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近或相关、语气相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成串排列的一种修辞格。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根据排比句式中的提示语在句中所充当的不同成份以及构成排比句的句子内部的不同结构,排比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一、主语排比看,操场中间,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第五册《课间十分钟》)  相似文献   

2.
丁巧英 《新教师》2019,(8):56-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4.
黄成沐 《教师》2014,(21):39-4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学习文本,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应当致力于在"品味"和"实践"上下工夫。"品味表达"与"实践运用"是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形式。"品味表达,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表达,便是直接的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5.
正随文练笔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还存在一些难题:练笔的内容如何选择?学生练笔的兴趣如何培养?笔者就以上问题谈谈几点看法。一、精心选材1.仿写句子。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每篇课文都有自己典型的语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语文课必须是通过语言的训练和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而思想感情的体会是附着在语言学习上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落实。但是,在语文教学时,如何才能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呢?我们要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入手,在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上,才能将语言运用教学落到实处。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一、在解读中获取语言运用策略编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无论是结构还是用词用句,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筛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下了定义:"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实践性的课程。"这句总揽全局的话清晰地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言文字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低年级虽然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可是语言积累也不可忽视。识字写字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进行。万丈  相似文献   

9.
段润玲 《教师》2014,(28):38-3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表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训练,下面,就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谈几个方法。一、造句训练造句训练,对巩固学生字词运用、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崔峦老师也曾在2012年第九期《小学语文》第13页,语重心长地谈了课标修订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谈到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  相似文献   

11.
杜珂  王敏敏 《语文天地》2013,(10):17-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见,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倡导用语文实践的方法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凡“语言文字的运用”(或“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运用“语文综合运用”)出现15次,“语文实践”出现7次。“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我认为凡是技能的获得,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样离不开“语文实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要实践什么,怎样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11月我参加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名师“送培下乡”活动,就以到周宁县上的示范课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为例来谈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课标》(2011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崔峦老师也曾在2012年第9期的《小学语文》第13页,语重心长地谈了课标修订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谈到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时,崔峦老师说应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  相似文献   

14.
黄洁 《考试周刊》2014,(96):56-56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我校语文教学现状看,其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要么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课标中"运用"是排在第一位的关键词,用了33次。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崔峦老师强调:"课程本身是有缺陷的,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缺少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这样描述:"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能力即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语言文字运用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听",可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很重要,也很有必要。然而,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运用常被狭隘地理解成说、读、写的能力。"听、说"是被架空的,表现在很多老师淡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开放式课堂,就能给学生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规范语言应用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训练,提升他们掌握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从品词析句、模仿迁移和实践扮演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母语课程。语文教学主要通过语言文字实践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改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很快地得到提高。当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语言文字运用。因此,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面,引导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语文能力。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在发生着明显变化,越来越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读写结合,学生语运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笔者在最近参加的一系列教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