望中被无情压制,从而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而另一方面则是在现代化浪潮下,传统技艺所负载的精神价值不断被削减甚至无视,技艺本身的市场价值得以被放大,而手艺人在市场的角逐中对金钱的过度崇拜使得传统亲情和人伦被无情践踏,周大新也正是由此开启了他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广西平南大新白话的儿尾“儿”[ ]是一个带调的、自成音节的独立结构。本文尝试对大新白话的儿尾与普通话的儿化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读音、类型、功能等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广西平南大新白话的儿尾“儿”[ ]是一个带调的、自成音节的独立结构。本文尝试对大新白话的儿尾与普通话的儿化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读音、类型、功能等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文学豫军”作家大多是农民子弟,浓厚的“乡土情结”使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刘庆邦、周大新、李佩甫、阎连科等作家作品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河南民间风情画。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3):F0002-F0002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小说把现实的政治、经济、历史以及神话传说和图腾崇拜相结合。形成了现实与魔幻交织的精彩画面。作者在作品中融汇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缤纷的文化,并通过描写小镇马孔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作品信息     
<正>周大新长篇新作《曲终人在》在京首发周大新长篇新作《曲终人在》日前在京举办新书发布会。《曲终人在》从清河省原省长欧阳万彤的死开始写起,通过26个采访对象的回忆,讲述这位省长的日常生活。周大新说,"一个人与他所处的世界是相互影响的。官员的精神素质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和百姓的追求;官员又来自民间,民间的精神取向其实也会影响到官员的追求。因此,这些  相似文献   

19.
重庆实力派作家莫怀戚的长篇小说《经典关系》,体现出具有某种地方色彩的当代长篇小说,在创作上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尤其是面对有关"男女关系"在重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演变,如何运用重庆方言来进行小说叙事,在呈现出个人写作的成功与局限的同时,进行了具有再创性质的个人示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曾令云已出版发行的12部长篇小说总体扫描、影响与局限的述评。曾令云的长篇小说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描绘、观照、反映、剖析了一个地方的历史与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